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材料采购供应中的质量及成本控制
作者:杨向阳
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34期
摘要: 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是高质量的商品。本文重点由原材料的角度入手,从多方面来对企业采购原材料过程中可以起到控制原材料质量和成本的方法进行讨论。
Abstract: High quality products are the foundation of an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ethods to control the quality and cost of the material in the process of material purchasing.
关键词: 原材料;采购供应;质量;成本;控制
Key words: material;purchase and supply;quality;cost;control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125-02 0 引言
在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终端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终端产品质量的基础。但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建立,供应商比从前的计划经济阶段竞争更加激烈,许多不良的厂家和公司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不得不将一些质量低下的假冒伪劣产品推向市场,即便是大家眼里的正规厂家,也可能因为管理的疏漏或者是一些不可抗力的客观因素,致使不良的产品流入市场。一旦这些不良产品被使用企业购买并且进行使用,很容易在后续的过程当中造成程度不一的隐患或事故,甚至对终端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伤害。此外,不认真对采购回来的原材料进行管理,同样也会使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怎样做可以避免不良的原材料流入到生产线上,是当前企业需要面对并且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现代化生产企业必须要保证采购到的原材料具有稳定、合适的质量,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达标可靠。这就需要从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选择,从在原材料入库之前的检查验收力度,从提高仓储管理质量来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 1 对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
1.1 原材料要根据不同的类别分别管理,将材料的重点突出出来 企业需要的原材料并不仅限于几个种类,其中不同的原材料,可能会给产品带来不一样的影响。如果想要在采购时就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那么就应该将原材料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可以是原材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如果这样分类,可以分成三种:A类原材料:指的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给产品带来重大影响(比如说可以影响到产品主要功能和核心性能)的原材料。B类原材料:指在生产使用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程中,可以给产品带来重要影响的原材料。C类原材料:指一般为起辅助功能的原料,对产品质量影响一般或轻微的原材料。
1.2 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 大量的事实表明,倘若想要采购回来的原材料具有稳定的质量,那么一定要选择质量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供应商。所以,企业在进行原材料采购之前要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生产能力等方面进行认真而细致的调查,做出正确的评价。
①对供应商的入围评价。在所有供应商的评价当中,特别是对准备选择的新供应商需要重点关注,需要到供应商现场进行考察、对其整体的运行状况、以往供给其他企业材料的情况、对异常供货问题的处理能力,是否可以按照日期交货以及交货能力、产品具有的性价比、售后服务的能力和态度等等。与此同时,也可以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一些供货材料,从接受其供货的其他企业处进行询问,对提供测试的原材料样品进行认真试用,并且对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准确的评价。
②对供应商的管理评价。经过一定周期的业务往来,需要对现有的供应商进行再次评价和管理,从其中评出优中差,并可以从进入优类的供应商中选取重点单位确立稳定合作伙伴关系,给予必要的业务优先权,培育并巩固稳定的供货渠道,以实现所需原材料更长时间的质量稳定和供给。例如从供应商注册资金、资质信誉、经营状况、行业地位、特别是考核周期内的质量合格率、计划执行率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价。对获得差评的供应商要对其进行提示或警告,若无改进的要坚决予以退出采购目标范围。只有这样做到优中选优、淘汰落后,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才能不断地提升所需原材料的质量保证能力,并得以逐步提高质量。通过对原材料和供应商的分类和分级管理,做到原材料采购时有重点、有方向的采购,对采购供应过程中保证原材料质量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 原材料采购的成本控制
在原材料管理的过程当中,如果使用得当一些管理手段就可以减免高昂的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现阶段原料采购过程及库存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一些对策。
2.1 进行招标采购,控制原材料成本的有效手段 以冶金产品作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合金类原料在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想要企业正常运转并生产出达标、优质产品,获取更多的企业效益,除了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同时也一定要对采购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
