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对策
摘 要: 随着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使得大学毕业生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日趋突显,对于就业困难大学生,政府、社会、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促进他们充分就业。
关键词: 就业困难大学生 帮扶对策
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而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条件限制及社会的漠视,其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一、就业困难大学生的表现类型
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或是因自身条件限制得不到用人单位的录用,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困难处境,我们把其统称为就业困难大学生,主要表现为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生理缺陷、心理障碍、性别特点、专业结构、学习能力、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实际就业困难的毕业生。
(1)家庭经济困难型,主要指那些来自偏远省份、山区或是农村贫困家庭、城镇低保、单亲或孤儿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习期间,他们在改善学习条件,发展和完善自我能力与素质时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求职过程中又限于择业成本,无法跑更多更远的地方,参加更多的招聘会,使他们在择业信息和择业范围上处于劣势。据资料显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总数高达400多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至25%,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总数的8%至10%。
(2)生理条件欠缺型,主要是指外在形象欠佳或者存在某种生理缺陷的学生。据统计,很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都对形象有明确要求,尤其是服务行业和企业的对外部门,对身高、五官、气质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无疑把一些能力强、素质高但自身外在条件一般的学生拒之门外。这些设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的门槛。同时,随着高职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形势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招聘单位对一般岗位也提出了外貌方面的要求,使得这部分学生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加剧。
(3)心理弱势型,主要是指因缺乏自信、焦虑、怯懦等害怕就业竞争,缺乏就业主动性,或职业期望值过高,就业时屡屡失败而产生畏难情绪的学生。一些大学生由于自身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差,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畏惧退缩,特别是求职失败后,更加封闭自我,加之无法自我调适,使自卑心理更加严重,甚至丧失就业的信心。还有一部分成绩优秀、专业突出的学生,过分抬高就业期望值,在就业过程中希望一步到位,非大城市不去,非高薪不就,致使屡屡碰壁,从而引发消极就业心理。
(4)性别特点型,主要指由于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时偏向招收男性学生,从而造成女性学生就业难,使部分女性学生成为就业困难群体。由于传统观念、岗位特点以及部分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很多单位在用人上更倾向于招收男性毕业生,而且在招聘过程中对性别提出了明确要求,使得女性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选择面大大少于男性毕业生。
(5)结构劣势型,主要是指由于专业设置不合理和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造成结构性失业的毕业生群体。随着高校的扩招,许多高职院校盲目扩大规模,尤其是对于热门专业,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同时,由于学生培养有较长的周期,致使学生毕业时原来的热门专业变成了冷门,社会需求量减少。另外,由于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合理,不愿意去中西部和偏远地区就业,使这部分地区出现较大的人才缺口。这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无疑增加了难度,形成了结构性失业。
(6)成绩弱势型,主要是指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在就业中失去竞争优势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一个学生的印象,因为学习成绩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些学生专业成绩较差,甚至因为学分未修满而拿不到毕业证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就业竞争力。
(7)性格弱势型,主要是指由于自身性格原因而削弱其就业竞争力的学生。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不善推销自己、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缺乏大学生应有的朝气和魄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往往不受用人单位青睐。
(8)社会关系型,主要指缺少家庭、亲戚、朋友等的帮助和支持而难于就业的学生。社会关系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关系来找到合适的工作是实现就业的重要保障。有些学生由于在异地就业,缺乏家庭、朋友的支持,或者家庭社会关系少,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少,从而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有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是在家人和朋友推荐下找到合适工作的。
三、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对策
基于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就业困难,如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就业能力,并对其采取有效的帮扶措施,应该越来越受到整个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的重视。
(一) 政府
1、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各省级主管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鼓励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有关政策,积极为中小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搭建平台,充分发挥
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就业;积极拓展服务外包领域,进一步扩大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规模。
2、认真开展就业失业登记。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规定,为已就业高校毕业生免费办理就业登记,并按规定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就业登记办法,建立就业登记与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费缴纳联动机制,维护劳动者就业权益。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办理失业登记,并纳入户籍所在地失业人员统一管理,落实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3、重点帮扶,对特殊困难群体实施有效的就业援助。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各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安置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将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就业援助体系,建立专门台账,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和重点帮扶,并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或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要高度重视大城市聚居地长时间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女性、残疾人和少数民族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制定实施专门的就业扶持政策。各级人社部门要对城镇特困职工家庭、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及“零就业家庭”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户逐人登记,优先安排就业见习,优先给予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优先帮助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和享受规定贴息,并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在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时免收报名费和体检费。对各类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要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岗位,并按照面向基层、面向一线、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原则,帮助落实就业单位,做到发现一个,解决一个。
(二)用人单位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促使一部分大学生成为困难群体很大程度上是由用人单位的歧视造成的。为此,用人单位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用人观,抛除性别、学校名气、学历等方面的偏见,积极接受毕业生,广纳贤才,根据本单位实际需求来实现最佳人职匹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应才是用”。选拔人才以经济实用为原则,调整需求门槛,节约用人成本,给每一位应聘的大学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三)高校
高校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毕业生更具市场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间的顺利接轨。
1、进一步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教育,通过举办形势宣讲会、典型报告会、党团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毕业生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到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增长才干。要积极引导和配合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 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如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意识等,用人单位通常认为这些学生往往能更快进入工
作状态,减少适应时间。高校一方面要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学生读书节、科技文化节、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辅导。据权威部门统计表明,目前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其中存在心理障碍的大约有10%以上,这个数字给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敲响了警钟。与顺利就业学生相比高校中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较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首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其次要引导大学生保持正常的心态。鼓励大学生自立自强,敢于竞争,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和抗干扰的能力。第三要教会大学生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自我转移、适度宣泄、降低感受性、自我慰藉和松驰练习等,达到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冲突、超越自我的目的。
(四)毕业生
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认清就业形势,客观地分析自我,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确立适当的就业期望值。同时,还要主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就业技巧,拓宽就业渠道,以创业带动就业,并要及时调整就业心理,保持平常心态,不因一时的就业困难和就业挫折而悲观失望,要学会在困难和挫折中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总之,在大学生就业中,不论是政府、用人单位,还是高校、毕业生自己要转变观念,群策群力,既有针对性又多方位的采取帮扶措施,切实拓宽就业渠道,共同解决好毕业生特
别是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真正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黄光云.高校弱势群体及扶助对策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5(1) .
[2] 吴支奎、张冬梅.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就业歧视”现象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5 (11).
[3]李伯枫,张戈,邢希娜.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透视及扶植途径[J].现代企业教育,2007(14).
[4] 张红鑫.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实现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7(8).
[5]余平.高职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200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