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0:27
共7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2-07 21:13
1、以海水煮卤,煎成盐。盐起源的时间远在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发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盐用火煎煮之鼻祖,后世尊崇其为盐宗。
2、20世纪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仰韶时期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18:21
相传我国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炎黄时代,海水制盐的方法由夙沙氏发明。
因此夙沙氏也被人们尊为“盐宗”,还有人专门修建祭祀他的庙宇。
从海水中提取盐的方法一直流传到现在都在使用,现在人们从海水中提取盐一般都是先修建盐田,然后把海水注入盐田中进行蒸发、结晶,接着再把海水产生的结晶收集起来进行加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19:39
古人最早何时开始食用盐,迄今尚未无史籍记载或考古资料可以确切说明。
最早使用和制盐的是中国人,在古代称自然盐为“卤”,把经人力加工过的盐,才称之为“盐”。中国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中国古代流传下的“白鹿饮泉”、“牛舐地出盐”、“群猴*地”、“羝羊舐土”的记载都说明了这一点。 20世纪50年代在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最晚在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
中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有池盐。其产地在晋、陕、甘等广大西北地区,最著名的是山西运城的盐池(即解池、河东盐池)历史悠久,在《史记》中有记载,黄帝曾战炎帝于阪泉,败蚩尢于涿鹿,后又“邑于涿鹿之阿”。据专家考证:“阪泉在山西解县盐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浊泽,一名涿鹿”。而“炎黄血战,实为食盐而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21:14
陈应功发明晒盐法吗
蔡国耀
最近,一些有关文章和书籍认为陈应功是发明晒盐法之人,本人查了一些资料,可澄清这一历史*,兹缕述如下。
一、晒卤成盐始于南宋
据唐代刘恂《岭表录异》、《新唐书·食货志》和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等书,可知唐时福建已由直接煮海水成盐发展到制卤煮盐。所谓制卤,即“刮土淋卤法”,载于南宋淳熙(1174~11年)《三山志》卷四十一中保存的《福建盐埕经》。宋代程大昌(1123~1195年)的《演繁露》载:卤水暴晒数日,即成“方印(盐),洁白可爱,初小渐大,或十数印累累相连。”此后,福建地域引进并改革解州池盐的畦晒技术。即在盐池周围辟盐畦,池中卤水导入畦中,晒成盐。宝祐(1253~1258年)以前,福建人谢维新、刘德亭刻印《古今合壁事类备要》,在书中指出:制盐有“熬波”、“结砂”二法。后者即晒盐。
明《闽书》卷三十九版籍志《盐课》载:“盐有煎法、有晒法;宋元以前(闽地)二法兼用”。*时张琴《莆田县志稿》经政志上目记载:宋“嘉祐(1056~1063年)中,蔡襄札子云:‘臣于去年曾上言福建路州军盐官中煎卖所费甚多,获利甚少;枉令百姓日陷刑狱。臣条理利害,允许百姓纳盐通煎,许客人纳钱于百路通贩。’是时,煎盐之制尚存,莆或煎晒并用,未可知也。”宋时,兴化军以煎盐为主。莆田县监涵头盐仓1员(兼烟火公事,绍兴间置;催煎官1员,淳熙间(1174~11年)省)①。淳熙间莆田县省去催煎官,与晒卤产盐法推广后产量增加有关;以至宝庆二年(1226年)御史梁成大说:“盐产于福州、兴化而运于建、剑、汀、邵四郡,二十二县之民食焉。”此后,莆田县又推广“结砂”法产盐。但是时,仙游县仍是“熬波出素”、“煮海以为盐”;事载宝祐五年(1257年)《仙溪志》与元代林亨的《螺江风物赋》。
陈应功与南宋的晒卤成盐法风马牛不相及。宋迪功郎、主簿、里人郑子清在景炎元年(1276年)八月朔日写《涵江灵显庙记》,碑文载于弘治《兴化府志》卷二十九,并略记于弘治《八闽通志》卷六十《祠庙》。
