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简易诊断出各种猪病

2020-04-18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简易诊断出各种猪病

疾病重于防不重于治,重于观念不重于经验,但是国内养殖水平有限,猪民接受新观念的速度慢。有些猪民吹牛养猪10几年了(不到20个母猪),见过多种疾病,号称经验常丰富,但就是不见其规模上有发展或者病死猪减少,盖因一直就挣个生活费而已。今天不说“观念应该如何改变”,不说“平时应该如何做好预防”,就说猪发病以后的“临床诊断与辨识”。

说明:下文说的是一般情况,非特例,如部分数据出错或者论点出错,麻烦请指正。

第一步:看精神状态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如果精神状态正常,不理它,随它们翻天复地,如果精神状态不好,转入第二步——体温观察。

第二步:看体温

不是所有的体温升高都需要处理,体温升高是机体抵抗病原入侵的一种防御表现,短时间内体温升高没有问题,连续性体温升高则要进行退烧处理。猪正常体温是38.5℃,用体温计测量的体温38-40℃也属正常范围,达到40℃体温略有升高而已,但是连续几天都是40℃,可视为为体温升高。

那么如何通过体温升高来进行临床识别呢?

1、高烧:体温超过41℃

考虑到体温计准确性,40.5℃也算高烧。这种情况通常是感染了病毒,偶有急性细菌感染也可导致高烧。因此就把疾病范围缩小了,比如流感、伪狂、急性猪瘟、副猪、副伤寒等。

2、中烧:体温低于41℃

40.5℃也算,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造成,但是温和性猪瘟也是低烧症状。

观察温度目的:对猪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进行初步定性。

打退烧针的原则:体温升高41℃以上,观察2-3天不退烧,表明猪自身无法抵抗,施针降温。体温升高40-41℃,观察2-3天,如果确实不退烧,可考虑施针降温。40℃以下,观察数天,不建议急着打退烧针。

第三步:看粪便

粪便从外观上看分两种:一是腹泻,二是便秘。腹泻又分两种:一种水样腹泻,一种是糊状。其中水样腹泻多半见于病毒感染,而糊状腹泻多半见于细菌感染。再说便秘,其实便秘没有多少指导意义,因为高烧一般都会导致猪便秘,但特殊情况下便秘有非常有效的指导意义。情况1:干燥球状的烘便上包有一层油状物,多半见于温和性猪瘟。情况2:大便有血,指导意义也非常重要。比如血痢(密螺旋体引起的)、回肠炎(梭菌类)、脱肛、急性肠胃炎、副伤寒(小猪)。

于是用体温和粪便两项指标可以将疾病范围大大缩小:

高烧一定有病毒感染,可能还混有细菌感染。

低烧一般是细菌感染。

水样腹泻一定有病毒感染,可能还混有细菌感染。

糊状腹泻一般是细菌感染。

然后有人说了:我的猪高烧42℃,糊状腹泻。告诉你:那基本上瞎说,这么高烧还能腹泻?以上说的是普通情况,不是特例。猪瘟便秘与腹泻会有交替,部分猪温和型猪表现并不明显,甚至只是低烧,比如40℃。猪瘟又称烂场温,与烂肠的进度有关,猪粪便会有不同的表现。但是在高烧下腹泻的情况确实不多见。

在养猪生产中,经常会遇到以下痢等典型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猪病,引起发病的既有病毒性疾病,也有细菌性疾病,还有寄生虫疾病,这些猪病都有下痢的症状,容易造成误诊,本文简述这些疾病鉴别诊断方法要点,希望能对广大养猪户和基层兽医者在疫病防控中提供一些帮助。

一、从感染病原和临床特征上进行鉴别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临床上以腹泻、排黄色或黄白色粪便为特征。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排灰白色、腥臭、糨糊状稀粪为特征。

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临床上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小肠后段的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特征。

猪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纤维素坏死性炎症,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败血症、肠炎、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为特征。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猪球虫病:是由球虫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水样或脂样的腹泻为特征。

二、从流行病学上进行鉴别

仔猪黄痢:最容易发生于1~3日龄的仔猪,个别仔猪在生后12 h发病。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

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中等,病死率低。

仔猪红痢:主要侵害1~3日龄的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猪痢疾:各种年龄的猪和不同品种猪均易感,但7~12周龄的小猪发生较多。本病流行无季节性,持续时间长。

猪传染性胃肠炎: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高,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低,成年猪几乎不死。一般多发生于冬、春季,发病高峰为1~2月份。

猪流行性腹泻:各种年龄的猪都感染,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肥育猪的发病率高。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以12月和翌年1月发生最多。

仔猪副伤寒: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以1~4月龄者发生较多。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

猪轮状病毒病:多发生于8周龄以内的仔猪。本病在晚秋、冬季和早春季节多发。

猪球虫病:主要危害初生仔猪,1—2日龄感染时症状严重。

三、从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进行鉴别

仔猪黄痢:排出黄色浆状稀粪,内含凝乳小片,很快消瘦、昏迷而死。胃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体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小肠壁变薄。

