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梦十夜》:有船总比无船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19 15: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分钟前
来一场诡丽奇谲的梦境之旅吧!
本书的译者技艺非凡,令人敬佩。
《梦十夜》收录了夏目漱石的四篇巅峰之作:《梦十夜》、《心》、《文鸟》、《创作者的态度》。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地位显赫,被誉为“国民大作家”。他精通东西方文化,既是英文学者,又擅长俳句、汉诗和书法。
阅读《梦十夜》,我完全被其魅力所折服。
如〈第一夜〉中的梦境,其风格类似《聊斋志异》,与本书的翻译相得益彰,令人读来毫无违和感。其中描述女子泪水的段落,让我仿佛也看到了那位女子的眼泪。
又如〈第四夜〉中的梦境,描绘了一位老者的形象,其歌唱的内容更是充满诗意。
本书的翻译对中国读者非常友好,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外国文学“菜鸡”选手。阅读本书过程中,我从未遇到过语境问题。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中,将译者称为“词语摆渡人”,这个称呼非常贴切。
正如青年译者包慧怡所说:“翻译是一种明知必定无法完全传递,但还是要去做它,因此而有了一种悲剧的英雄主义的劳作。我们也要思考翻译能为母语带来什么,白话文还是一种非常年轻的语言,我们可以从文言文里为它汲取源泉,也可以从西方翻译的文本里,为它汲取不同的风格和新的动量。好的翻译具有更新语言的力量。”
这本版的《梦十夜》让我看到了翻译的力量和更多可能性。
书中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做梦,善于俳句的日本诗人与作家显然都很擅长比喻与哲理。
如〈第六夜〉的梦境中,讲述了一位僧人在山门前雕刻仁王像的故事,让我领悟到了“明治的木头中,没有仁王”的道理,这也正是夏目漱石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
而在〈第七夜〉的梦境中,我被困于一条船上,最终领悟到“哪怕不知驶向何方,有船总比没船的好”的道理。
人总是在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
在这十个梦境中,我们难辨真假,不分昼夜,如〈第三夜〉中可以看到人性的恶,〈第十夜〉中可以看到人言的可畏。
我在合上一本文学作品后,不止一次感叹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无数的作家们各自将笔化作刀锋,驰骋在他们的战场之上。
书中的其余三篇作品也值得一读,《心》是一篇长篇,而《文鸟》是一篇散文小品,最后《创作者的态度》则是作者对其文学及创作观念的一篇讲演,尽管时隔一百多年,但至今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毕竟,文学永不过时。
我万分期待万国文译这丛书系的其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