《丑奴儿》-辛弃疾 鉴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10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7:59

这首词是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落职,闲居信州上饶时所作。辛弃疾自1162渡淮水来到南宋,他的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报复就一直无法施展,南宋统治者一心求得自保,无心应战,对于辛弃疾的一腔热血熟视无睹,只是任命他作闲职和地方官吏。

远远地任职于湖南湖北江西一带,远离抗战前线,这使得辛弃疾心中十分郁闷,而这一次落职长达十年之久,更加重了他的抑郁,就在这种抑郁难抒的情况下,他写下了这首词。

全词上下两片将少年之愁和老年之愁形式强烈对比,“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时的辛弃疾血气方刚,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虽然他生长在中原沦陷区,但他的思想却丝毫未受到影响。

青少年时代的他,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他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挥兵北上,逐出金人,建立不世功业。那时的他,只是“爱上层楼”,登高望远,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

即使要他说愁,也是强说。一个“强”字,便写出了辛弃疾当时的少年轻狂,在他心中,没有什么事是可以用愁来解释的,没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只有在吟诗作赋时,才学着古人悲天悯人勉强说愁。

而今却不同了,血气方刚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实的残酷和无情太多的改变了他的思想,越是深刻的了解现实,就越是清醒的明白收复失地的遥远。“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如今他再次登上高楼,却已是物是人非,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那份热情与天真。

如今已经明白什么是愁,而且心中也已经有了太多的愁,却已经欲说还咽。一方面,当时的统治者一心求和,对于主战派的压迫很深,辛弃疾作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处境很是艰难,处处受到排挤和陷害,致使他有愁却不敢说;

一方面,此时的他孤独一人,没有知己,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即使有愁,又该向谁诉说,即使说了又有什么用呢,不如不说,不如遗忘;另一方面,真正的愁又岂是言语可以表达的,那些说出来的愁都是可以排遣的,既然可以排遣,也就算不上什么大愁了,辛弃疾的愁不同。

他的愁是是关乎国家存亡、百姓生计的大愁,他无法排遣,只能独自承受。虽然现在居高临下,正是抒情的大好时机,却无语可发,只能道“天凉好个秋”,用一句闲淡的话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悲愤,化深为浅,化浓为淡,寓沉郁之情于闲淡之中,更加的耐人寻味,更加能让人理解他的愁苦。

《丑奴儿》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

原文如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原文如下: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被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8:02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8:02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鉴赏: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

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

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

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

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

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

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

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感情真挚委婉,言浅而意深,将词半生的经历感受高度概括出来,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代 辛弃疾

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扩展资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被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者简介: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落职,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8:02

丑奴儿①

书博山道中壁②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③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④

欲说还休,

却道新凉好个秋。

【注释】

①又名《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②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

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③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多少事,欲

说还休。”

