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
盐源县树河中学小专题研究语文课题组
一、 研究动因
汉语拼音是重要的语文学习工具,对规范识字和推广普通话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中考和高考必考的知识点。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汉语拼音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文输入法。因此,学好拼音很有必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新学期伊始,我接任初三(2)班的语文。在教学中,我发现班上许多学生的拼音水平很差。往往是字认得,但拼音写不了。在答题时,拼音方面的错误率普遍较高。于是,我利用晚自习开展了对汉语拼音的专题复习。在课堂上,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默写出声母和韵母,然后对照答案,由同桌交换批改。满分100分,写错一个扣5分,60分及格。令我吃惊的是,全班62位学生竟然没有一个人全部写对。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有36人。
汉语拼音是语文的入门课,学到初三,学生的拼音水平都很差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拼音水平,需要开展大量的练习。由于学生较多,课程紧,老师制卷、阅卷和评讲费时费力,而且很难开展个性化的练习辅导,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成效甚微。
因本人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一技之长,于是我想开发一款软件来解决这个难题。目前,国内针对初中学生的汉语拼音在线练习软件尚属
空白。这个软件的开发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潜在的商业价值。如果软件开发成功,可以推进本地区反转课堂的研究,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范例。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思路:
1、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给汉字注拼音的练习。 2、主要针对初中学生或有一定拼音基础的人。
3、主要解决学生认得字,写不起拼音或汉字读音不正确的问题,提高学生在拼音测试中的合格率和优生率。
二、预期成效
1、在提高学生拼音成绩的同时,极大地减轻教师批改作业和进行成绩分析的工作负担。
2、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答题效率,可以根据学生拼音上的缺陷开展个性化的练习辅导。
3、为汉语拼音的标准化考试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案。 4、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和的商业价值。
5、推动学校“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累积经验。
三、进程安排
1、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9月至11月)
主要是开展“三通两平台”的基础建设,创建开展课题的硬件环境。学校为课题组提供电脑两台,用于反转课堂研究的多媒室教室一间,并已开通百兆宽带网络。课题研究的信息化条件基本具备。
为了推进课题的开展,学校成立了教科室和课题领导小组,组长由陈尚武校长亲自担任。目前,学校科研制度基本确立,奖励办法已经出台,人事部署已经到位,课题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2、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5月)
(1)2014年12月1日至30日:完成Mysql数据库的开发。数据库包括用户注册数据库、试题数据库和成绩分析数据库三个部分。主要采用云技术实现。
(2)2015年1月至2月:完成程序设计,开展内测。为了提高软件对汉语的兼容性、稳定性和易用性,课题组决定采用易语言进行主程序的开发。采用C/S方式进行架构并进行调试。
(3)2015年3月至5月:进行公测,开展压力测试,实现软件与多媒体课堂教学、平板电脑的深度融合。
3、成果鉴定与推广阶段(2015年6月至12月) (1)开展结题工作并申请专利。 (2)进行市场化推广。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二十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