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九回娄氏公子性格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52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1:06

嫉恶如仇、重情重义。

第九回 娄公子捐金赎朋友 刘守备冒姓打船家

盐店管家杨先生因亏空七百两银子,被东家告到德清县,已收监一年多了。娄家三公子玉亭,四公子瑟亭见这样读书人被守财奴如此凌虐,十分气愤,便决定营救他。

两公子用七百五十两银子让晋爵去为杨先生还债,谁知他只带二十两送与书办,把杨先生释放了,"那七百多两银子都是晋爵笑纳"。杨先生只听说是晋爵保了他。

过了月余,不见杨执中来谢二位公子,于是他俩便想去会见。但两次登门都未见到杨执中,船行途中,从一个摇船卖菱角的小孩那里看到杨执中坐船时掉的卷子。

扩展资料

儒林外史中出现的第一个豪门家族就是湖州的娄氏家族了,对于这个家族的成员,作者吴敬梓只详细描述了两位代表人物娄氏兄弟(娄琫、娄瓒)的人物事迹。而对于这个家族的其他成员则是轻描淡写,没有讲述其人物任何事迹,只有非常简单的人物介绍。

娄氏兄弟的祖父是太保公,父亲是执掌朝政二十多年的中堂大人,逝世之后朝廷赐了祭葬,并且谥号文恪。而作者对娄太保和娄中堂两代人在朝执政时的盛况也只字未提,谈及娄氏家族的第三代人时,只有娄氏兄弟的大哥一人在朝为官,为现任“通政司大堂”,只是个清淡衙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1:07

要说全书中的第一个名门,就是湖州娄家。里面着重说了娄家三、四公子的事迹,他们的祖父是太保公、老子曾做过中堂,都是正一品的高级*,到了他们这一辈就辉煌不再了,只有大哥在通政司这个清水衙门混事(跟范进在一个部门),其他的兄弟只有啃老,活在老一辈的荣耀里。在他们身上引发的故事让人啼笑皆非。

一、第一名门出了第一“败家子”!

两公子因为屡试不第,没当上官,就怨气,对朝廷极大不满,每每说些宁王“成王败寇”“永乐篡位”等反动话,对科举当官也从满怀希望,转而进行强烈抨击,还扬言:“与其出一个伤耗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德的通儒”。这哥俩并不是因为看透科举的“禁锢思想”本质而反抗,实在是因为进入不了那个圈子,才假装清高,成为无奈的“叛逆者”,退而求其次追求“名”——这比科举可容易多了,只要出点钱为“名士”摆平个事,或者组织几次酒会,吃吃喝喝就行了。

于是,哥俩用遍访名士、结交名士这种方式来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要是结交到真的名士如王冕等人也就罢了,但偏偏结交的是假诗人蘧公孙、老阿呆杨执中、老色鬼权勿用、吹破天张铁臂,再加上跑江湖陈和甫、拍马屁邹吉甫等一帮人的吹捧帮闲,两公子傻傻的由着性子胡花乱用,成为了俗称的“败家子”。

二、顶着“名士”的名号,一帮骗子乐得吃娄家公子的“大户”

那时,读书人只有做举业一条路,其他的都是闲事,不但做举业还想做名士,那就是浪荡人生、不学无术。正如鲁小姐说的:自古及今,几曾看见不会中进士的人可以叫做个名士的?而两公子聚拢的这一批“名士”,除了杨执中被授予过县学的教官,其余哪一个也是没有中过举当过差的,更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属于绝对的闲杂人等。这些人共同的特征却是:“骗”和“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1:07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
第九回
娄公子捐金赎朋友
刘守备冒姓打船家
儒林外史第十回,通过写娄家两公子在船上与告假归府.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