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4:1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11 21:37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特性工作的
当你按动快门的一瞬间,进入镜头组的光线在经过镜头组折射后,通过光圈快门,在相机的电子感应器(CCD或CMOS)或胶片上,形成清淅的图象,电子感应器将图象转化为电子图片,保存在相机的存储介质中.传统的相机是将图象投射在胶片上感光,而后在暗室中进行化学处理后得到底片.
其实相机最核心的原理就是凸透镜成象原理,只不过在相机中通常采用了焦距可变的透镜组,而非一只凸透镜,但原理相同.这部分内容在初二的物理书中有详细介绍,楼主丫头应该也是个学生,不妨借来看看哦.也可以自己做个实验哦.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点枝蜡烛,找只凸透镜对着墙壁来回调整凸透镜与墙壁间的距离,直到看到清晰的倒立的烛火.(建议找一本物理书,结合原理做实验哦)
而需要说明的是,光线不能在透过小孔后相交,而是近似于直射,所以我们在小孔后只能看到非常模糊的假像,而不能看到清晰的像.这个实验只是为了说明光线的直线传播特性.因而实际的相机也不可能应用这个原理.
相机的原理(How
a
camera
works)
所有相机的基本原理都一样,不论任何型式,任何大小的相机都具备一个暗箱,其中一端放置一块感光软片,另一端则开凿一个小孔,它的作用就是让影像的光线能射入暗箱内,而到达涂布化学感光材料的软片上,使之感光呈像。如图所示,一部完整的相机包括八个主要系统机构,当然为了说明方便,这些图示都已将实际情形简略化。
首先,必须要有一个
观景系统,能让操作者透过观景窗,做适当的取景,选择他所想要的景物范围,这个装置通常是一组镜片,或是联接镜头的系统。
其次是
感光软片,它的功能是负责记录透过镜头而到达感光软片上的影像。
第三是
卷片系统,有的相机使用卷装软片,有的则是使用单张软片,但是不论那一种型式,此装置的作用就是将已感光过的软片,重新换上一张尚未曝光的软片。
第四是
机身,它是一个完全密闭的暗箱,只允许光线在拍照时,透过镜头照射进来,相机的大部份机构都装置在其内。
和眼睛一样有各种东西
传统相机成像过程:
1.经过镜头把景物影象聚焦在胶片上
2.胶片上的感光剂随光发生变化
3.胶片上受光后变化了的感光剂经显影液显影和定影
形成和景物相反或色彩互补的影象
数码相机成像过程:
1.经过镜头光聚焦在CCD或CMOS上
2.CCD或CMOS将光转换成电信号
3.经处理器加工,记录在相机的内存上
4.通过电脑处理和显示器的电光转换,或经打印机打印便形成影象。
具体过程:
数码相机是通过光学系统将影像聚焦在成像元件CCD/
CMOS
上,通过A/D转换器将每个像素上光电信号转变成数码信号,再经DSP处理成数码图像,存储到存储介质当中。
光线从镜头进入相机,CCD进行滤色、感光(光电转化),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将拍摄物体“分解”成了一个一个的像素点,这些像素点以模拟图像信号的形式转移到“模数转换器”上,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到图像处理器上,处理成真正的图像,之后压缩存储到存储介质中。
一:景物的反射光线经过镜头的会聚,在胶片上形成潜应影,这个潜影是光和胶片上的乳剂产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再经过显影和定影处理就形成了影像。摄象头的数码影像和胶片成像原理不同,是经过镜头成像在CCD上,经过CCD的光电转换,生成视频信号,再经过显示屏电光转换,才生成图像。
照相机的主要部件是一组透镜。他们相当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二倍时能在底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象。
取一个玻璃杯,在杯中倒满清水,你看这个水杯中间厚,边缘薄,就是一个凸透镜
你从水杯的侧面通过水杯看物体,移动水杯或物体时,有时就会看到被放大的正立物体,有时会看到倒立的物体.实际上,这就是物体通过水杯所成的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11 22:55
成像原理简单地说就三部分:小孔成像,镜头的屈光效应,银盐效应。
五百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发现了暗箱效应,即小孔成像。
镜头的屈光效应则是由古罗马人发现的,视力不佳的学者发现,透过球面玻璃,他们能看清本来模糊的文字。
而银盐效应是18世纪科学家发现的,就是银盐暴露在日光下会逐渐变黑。
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感光是物理反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12 00:29
成像原理简单地说就三部分:小孔成像,镜头的屈光效应,银盐效应。
五百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发现了暗箱效应,即小孔成像。
镜头的屈光效应则是由古罗马人发现的,视力不佳的学者发现,透过球面玻璃,他们能看清本来模糊的文字。
而银盐效应是18世纪科学家发现的,就是银盐暴露在日光下会逐渐变黑。
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感光是物理反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12 02:21
彩色胶片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光是一种电磁波。每种颜色的光的波长都不一样,如红光的波长一般为700纳米左右,而紫光的波长为300纳米左右。电磁波是带有能量的。光波能量引起眼睛里的
视锥细胞
和视棒细胞产生视红素和视紫素,将光能转化为
化学能
。所以说人眼看到的颜色并不是各种光的混合,而是视红素和视紫素传给大脑电信号的组合。
彩色胶片的成色原理是光的滤减(减色)原理。电视成色的原理才是
三基色原理
。光的
减色原理
也叫光的滤减原理,其定义是:从白光中减区去一种或几种
色光
,而得到一种新的色光的现象叫光的滤减。我们可以认为白光是红、绿、蓝光构成的复色光,红、绿、蓝
光相加得白光,这是三基色的基本原理。彩色底片的
片基
上涂有分别感红、绿、蓝的感光层,感光以后经冲洗分别生成青、品、黄透明染料,分别阻挡红、绿、蓝光,如果感了白光,白光中的红、绿、蓝光全被阻挡就成黑的了,如果只感了红光底片只生成了青染料。景物是红花、绿叶、蓝背景,底片生成青花、红叶、黄背景,把底片印成正片就变成红花、绿叶蓝背景了。底片的色彩和景物的色彩是
互补色
关系,底片和正片也是互补色关系。即红与青互补、绿与品互补、蓝与黄互补。正因为如此,彩色胶片的全名叫
减色法
多层彩色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