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1:1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03:02

【人物档案】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海门人,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海门*乐镇( 即今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家、教育家。他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的工作;以家乡为基地,努力进行发展近代纺织工业的实践,为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历史上,经科举入仕是无数文人士子朝思暮想并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而状元及第,更是科举士人至上的荣誉。但晚清有一位考取状元的读书人,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荆棘丛生的创办实业之路,并最终成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他,就是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张謇。
 
状元路坎坷的“四先生”

张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故海门民间称他为“四先生”。张家世代务农,到张謇父亲时,已置田二十余亩,并兼营糖坊。
一日,张謇兄弟几人正跟随老师念书,老师忽见门外有人骑白马走过,脱口而出:“人骑白马门前过。”但一时想不起下联,便让学生应对。三哥张詧抢着说:“儿牵青牛堤上行。”张謇却沉吟道:“我踏金鳌海上来。”老师一听大喜过望,逢人便夸张謇志向远大。自那时起,张謇便成为家族的希望之星。

张謇从16岁录取生员起至27岁,前后5次赴江宁府应江南乡试(俗称南闱)均未中试。直至33岁,才中取第二名举人,俗称“南元”(南人列北榜名次最先者),声名渐著,成为以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翁同龢为首的清流集团着重延揽的对象。从1885年起,翁同龢、潘祖荫等对张謇就有了提携之意,在翁同龢的暗示下,清流党人开始在礼部会试中暗中识别张謇的卷子,以便提拔。但讽刺的是,几次都误把他人卷子认作张謇而取中会元,于是,考运不佳的张謇,中举后连续4次参加会试却次次落第。直至他41岁那年再次应试。
这次,为防止再错认试卷,翁同龢让收卷官坐候张謇交卷,然后直接送到自己的手中。然后,他伏案评阅,马上作出结论:“文气甚老,字亦雅,非常手也。”与七位阅卷大臣磋商后,决定将张謇定为第一名。
张謇以一甲一名的身份被引至乾清宫拜见光绪帝。当时,翁同龢还特地介绍:“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求才若渴的光绪帝非常高兴,当庭钦点张謇为状元,并授予六品翰林院修撰。

弃官从商的*

1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张謇选择了实业,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救国。
  历经科举考场26年的张謇终于考中状元,取得了*的身份。但令许多人不解的是,他却并未借此在官场中寻求步步高升,而是转而投身于创办实业。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状元办厂堪称令人惊异之举,但对张謇而言却决非偶然。数十年在科举试场中的多次受挫,使张謇耗费了不知多少心血,同时也使其对功名利禄趋于淡泊。最后一次应试纯粹是出于孝道,其父随后病逝,更使他感到“一第之名,何补百年之恨;慰亲之望,何如侍亲之终”。由是之故,张謇对做官看得愈益轻淡。与此同时,张謇的经世致用与爱国救亡思想日趋强烈。甲午一役中国惨败于岛国日本,深深刺激了张謇的爱国之心,仁人志士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西方列强的扩张渗透。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此时也逐渐形成,促使他毅然走上了创办实业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张謇创办实业与一位重要人物有关,那就是洋务派干将、当时的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张之洞。
当时,离甲午战败快一年了,《马关条约》也已签定。《马关条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在中国设厂,这对洋务派是个很大的刺激。张之洞决定捷足先登,自己办厂,堵住日资的渗透。他开始加快在自己辖区的洋务运动,抓紧物色实业人才,而一向务实的新科状元张謇,自然是非常好的人选。于是,便在15年的夏天,约张謇去江宁(南京)面谈洋务。
接到邀请,作为新科状元,谈的又是洋务,张謇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动身上路了。早在1886年,张謇就在家乡提倡蚕桑,还试制过高粱烧。与张之洞一样,他认为“中国要振兴实业,还是要看读书人能不能有作为!”
经过几次长谈,张謇对张之洞的主张很赞同,二张一拍即合。畅谈之余,张之洞正式邀请张謇“总理通海一带商务”。 这对正琢磨退出官场纷争的张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张謇最后还是决定冒一次险。他对张之洞坦言:“世人都说书生只会空谈,只会负气,我偏要做出个样子给人看看。但要办实业,难免委屈自己,低身下人,就算‘舍身喂虎’吧!”
  15年12月,两江总督张之洞正式委任张謇“总理通海一带商务”,这位南洋大臣终于将张謇拉上了经商之路。
因南通棉花“力韧丝长,冠绝亚洲”,棉纱销路旺,张謇下决心先在通州办棉纺厂。在唐家闸选定厂址后,张謇为纱厂取名“大生”。“大生”二字源自《易经》。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