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9 02:51
宋史王能传
【原文】
王能,广济定陶人。初事州将袁彦,太宗在晋邸,召置左右。即位,补内殿直,六迁至殿前左班指挥使,进散员都虞候。久之,领潘州刺史,再迁殿前右班都虞候兼御前忠佐马步军都军头。咸平初,自捧日右厢都指挥使出为济州团练使、知静戎军。建议决鲍河,断长城口,北注雄州塘水,为戎马限,方舟通漕,以实塞下。又开方田,尽静戎、顺安之境。北边来寇,能击走之。
初,真宗询军校勤勇者,委以方面,因语宰相曰:“闻王能、魏能颇宣力公家,陈兴、张禹珪亦有声于时,才固难全,拔十得五,亦有助也。”景德初,擢本州防御使,与魏能、张凝并命出为邢洺路都部署,俄改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押策先锋。护城祁州,躬率丁夫,旦暮不离役所,宴犒周洽。会诏使自北至者言之,手诏褒饬,连徙天雄军、高阳关二部署,改定州副都部署。
大中祥符二年,诏合镇、定两路部署为一,命能领之。明年召入,拜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领曹州观察使。祀汾阴,留为京城巡检兼留司殿前司事。礼成,加领振武军节度,复为镇、定副都部署兼知定州。八年,表求入觐,许之。
先是,节帅陛见,必饮于长春殿,掌兵者则不预。至是,特令用藩臣例。有司言:“能既赴坐,则殿前马军帅皆当侍立。”由是特令诸帅预坐,自是掌兵者率以为例。俄还屯所,改领静江军节度。天禧元年,转都指挥使、领保静军节度。是冬代还,入见,以足疾免舞蹈,赐宴。累表求解,特与告医疗。二年,制授彰信军节度,罢军职赴镇,以地近其乡里,宠之也。明年,卒,年七十八。赠太尉,而录其子守信等官。
【译文】
王能,是广济府定陶县人。最初追随州将袁彦,宋太宗在晋王府的时候,征召他安排在身边。宋太宗即位后,王能补任内殿直,六次升迁官至殿前左班指挥使,晋封散员都虞候。很久以后,兼任潘州刺史,两次升迁官殿前右班都虞候兼御前忠佐马步军都军头。咸平初年,从捧日右厢都指挥使任上出京任济州团练使、知静戎军。建议挖决鲍河,阻断长城口,使之向北注入雄州塘水,作为北方外族骑兵入侵的北限,组建大船开通漕运,以便充实边塞的防御能力。又开垦大片屯田,扩大静戎、顺安的地盘。北边外敌来入侵,能赶跑他们。
当初,宋真宗询问勤恳勇敢的军官,委任独当一面的要职,趁机对宰相说:“我听说王能、魏能对国家大事特别尽心,陈兴、张禹珪在那时也很有声誉,人的才能本来就很难求全,选拔十人能选出五人,也有帮助。”景德初年,升任本州防御使,与魏能、张凝一起奉命出任邢洺路都部署,不久改任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押策先锋。在祁州护卫城池,亲自率领丁壮劳力,早晚不离役所,宴请犒赏部下很周到。适逢朝廷诏令从北到京的使者报告北边的情况,皇帝亲笔书写诏书褒奖他,连续升迁做天雄军、高阳关二部署,改任定州副都部署。
大中祥符二年,诏令将镇、定两路部署合二为一,命王能领任。第二年征召入京,任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领曹州观察使。皇上到汾阴祭祀,王能留任为京城巡检兼留司殿前司事。礼成后,加任振武军节度,又为镇、定副都部署兼知定州。大中祥符八年,上表请求入京觐见,皇上答应了他。
在此之前,地方军事长官进京陛见皇上,一定在长春殿饮宴,掌兵权的则不得参与。到这时,特别命令采用藩臣的旧例。有关*说:“王能赴宴就座后,那么殿前马军帅都应当侍立。”从此特别命令诸帅参坐,从此掌兵权的一律以此为惯例。不久回到屯所,改任静江军节度使。天禧元年,转任都指挥使、领保静军节度。这年冬天因职务轮换回京,入宫觐见,因为患脚疾免除舞蹈,赐宴。多次上表请求解任,皇上特别赐予他治病。天禧二年,命令他任彰信军节度,罢免军职赴镇所,因为驻地距离他的籍贯近,(这是朝廷特别)恩宠他。第二年,去世,享年七十八岁。加赠太尉,又遴选他的儿子王守信等人任官。
注: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