仔猪白痢:粪便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或糊状,腥臭、粘腻。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病变。

仔猪红痢:排出血样稀粪,内含坏死组织碎片。空肠呈暗红色,肠系膜淋巴结鲜红色,脾边缘有小点出血,肾呈灰白色。

猪痢疾:食欲减少,粪便变软,表面附有条状粘液,以后粪便黄色柔软或水样,直至粪便充满血液和粘液。大肠黏膜肿胀,并覆盖有粘液和带血块的纤维素,内容物软至稀薄,并混有粘液、血液和组织碎片。

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粪便为黄色、绿色或白色,可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成年猪有呕吐、灰色褐色水样腹泻。胃底黏膜充血、出血,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

猪流行性腹泻:水样腹泻,严重脱水,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小肠扩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缩短。

仔猪副伤寒:耳根、胸前、腹下及后躯部皮肤呈紫红色,粪便恶臭,呈淡黄色或黄绿色,并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絮片。脾肿大、质地较硬,呈暗紫红色,全身淋巴结充血、肿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索状。

猪轮状病毒病:粪便水样或糊状,色暗白或暗黑。胃壁弛缓,内充满凝乳块和乳汁,小肠壁菲薄,广泛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猪球虫病:水样或脂样腹泻,粪便从淡黄到白色,恶臭。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局灶性溃疡。

猪病虽然种类繁多而且复杂多变,但一些特定的临床症状或病理变化能作为病症的指针,现将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猪病鉴别要点介绍给大家: 常见疫病的鉴别要点

1、具有皮肤红斑的热型疫病的鉴别

(1)咽部明显肿大呈急性经过----------猪肺疫 (2)咽部明显肿大呈慢性经过----------猪炭疽

(3)没有咽部肿大各种年龄发病,红斑指压不褪色----------猪瘟

(4)没有咽部肿大6月龄易发病,红斑指压不褪色,红斑不凸出皮肤界限不清楚----猪弓形体病

(5)没有咽部肿大6月龄易发病,红斑指压褪色,红斑凸出皮肤,有菱型、方形等明显界线----------猪丹毒

(6)没有咽部肿胀多发生于仔猪肢体末梢、跛行、神经症状--------猪链球菌 (7)没有咽部肿胀多发生于仔猪肢体、末梢及皮肤湿疹、腹泻--------猪副伤寒

2、具有明显呼吸症状的疫病的鉴别

(1)体温正常呼吸困难,鼻无病变----------猪喘气病

(2)体温正常呼吸困难,鼻有病变----------猪萎缩性鼻炎

(3)体温升高呈流行性经过不良----------猪瘟

(4)体温升高呈流行性经过良性----------猪流行性感冒

(5)体温升高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经过不良----------猪弓形体病

(6)体温升高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经过良性----------猪类流感型伪狂犬病 (7)体温升高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经过不定----------猪肺疫

3、具有神经的疫病的鉴别

(1)神经症状明显.眼球震颤----------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2)神经症状明显.呕吐.便秘.猪血疑不良----------病毒性脑脊髓炎 (3)神经症状.败血症----------猪类流感型伪狂犬病 (4)神经症状.攻击人.畜----------猪伪狂犬

(5)神经症状.败血.进行性消瘦-----------猪李氏杆菌 (6)神经症状.肌肉强直----------猪破伤风

(7)神经症状.仔猪断奶后有头部水肿----------猪水肿病

(8)神经症状败血症破行----------猪脑炎型链球菌病 '

(9)神经症状明显.少数病猪有神经症状妊娠母猪流产及种公猪睾丸炎---------猪布氏杆菌病

4、口蹄部有水疱的疫病的鉴别

(1)各种家畜均匀感染猪水疱性口炎 (2)偶蹄兽均可感染口蹄疫

(3)仔猪感染猪水疱病

(4)猪人可感染病情较轻不致死猪水疱病

5、具有腹泻症状的仔猪疫病鉴别

(1)粪便中含有坏死组织或纤维蛋白样物----------仔猪副伤寒 (2)血性黏液性下痢----------猪痢疾 .

(3)黄白色或暗黑色水样或糊状稀便-----------猪轮状病毒病

(4)灰色或黄色水样稀便传播快,呕吐,仔猪死亡率----------猪传染性胃肠炎 (5)灰色或黄色水样稀便传播较慢,死亡率低----------猪流行性腹泻。 (6)白色糊状稀便----------仔猪白痢(10~30日龄) (7)黄白糊状稀便----------仔猪黄痢(7日龄以内) (8)血色糊状稀便----------仔猪 血痢(3日龄)

仔猪红痢: 空肠、回肠有节段状出血性坏死。

仔猪黄痢: 主要在十二指肠有卡他性炎症。

轮状病毒性肠炎: 胃内有乳凝块,大、小肠粘膜呈弥漫性出血,肠管菲薄。 传染性胃肠炎

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呈现充血、出血并含有未消化的小凝乳块,肠壁变薄 流行性腹泻 病变在小肠,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胃内空虚。

仔猪白痢:胃肠粘膜充血,含有稀薄的食糜和气体,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