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8 21: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8 01:09
良渚文明的发展脉络可以从其与周边文化的互动中窥见。据考古研究表明,良渚文化起源于崧泽文化,两者在墓葬习俗上存在相似性,如都是头向南的仰身直肢葬。崧泽文化的石锛和穿孔石斧,是良渚文化发展阶段的过渡标志,后者在石锛背面的脊线和形状上有所发展。在器物上,如扁方侧足鼎、细高把豆和高领扁腹壶,良渚文化继承了崧泽文化的一些特征,如鱼鳍形足和扁方形足的鼎、黑陶细高把豆以及高领贯耳壶。
距今5600至5300年前的凌家滩文化,其玉器的使用和礼仪功能对良渚文化产生了影响。玉钺、壁和墓葬中的陪葬玉器,显示出明显的前后继承关系。马桥中层的青铜文化遗存则揭示了良渚文化向青铜时代的过渡,石镰、有段石锛和犁形器等工具与良渚文化相近,且数量有所增加,黑衣陶与黑皮陶的承袭关系也表明了文化延续性。
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大汶口文化晚期的有段石锛和贯耳壶,反映出良渚文化的影响。此外,大汶口的玉笄与良渚的玉锥形饰可能存在联系,而马桥和亭林等地的良渚遗址中发现的涡纹彩陶片,可能受到了大汶口文化的影响。马桥和雀幕桥遗址的陶器,显示出与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的关联,共同特点包括轮制陶器、黑陶的显著地位以及普遍的磨光素面陶和各种类型的三足器、圈足器。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4150年,在1936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