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1: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1 06:00
郑板桥咏兰诗
(一)
卖得沙壶花正开,化为空谷不凡材.
耳闻鼻嗅同心语,先在王朝御史台.
(二)
叶少花稀根亦微,风前也有暗香飞.
何人种我砂盆钵,固本添泥雨后肥.
(三)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四)
叶自短,花自长.蓄其力,扬其芳.花在室,香满堂.
(五)
兰草写三台,无人敢笔栽.
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
(六)
风虽狂,叶不扬;品既雅,花亦香.
问是谁与友,是我郑大郎.
友他在空谷,不喜见炎凉.
愿吾后嗣子,婚媾结如兰.
(七)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八)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
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九)
一片青山一片兰,兰芳竹翠耐人看.
洞庭云梦三千里,吹满春风不觉寒.
(十)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君子之人,四时清风拂拂.
(注:第八首至第十首为咏兰竹石.)
板桥嫁女
板桥的日子有些艰难,嫁女时钱少,作画赠女并题诗一首其上(故宫博物院藏墨迹):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这首诗自嘲中见凄凉之意,而坚强可敬.
还有一首诗也是板桥作画并题赠给女儿女婿的:
风虽狂,叶不扬.品既雅,花亦香.问是谁与友,是我郑
大郎.友他在空谷,不喜见炎凉.愿吾后嗣子,婚媾结如兰.
这首诗潇洒中见郑重,叮咛教育,风骨铮铮.
《昭阳郑氏族谱》载板桥有三女,一嫁赵家,一嫁袁家,一嫁李家.那首嫁女诗,是给二女儿的,作于乾隆二十三年,板桥六十六岁.
作画作诗以嫁二女儿,可见三女儿的出嫁,也不至于是高攀的;至于大女儿所嫁,同样无有记载,若是嫁于父亲做官之时,则有可能嫁得稍微不同一些,但也不一定.至于这三个女儿的亲娘,究是徐氏、郭氏,还是饶氏,也一概没有记载,不过我们估计是发妻徐氏.古人虽有家谱,于这方面却是简略了一些,似乎跟我们今天的户口簿,也差不多.
板桥写的《村居》词中说,“老夫三十载,燕南赵北,涨海蛮天.喜归来故旧,情话依然.提起髫龄嬉戏,有鸥盟未冷前言.欣重见,携男抱幼,姻娅好相联”.此词作于何地?前半阙提到“江上”,还有“山城”、“雉堞”,这就不是平原水乡兴化,而可能是真州(仪征).那么他与真州的某位朋友似有结为儿女亲家的前言,但不知终于践约了没有?然而这也只是捕风捉影,或许他只是对当地某种乡情乡风的描绘而已.“鸥盟”,一般指归隐,与婚姻无关,但也可引申.
关于板桥嫁女,到底如何,大约唯有清人的“野史”、“轶说”,能给我们再提供一点想像和推测的余地了:
板桥有个女儿,爱如掌上明珠,这女儿家务针线一概不会,但能作画作诗,得到板桥的夸奖.女儿大了,板桥觉得要找个合适的女婿很难,正好有一个诗画上的朋友丧妻,板桥心想,这不就是我的好女婿吗?于是二人商谈已定.板桥回家后跪在女儿面前(按:未免过于滑稽,不知为何要跪?)说,明天带你到一个好地方游玩,包你高兴.女儿听了很快乐.第二天他将女儿带到这个朋友家中,朋友设酒款待.饭后,板桥对女儿说,这里就是你自己的家了,你要安心在这里.女儿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也就留了下来,做了这个人的继室.什么彩礼,什么仪式,一概没有.板桥说,不是我不讲究这些,而是这个女儿就应该嫁给我这个朋友(见《板桥研究资料》).
写下这种“述异”的人感慨说:板桥其人“荡佚礼法如此”、“倜傥不羁如此”,他们拿不准:究竟该夸赞敬佩板桥呢,还是该笑话非议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