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0:14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06:57

  牟宗三先生在其巨著《圆善论》中,按照孟子的一句话,把人生境界分为了所欲、所乐和所性三个层级。孟子曾说:“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在这里,孟子提到了三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即所欲、所乐与所性。牟宗三先生借用孟子的这一思想,并作了自己的发挥,进而提出了所欲、所乐与所性三种不同人生境界的理论。

  他认为,所谓的“所欲”,即是指以满足人的感性*为目的的人生观,这是最低级的人生观。比方说,对荣华富贵、权力、声色等等的追求,都是属于这种层次的要求。反映在统治者的统治上,那就是要求广土众民。以所欲为目的统治者,其对广土众民的追求,不过是为了满足其感性*和权力*。广土众民、富有四海虽然是任何君子之所欲,但是却不一定是君子之所乐。君子对广土众民、富有四海的追求,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感性*,而是为了天下百姓苍生,那么“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就成了有功于百姓,造福于百姓的事,这与“所欲”有明显不同,“所欲”是完全接照人的感性*即生物的本能而行动,然而,“所乐”就已经比它高了一个层级,具有了道德的意味。孟子曾说过:“求则得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在儒家看来,人之所求,有得之在外与得之在内之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死、富贵等都是求之在外者,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这是由命来操纵的。然而有的东西主动权却掌握在自己手中,如道德,正如孔子所言:“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所欲”与“所乐”都是属于富贵死生之类,是得之由命,求无益于得者。而“所性”却是求之在我,求有益于得者。对于君子而然,“所性”即是根于心的仁义礼智等德性,处于所性层级的人,其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富贵死生等得与不得,而是在于内心之道德的应该与不应该,其完全按照道德的律令而作为。但此仁义礼智并不是抽象的人性,而是活生生的道德存在,它可以发之于声,显示于行动,施于四体,令人从中获取某种道德的快乐,这种快乐绝不是感快*满足后的快感,而是一种精神的、道德的愉悦。宋明学者常讲的“孔颜之乐”,就是这样一种快乐。孔子在叙述自己的人生理想之时曾说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也曾称赞颜渊“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与颜回之乐,肯定不是一种由于感性*的满足而获得的快乐,他们之所能够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还能保持快乐,此乐肯定是一种超越了感性层面的精神或道德愉悦,只有达到了象牟先生所说的“所性”的人生境界的人,才能够享有这种快乐。

  牟宗三先生认为,虽然“所欲”、“所乐”与“所性”是三个不同层级的人生境界,但是其间的关系并不只是一种递升的关系,在“所欲”与“所乐”之间,是一个不断升进的关系,但是“所性”与“所欲”、“所乐”就不仅仅是层级高低的不同,而是有着更加本质的差别。因为所性是无条件的必然,是人之绝对价值所在,是判断人之行为善恶的标准,因此,由所欲、所乐到所性,仅仅自然的升进是不能完成的,其间必须有一个超越的过程,这种超越,就是一种人之精神生命对生理生命的超越,也是人之道德的或价值的追求对人之感性追求的超越。人只有获得了这种超越,才能真正把握了自我,才能真正的显示了自身价值,也才真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和真谛所在。

参考资料: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71842/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06:57

孟子曾说:“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在这里,孟子提到了三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即所欲、所乐与所性。

·所谓的“所欲”,即是指以满足人的感性*为目的的人生观,这是最低级的人生观。

·“所欲”是完全接照人的感性*即生物的本能而行动,然而,“所乐”就已经比它高了一个层级,具有了道德的意味。

·而“所性”却是求之在我,求有益于得者。对于君子而然,“所性”即是根于心的仁义礼智等德性,处于所性层级的人,其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富贵死生等得与不得,而是在于内心之道德的应该与不应该,其完全按照道德的律令而作为。

·虽然“所欲”、“所乐”与“所性”是三个不同层级的人生境界,但是其间的关系并不只是一种递升的关系,在“所欲”与“所乐”之间,是一个不断升进的关系,但是“所性”与“所欲”、“所乐”就不仅仅是层级高低的不同,而是有着更加本质的差别。因为所性是无条件的必然,是人之绝对价值所在,是判断人之行为善恶的标准,因此,由所欲、所乐到所性,仅仅自然的升进是不能完成的,其间必须有一个超越的过程,这种超越,就是一种人之精神生命对生理生命的超越,也是人之道德的或价值的追求对人之感性追求的超越。人只有获得了这种超越,才能真正把握了自我,才能真正的显示了自身价值,也才真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和真谛所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06:57

【译文】
齐国闹饥荒,陈臻说:“国人皆认为先生再次为民劝王发粮,大概不会再这样做了吧。”
孟子说:“再这样做就成冯妇了。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打虎,后来终于成为一个善人,不再打虎了。
有一次,他走到野外,看见许多人正在追赶一只老虎。老虎背靠着山势险要的地方,没有人敢去接近它。大家望见冯妇,都跑向前去迎接他。于是冯妇就捋胳膊挽袖子跳下车来,准备和老虎搏斗。大家见了都很高兴,可是士人君子却在耻笑他。”
【说明】
这篇寓言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讽喻意味,但也告诉人们见义勇为的行为常会遭到某些人的嘲笑。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