该记说:涵江东山甘氏震娠之夕梦一苍龙蟠于寝室之户枢,明发而诞陈应功,父国公告诉家人:此儿必振吾宗。太平兴国初(976~978年),陈洪进尚据漳泉,应功“密察时几(机),且以爱护乡邦为念,诣谒陈公……陈公义其请,遂纳土于(宋)朝”。是年,游洋山民且有“伪号”,“朝旨就近调福建兵收讨,侯(应功)直诣军前,请身收贼,于是任前锋。越溪谷鏖战,竟为贼刃所劘。寇平,乡人壮其忠愤,怜其殄瘁,相率扶护舆榇以归。乃规涵江盐仓之西,创为小祠以祀之,侑食于昭灵张真君之祠旁,由是灵德峻功日以昭著。建炎初,里人观察使陈公淬宣抚淮南时,寇聚于垣,师环其境,天戈所向,空中时见陈将军神旗前导,寇锋披靡,卒能护救援、保采石,神与有力焉。惜乎陈公父子死难,而神之伟功潜德卒未能发扬其万一。他如宣劳国事,珍护盐艘,无风涛飘忽之恐;保障乡邦,导迎和气,有雨时若之休;大室编民,家家尸祝;事无钜细,随叩辄应;此又迩年功德之显然者。淳祐十二年(1252年),太学前进士陈应祥请于朝省时,赐‘灵显’庙额,神于此时始大赫厥声、濯厥灵矣。宝祐五年(1257年)赐号‘孚善侯’。咸淳以来,叠封‘广利嘉泽侯’。景炎元年(1276年),荐封‘忠祐侯’。”乡人说陈应功显绩300多年,“庙食虽隆而壁记未睹”,遂请郑子清记其大略。的游洋农民,在碑记中被诬为贼、寇。
二、盐埕砂盐始于元代
《元典章》户部《盐课》载:大德五年(1301年)江浙省向元朝**汇报海盐生产时,引用了福建运司所申报的闽盐生产情况:“所辖十场,除煎4场外;晒盐6场,所办课程,全凭日色晒曝成盐,色与净砂无异,名曰砂盐”。其中包括莆田县的上里场。乾隆《莆田县志》也载,元时涵江上里场有盐埕,至元十年(1273年)设管勾司、董盐事,延祐二年(1315年)改为司令司。乾隆《仙游县志》也载:元大德(1297~1307年)时,僧祖和奏请盐埕为田。可知,结砂晒盐法已在兴化路推广。据*张琴《莆田县志稿》经政志上目载:“元至顺元年(1330年)定盐钞法,煎盐每引递增至20贯,晒盐每引17贯4钱;则弘治府志所云晒盐始于明初者,非也。”明弘治《兴化府志》载:“入国(明)朝来始有晒法”,是讲丘盘晒盐法的批量生产;而元至顺元年时,莆田县已形成的是盐埕砂盐的批量生产,才有煎盐、晒盐的两种盐引法。
元代,福建6个盐场的盐埕砂盐“全凭日色晒曝成盐”②;在中国制盐史上是项重要革新。晒盐比煎盐的官引额少;产量有所增加。据沈瑜庆、陈衍《福建通志·盐引》载:宋代,福建地域还要从浙江地域进口一批食盐;到元至元年间(1335~1340年),福建地域官办盐引额已达120.1万斤(每引400斤)。
三、丘盘晒盐始于明初
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刻本的周瑛、黄仲昭《兴化府志》户纪《货殖志》载:莆利,盐为大,鱼次之。按天下盐皆烹煎,独莆盐用晒法。主簿郑子清作庙记,言侯本末甚悉。未尝及晒盐事。考陈致雍《海物异名记》,云:编竹为盆,熬波出素,是莆盐皆前也。入国(明)朝来始有晒法。闻有初有陈姓者,居陈(应功)侯庙南,为人多智计,私取海水日曝盐园中,及成,乃教其乡之人。其法:潮退后,各家就海荡地犁取海泥而丘阜聚之,别坎地为溜池(广约七八尺、深约尺四五),池下为溜井(大如釜,深倍之,约盛水二担),各槌砑使光,不至漏水,池底为窃、以通于井,窃内塞以草复丸土以塞其外(土稍粘稻糠,令水得出),遇天日晴霁,开取所聚泥曝之,务令极干,搬置池中(池面及底皆稍布稻糠),以海水淋之,水由窃渗漉入井,渗尽干取泥滓而出之,别置新泥就以井中水淋之,如是者再,则卤可用矣(凡试卤以莲子,莲子浮则卤成矣,若沉复淋,如前法)。仍治地为盘,名丘盘,铺以断瓮,分为畦塍,广狭不过数尺,乃运井中水倾注盘中,遇烈日,一夫之力可晒盐二百斤,然亦不能常得日也。此法大省柴薪之费。莆人往往祀陈(应功)侯而忘教曝盐之祖矣。此法,人们概为丘盘晒盐法。明代,福建海盐10场缩为7场,其中有兴化的上里场。上里场司令司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福建都转运盐使司分司。
《闽书》卷三十九版籍志《盐课》载:制盐“今(明朝)则纯用晒盐法”。其晒法,亦聚卤地之尤咸者,晒曝令极干,置于池中以海水浇之,如是者再,则卤可用矣。晒卤之盘,石砌,极坚密。一夫之力,一日亦可得二百斤。宋时盐价,斤为钱十,贵倍之。今日价极高不过钱二文,以晒法无柴薪费故也。《闽书》,由泉州人何乔远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写成初稿,崇祯二年(1629年)订补刊印。《闽书》在《兴化府志》之后成书,其中所记的丘盘晒盐法明显是对《兴化府志》该则记述的略写。不过,底盘已由断瓮改为石砌。