对同一种物资进行采购选择时有多个供应商参与供货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选取价格较为便宜的供销商,可以进行招标采购。这样,供应商为了占有市场而彼此牵制做出价格的竞争,带来趋利于采购企业的价格,形成成本优势。招标采购的进行,能够使采购环节变得更加透明,这样在以往原材料采购过程中的走人情、攀关系的种种弊端就会被杜绝,供销商可以在更加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平合理的环境当中进行自由竞争,更加有利于采购企业对供应商真实实力进行了解并做出正确的细节决策,带来的好处就是企业成本的降低和平稳的供应保障。并且也可以避免采购过程中出现贪污腐败的情况,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招标采购可以使原材料的价值围绕供求关系进行变动,这样真正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吻合,既可以避免以往发生的不合理采购,又可以使因为原材料成本上升而给企业带来的压力进行二次转移,再次转移到社会身上,就使得采购企业从原材料的源头上降低了成本,促使企业的利润得到提高,无形当中增强了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2.2 进行价格审批和比价,专利原材料结独供物资的采购保证 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原料供销商为了抢占有限的市场份额,经常不顾法律的限制,采取一些违法的不正当手段,故意提高其采购价格,借此来牟取不合理的暴利。特别是对于一些专利产品和独特结构的原材料更加如此。长此以往,企业的采购成本就会变得越来越高,那么就很容易产生质量低下却价格偏高的产品,一旦这样的产品投入到市场当中,必然会给企业的声誉和经济带来不良的种种影响。所以,企业一定要对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进行认真切实的监管,健全与企业自身相符合的价值体系,建立起价格管理委员会,来对采购之前的市场询价、事中价格审批、事后考核的工作进行全权负责。同时,价格审批的所有环节要做到互相制约,想要完成一笔采购业务的审批工作,一定要做到自下而上的整套审批工作,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以。
2.3 加强战略合作,形成规模和结构的成本优势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的汹汹来袭,企业的经营方法照比从前要不断进行更新和改革,才能够面对新的市场、新的需要。在这里面,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跨越传统企业边界,强调企业内部的卓越发展能力,继而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将企业与企业进行联系,培养企业的协作能力和核心能力,这样在市场竞争当中才能够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企业之间为了追求资源上的互补,提升自身市场竞争优势规避风险而自发形成的准市场协调组织。这样就使企业和企业之间不仅仅是淡出的市场关系,也不是简单的一体化关系,而是一种类似于战略联盟的准一体化组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贸易关系。形成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双方共同享用有效的资源,一并向前发展,实现战略合作上的“双赢”目标。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对供应商系统进行实地考察,,并且根据自身所需原材料的特点与稳定的供销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并保持一定的数量比例,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市场风险,从采购的规模和渠道结构上降低了成本,使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 3 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原材料质量和成本的控制
相对于上规模的生产型企业来说,各种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都有一定阶段企业内部流程,为了这个过程的管理与顺行,都会涉及到极为繁杂的一些数据和报表。如果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必然会出现难以收集和整理的庞大数据,处理起来工作量很大,人工处理无法在及时、准确地计算出相关的数据,对各项决策工作带来不便,影响工作效率,增加了成本,甚至出现由于计算失误而造成一定的生产影响和经济损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以,企业需要建立起反应迅速的原材料收、发、存管理系统,无论是需要掌握库存情况还是使用情况,或者对前申的采购工作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并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这样就实现了原材料在企业内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原材料管理的信息化,也就是要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利用起来,将传统的采购、仓储等原材料流程环节全部借助计算机系统来完成,实现信息采集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原材料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原材料管理能力。所以,借助信息化来对企业物流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那么,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一套效果显著的供应管理系统软件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部分钢铁企业已经根据自身的需要开发出了原材料采购比质比价管理系统以及进销存处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覆盖到全部部门当中的主要业务人员,进行人机协调,可以将人工处理与计算机处理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综合管理信息的模式,可完成原材料采购供应活动中招标、合同的手续管理工作,为相关的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工作当中所需要的信息,便于管理人员根据这些信息定下最终的决策。比质比价管理系统可以使主要业务实现计算机化管理,达到了如下目标:①建立起照比从前更为高效、更为透明的监控体系,可以对整个采购过程进行监控,这样原本独立于企业外采购活动就会被吸纳到企业的日程管理当中。②在采购过程当中实现了分级管理和分权管理,各级管理者、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权限得到了明显的划分。③采购材料的多少变为由生产计划所决定,这样就使采购数量生产计划得以紧密联系在一起,避免出现采购过剩和采购数量不够的情况。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计算机控制机制,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在采购过程中道道降低成本的目的,运用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形成监督保障体系。所以,完善的信息化数据管理体系也是现代化企业采购供应中提高对原材料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必备技术手段。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不要把关注的重点局限起来,仅仅去对生产的过程和企业的效益进行关联,为了生存和发展也要把视线放到采购供应工作中原材料质量和成本上面。只有做好原材料采购供应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才能为企业生产出来具有可靠质量和充分竞争力的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正宇,鞠远萍,勾频.供应链模式下制造企业选择供应商的模糊方法[J].中国市场,2007(23).
[2]徐芳,曾德高.现代企业采购管理[J].物流科技,2006(09).
[3]黄菊.制造业供销商绩效评价方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6). [4]张立平.原材料采购成本与库房的控制[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7(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