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股权转让协议无效承担什么后果

2023-10-01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股权转让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返还财产、办理手续、分红返还、赔偿损失和股东资格问题。受让方应返还财产并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分红应返还给转让方或公司,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然而,转让方不能要求受让方赔偿公司利益受损的部分,只能通过敦促公司提起诉讼。转让方的股东资格在计算期间视为未中断。

法律分析

股权转让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如下:

1、返还财产。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2、办理手续。返还财产而言,无论是转让方,还是受让方,都应将其从对方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从而将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恢复到无效合同缔结前的原状。就受让方而言,其有义务将其依据无效或被撤销的股权转让合同所取得的股权返还给转让方。公司有义务协助转让方办理股权回转的相关手续(如修改章程、变更股东名册、办理股东变更登记)。

3、分红返还。受让方依据无效或被撤销的股权转让合同所取得的股利亦应完璧归赵,否则构成不当得利。但要返还给谁,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受让方分红时符合分红条件与程序的,应将红利返还转让方,受让方分红时不符合分红条件与程序的,应将红利返还公司。

4、赔偿损失。就赔偿损失而言,无论是转让方,还是受让方,对由于自己的过错而给对方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失,包括直接财产损失与间接财产损失,都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的损失仅限于返还财产之后仍无法弥补的财产损失。

5、股东资格。另外,受让方向转让方赔偿损失的范围不包括公司利益直接受损、转让方作为股东利益间接受损的部分。受让方在实际经营管理公司期间不法侵害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不仅导致公司利益直接受损,而且导致股东利益间接受损。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公司遭受的损害获得了赔偿,股东利益也将因此而灰飞烟灭。因此,转让方不能就此对受让方股东主张损害赔偿,而只能通过敦促公司对受让方股东提起损害赔偿之诉,公司怠于或者拒绝对其提起诉讼时,转让方在恢复股东资格以后可以依法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在计算转让方作为原告股东的持股期间时,转让方的股东资格视为未中断。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股权转让协议无效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1、返还财产,未能返还的应进行折价补偿;2、办理手续,双方应将财产予以返还以恢复原状;3、分红返还,受让方应将股利返还转让方或公司;4、赔偿损失,双方应对过错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5、股东资格,转让方不能直接主张损害赔偿,而可通过诉讼恢复股东资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热门图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