弘治《兴化府志》所载,明初居陈应功庙南的姓陈者发明的丘盘晒盐法,是在元代盐埕砂盐法基础上发明的。清乾隆《仙游县志》载:明洪武初编亭户,天顺间(1457~14年)灶户晒办。因此,涵江发明的丘盘晒盐法经过*十年才在仙游普及。《兴化府志》是弘治十六年(1503年)刻本,指出“独莆盐用晒法”,该志仍详列各团情况,可见兴化府还有煎盐生产。而《闽书》版籍志《盐课》也载:弘治十六年时,还有煎晒两法。由此推知,弘治十六年时,八闽正在推广丘盘晒盐法。
丘盘晒盐法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每斤仅钱二文(宋时钱十)。而产量据《闽书》版籍志《盐课》载:全省举办官盐引额弘治年间105340引多,比洪武年间增加768引多;若据弘治《兴化府志》载,上里场产量20200引,占全省95330引(其他6场据弘治《八闽通志》数字)的21%,仅次于浔美场的23611引。可知,兴化府发明丘盘晒盐法后,产量跃居全省第二位。
四、埕坎晒盐始于明万历
清道光陈寿祺、高澍然《重纂福建通志》卷五十四《明盐法》载:万历年间,福建各盐场在潮水线用海蛎灰浆建起盐池,引入海水暴晒,时间一久,池底便出现结晶盐,盐工从池底刮取便可。谓之“埕坎晒盐法”。该法由晒沙土淋滤制卤改为海水制卤,省去一些工序,劳动强度大为降低,“盐价甚贱,一石(十斗)不过二三分”;而同时我国最大的食盐产地两淮盐场,每斤生产成本高达8至10文钱,比福建海盐成本高得多。
埕坎晒盐法推广后,全省产量大增。官办盐引额,万历六年(1578年)8160多万斤③,是弘治年间(1488~1505年)4000多万斤④的一倍多;到清代,增至1.4亿多斤⑤。
五、陈应功发明晒盐法的说法出现于清代
元至正(1341~1368年)间、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涵江灵显庙重修并立碑。乾隆成书的郑王臣《莆风清籁集》卷五十三《陈忠侯一首》附《兰陔诗话》:“侯少时以邓、葛自许,曾教人晒盐,殁后屡著灵异”。这是诗人所述,并非史家之笔。乾隆《莆田县志》卷三《陈侯灵显庙》载:“俗谓侯教民晒盐,误矣”。
嘉庆十五年(1810年),莆田场盐政吕良撰写的《重建世祖忠圣侯庙碑》载:“岁壬戍(1820年),余以简命来视盐政,以其(应功)改煎为晒,裕国便民,凡朔望祷祈,无不躬亲谒庙。”十五年修庙,“贡生文章以碑文请,并陈其原委”,吕遂撰碑文。庚子(1840年)四月总理莆田场盐务巴扬阿视盐到涵,谒忠侯庙,族人重修,请记碑文。巴遂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撰文。文说:陈应功“且于盐政易薪火而为晒曝,使海滨人共享乐利。今而后,其君子车舆筐口而至,其小人徒御扉屦以口口、金门、下游四郡,梯航瓜代者,无不取道于庙后”。巴并悬匾曰“德盛惠孚。”⑥
这两块碑记所说的陈应功晒盐,均不能成立。理由是:
(一)时间。元代以前的史载,未说陈应功发明晒盐法。但涵江陈族的地域与族裔观念太强了。因此,明弘治《兴化府志》予以澄清过。不过有些族人很固执,照样虚构祖宗的盐绩;而到莆主持盐政的外地*不知实情,他们恭敬不如从命,遂写下清代的这两块碑记。这些文字距离宋代五百多年,无法推翻郑子清的碑记;距离明代三百多年,也无法推翻弘治《兴化府志》关于丘盘晒盐法的记述。
(二)晒法。从宋至清,晒法经过晒卤、盐埕砂盐、丘盘、埕坎的演变,均跟陈应功沾不上边。宋代郑子清《涵江灵显庙记》说:在涵江盐仓之西创祠祀应功,应功显灵“珍护盐艘”。明弘治《兴化府志》说:莆人往往祀陈应功而忘住陈应功庙南发明丘盘晒盐法的陈姓者。清时,涵江陈姓族人却通过两个盐官之笔而夸张为陈应功改煎为晒,混淆了史实。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宋代的陈应功并未发明晒盐法;而是明初住在陈应功庙南的陈姓者发明了丘盘晒盐法。
注释:
①(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二十九。
②(元)《典章》卷二十二。
③(明)何乔远《闽书》,版籍志盐课。
④(*)沈瑜庆、陈衍《福建通志》,盐引。
⑤(清)陈寿祺、高澍然重纂《福建通志》卷五十四,盐法。
⑥郑振满、丁荷生编《福建宗教碑铭汇编》兴化府分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23:05
古时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1:13
自然形成的叫发现 不是发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3:38
盐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不是谁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