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险如夷的汉语大词典是:把危险看作平安。形容勇敢,不畏艰险。汉献帝《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晋史援《后汉史君颂》:“处溢不骄,居劳不惮,视险如夷,忘身逐叛。”亦作“视险若夷”。三国魏吴质《与文帝书》:“虽云幽深,视险若夷。”《隋书·刘方传》:“方肃承庙略,恭行天讨,饮冰遄迈,视险若夷。”。
视险如夷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国语辞典 【点此查看视险如夷详细内容】
视危险如平安。形容面对危险,毫不畏惧。晋.史援〈后汉史君颂〉:「处溢不骄,居劳不惮,视险如夷,忘身逐叛。」也作「视险若夷」。视险如夷[shìxiǎnrúyí]⒈视危险如平安。形容面对危险,毫不畏惧。晋·史援〈后汉史君颂〉:「处溢不骄,居劳不惮,视险如夷,忘身逐叛。」也作「视险若夷」。成语解释视险如夷
二、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视危险如平安。形容面对危险,毫不畏惧。晋˙史援˙后汉史君颂:处溢不骄,居劳不惮,视险如夷,忘身逐叛。亦作视险若夷。
三、出处
汉·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
四、其他释义
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五、关于视险如夷的近义词
六、关于视险如夷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