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如何着力
作者:吴春红
来源:《湖南教育·D版》2019年第02期
纵观今天的高职教育,其优势和短板都在于劳动教育。一方面,最具有劳动特色的职业教育传承着劳动创造的文明成果,它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创新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实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重视教育和劳动结合的导向却被弱化,劳动教育经常受到有意无意的排斥,强专业技术而弱化了劳动教育本身的意义。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专业劳动技能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之所长。新时代高职培养优质人才,应回归劳动本色。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是把握前行方向的罗盘,是勇往直前的动力。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观念,首先应从理想信念上着力。第一,把劳动教育与成功和幸福联系起来。强化劳动意识,培养劳动能力,须将劳动德育作为德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学生内心中根植劳动观念,使之成为其走向成功的信念。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归根到底都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今天的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黄金年龄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完全吻合,他们既是中国梦实现的追梦人,又是中国梦实现的圆梦人,高职大学生要敢于追梦、勇于有梦、勤于圆梦。不管时代怎样变化,社会都需要有扎实本领、精湛技艺的“匠人”。只有诚实劳动、勤勉工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颗追求完美和矢志不渝的匠心才能实现崇高理想。第二,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劳动教育因素,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更加具备实施劳动教育的优势,在教育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将劳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体味艰辛、挥洒汗水中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在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从而获得受益终身的宝贵精神财富。
行百里者半九十。各行各业的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实干苦干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第一,注重坚持实干苦干氛围的营造,进一步坚定劳动文化自信。高职教育本应致力于主动服务生产发展、服务职业发展,将学校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性。然而学校劳动文化氛围淡薄,学生劳动意志品质弱化,甚至还有学生对苦干实干的“老黄牛”精神持有异议。再者,学校后勤工作如卫生值日、建校劳动、美化校园活动等,多半被物业公司所承包,学生对校园劳动越来越陌生,除了学习,学生对真实的劳动知识知之甚少,参与真实劳动的机会少之又少,“爱劳动”成了口号。笔者认为高职教育应该把劳动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职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各环节,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各宣传媒介、劳动教育有效载体,在学校广泛宣传和开展各级各类劳动模范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倡导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坚定劳动文化自信,让实干苦干精神蔚然成风。劳动教育有利于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有利于学生开创未来。
第二,积极开展以“培养实干苦干精神”为主旨的实践活动,形成独特的高职教育劳动文化。我国高职教育在政策的鼓励和大力推动下,规模上由小到大,到今天已然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未来的高职教育将以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中心。立足实际,打造劳动文化特色也应成为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之一。具体而言,结合高职教育特色,创建多维度校园劳动文化:一是要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实践中,时时渗透“实干苦干”劳动教育,如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周、劳动日活动,参加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建设;倡导学生自治,参与食堂、舍务管理;引导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者”、社团活动等。二是要结合专业特色、专业群特色开展劳动技能特色实践活动,通过专业技能考级考证、专业技能各大赛事,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鲜活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融入课堂,融入专业技能培养,融入校园特色文化构建的大框架。三是要调动学工、团委、教学、管理、科研、后勤等不同岗位的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劳动教育,以身示范和传递职业精神,并在增强学生劳动教育体验、寓教育于劳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特色和文化内涵。
社会在发展,劳动方式在改变,创新劳动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及内涵会更加深刻。加强劳动教育,提高专业技能革新能力,应从培养创新创造的意识上着力。
第一,创新创造品质培养,是劳动教育及劳动精神的本质要求。在我国内外环境、增长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以创新劳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也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指引了方向。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劳动者为己任,必然要注重在劳动技能教育中融入创新创造品质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和肯定创新劳动的价值,增强学生勇于改革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信心。
第二,专业技术革新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把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这是全国教育大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体现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任重道远;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主要任务。这一主要任务完成的根本途径就是发挥职业院校优势,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注重学生专业技能革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专业实训、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中充分挖掘劳动因素,发挥劳动教育功能,针对专业技能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明确培养内容、目标,从设计、实施到考评,全程注入革新、创新能力培养的元素。我们必须注重技术、知识、思维的革新,引导学生自主劳动、创造性劳动,提高劳动的创新价值;培养积极向上的就业创业观、精益求精的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