【品评】

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说

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

习气。下片转入“而今”,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

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

“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

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

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

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

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8:01

辛弃疾《丑奴儿》鉴赏 热 ★★★辛弃疾《丑奴儿》鉴赏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会员提供 点击数: 379 更新时间:2009-3-12 10:21:17 丑奴儿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者一夏。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辛弃疾退隐江西上饶时,经常来往于博山道中(博山在江西广丰西南三十多里)。这首词写博山道中所见,它好象是一幅山水画。题目是“效李易安体”,所以这首词写的明白如话。虽然在文字上容易读懂,可是我们要仔细体会,因为它里面隐约地寄托了他的身世之感。词的上片写山水景物;下片则全是想象之辞,虽然是虚写,却是这首词最主要的部分。  上片首写起云,次写骤雨,再次写放晴,是写夏天山村的天气变化。“一霎儿价”就是一会儿功夫。“价”是语助辞。“风景怎生图画”句,可以理解为赞叹之辞:“这风景是怎样美丽的图画呵!”也可以体会为反诘语气:“这风景怎么能画得出来呵?!”上面六句把山乡风光描绘为一幅清旷的图画。最后两句:“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者一夏。”(“者”就是“这”)是作者写自己的思想愿望,即由此引起下片想象之辞。  下片是作者设想在这里过生活的情景。写“午醉醒时”,看见“松窗竹户”十分潇洒(“万千”是“十分”的意思),又看见飞来的野鸟,更增加了意境的闲暇。末了“却怪白鸥”几句来一个转折,使文情起了变化,说明他所想象的平静悠闲的生活,在现实里是不可能实现的。“旧盟都在”几句是作者对白鸥说的话:“我还记得同你们有过盟约,而你们现在却同我隔膜了。”“别有说话”,是说存在着违背旧盟的念头。古诗有盟鸥之辞,李白诗:“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可能是最早的两句。辛弃疾于退隐带湖新居之初,也有“盟鸥”的《水调歌头》:有“凡我同盟鸥鸟,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之句。相传白鸥是最无机心的禽鸟,而辛弃疾这首词的结尾却说,连曾经跟我有过盟约的、最无机心的白鸥,如今也不相信我了。用反衬的手法,极写自己在官场上受猜忌的遭遇。  辛弃疾一生政治上的处境是很不得意的,他在《论盗贼札子》中说:“臣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他处处受到统治集团的排斥、打击,经常有人他,所以他惟恐话还没出口,灾祸就接二连三地来了。在服官江西以后,他又曾受谏官的打击。  辛弃疾的另一首《江神子·博山道中》也有“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之句。正是他被迫退休江西的时期。从四十三岁起,他在江西上饶一共住了十年。这种政治遭遇使他很希望摆脱官场生活。这首词的前半,就是反映了他的这种愿望。然而他同时也清楚地知道,这种愿望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即使生活在那样宁静的山乡里,也还是不能逃脱别人的猜忌。  这首词采用铺叙的手法,把景物一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词的上片以及下片的前半,极力渲染风景的优美,环境的闲适。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衬托最后五句所表达的失意的心情。通过白鸥的背盟,写出自己身世之感和生活道路的坎坷不平,不用一句直笔而收到很高的艺术效果。以淡景写浓愁,这也是辛弃疾词的一种常用的艺术手法可以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8:04

这首词是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落职,闲居信州上饶时所作。辛弃疾自1162渡淮水来到南宋,他的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报复就一直无法施展,南宋统治者一心求得自保,无心应战,对于辛弃疾的一腔热血熟视无睹,只是任命他作闲职和地方官吏。

远远地任职于湖南湖北江西一带,远离抗战前线,这使得辛弃疾心中十分郁闷,而这一次落职长达十年之久,更加重了他的抑郁,就在这种抑郁难抒的情况下,他写下了这首词。

全词上下两片将少年之愁和老年之愁形式强烈对比,“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时的辛弃疾血气方刚,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虽然他生长在中原沦陷区,但他的思想却丝毫未受到影响。

青少年时代的他,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他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挥兵北上,逐出金人,建立不世功业。那时的他,只是“爱上层楼”,登高望远,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

即使要他说愁,也是强说。一个“强”字,便写出了辛弃疾当时的少年轻狂,在他心中,没有什么事是可以用愁来解释的,没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只有在吟诗作赋时,才学着古人悲天悯人勉强说愁。

而今却不同了,血气方刚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实的残酷和无情太多的改变了他的思想,越是深刻的了解现实,就越是清醒的明白收复失地的遥远。“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如今他再次登上高楼,却已是物是人非,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那份热情与天真。

如今已经明白什么是愁,而且心中也已经有了太多的愁,却已经欲说还咽。一方面,当时的统治者一心求和,对于主战派的压迫很深,辛弃疾作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处境很是艰难,处处受到排挤和陷害,致使他有愁却不敢说;

一方面,此时的他孤独一人,没有知己,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即使有愁,又该向谁诉说,即使说了又有什么用呢,不如不说,不如遗忘;另一方面,真正的愁又岂是言语可以表达的,那些说出来的愁都是可以排遣的,既然可以排遣,也就算不上什么大愁了,辛弃疾的愁不同。

他的愁是是关乎国家存亡、百姓生计的大愁,他无法排遣,只能独自承受。虽然现在居高临下,正是抒情的大好时机,却无语可发,只能道“天凉好个秋”,用一句闲淡的话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悲愤,化深为浅,化浓为淡,寓沉郁之情于闲淡之中,更加的耐人寻味,更加能让人理解他的愁苦。

《丑奴儿》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

原文如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原文如下: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被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8:07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8:02

丑奴儿①

书博山道中壁②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③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④

欲说还休,

却道新凉好个秋。

【注释】

①又名《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②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

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③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多少事,欲

说还休。”

【品评】

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说

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

习气。下片转入“而今”,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

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

“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

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

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

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

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8:04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鉴赏: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

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

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

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

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

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

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

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感情真挚委婉,言浅而意深,将词半生的经历感受高度概括出来,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代 辛弃疾

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扩展资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被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者简介: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落职,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8:01

辛弃疾《丑奴儿》鉴赏 热 ★★★辛弃疾《丑奴儿》鉴赏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会员提供 点击数: 379 更新时间:2009-3-12 10:21:17 丑奴儿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者一夏。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辛弃疾退隐江西上饶时,经常来往于博山道中(博山在江西广丰西南三十多里)。这首词写博山道中所见,它好象是一幅山水画。题目是“效李易安体”,所以这首词写的明白如话。虽然在文字上容易读懂,可是我们要仔细体会,因为它里面隐约地寄托了他的身世之感。词的上片写山水景物;下片则全是想象之辞,虽然是虚写,却是这首词最主要的部分。  上片首写起云,次写骤雨,再次写放晴,是写夏天山村的天气变化。“一霎儿价”就是一会儿功夫。“价”是语助辞。“风景怎生图画”句,可以理解为赞叹之辞:“这风景是怎样美丽的图画呵!”也可以体会为反诘语气:“这风景怎么能画得出来呵?!”上面六句把山乡风光描绘为一幅清旷的图画。最后两句:“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者一夏。”(“者”就是“这”)是作者写自己的思想愿望,即由此引起下片想象之辞。  下片是作者设想在这里过生活的情景。写“午醉醒时”,看见“松窗竹户”十分潇洒(“万千”是“十分”的意思),又看见飞来的野鸟,更增加了意境的闲暇。末了“却怪白鸥”几句来一个转折,使文情起了变化,说明他所想象的平静悠闲的生活,在现实里是不可能实现的。“旧盟都在”几句是作者对白鸥说的话:“我还记得同你们有过盟约,而你们现在却同我隔膜了。”“别有说话”,是说存在着违背旧盟的念头。古诗有盟鸥之辞,李白诗:“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可能是最早的两句。辛弃疾于退隐带湖新居之初,也有“盟鸥”的《水调歌头》:有“凡我同盟鸥鸟,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之句。相传白鸥是最无机心的禽鸟,而辛弃疾这首词的结尾却说,连曾经跟我有过盟约的、最无机心的白鸥,如今也不相信我了。用反衬的手法,极写自己在官场上受猜忌的遭遇。  辛弃疾一生政治上的处境是很不得意的,他在《论盗贼札子》中说:“臣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他处处受到统治集团的排斥、打击,经常有人他,所以他惟恐话还没出口,灾祸就接二连三地来了。在服官江西以后,他又曾受谏官的打击。  辛弃疾的另一首《江神子·博山道中》也有“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之句。正是他被迫退休江西的时期。从四十三岁起,他在江西上饶一共住了十年。这种政治遭遇使他很希望摆脱官场生活。这首词的前半,就是反映了他的这种愿望。然而他同时也清楚地知道,这种愿望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即使生活在那样宁静的山乡里,也还是不能逃脱别人的猜忌。  这首词采用铺叙的手法,把景物一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词的上片以及下片的前半,极力渲染风景的优美,环境的闲适。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衬托最后五句所表达的失意的心情。通过白鸥的背盟,写出自己身世之感和生活道路的坎坷不平,不用一句直笔而收到很高的艺术效果。以淡景写浓愁,这也是辛弃疾词的一种常用的艺术手法可以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