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标准体系建设
微电网在全国范围发展迅速,亟需标准化工作给予技术支撑和规范。微电网改变了电力系统在中低压层面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与微电网的电网运营企业和设备供应商们熟悉的传统原则受到挑战。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标准化工作支撑,很多时候我们一些供电原则、保护原则等受到挑战,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标准化工作的支撑,必须要有国标才方便管理层面,甚至政府、法院认可的程度。
微电网的标准体系急需统一的规划和顶层设计,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涉及发电、电网、用户等多个领域,系统复杂性突出。需要将微电网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单元,对相关技术领域开展系统分析。对不同应用场景下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功能进行定位和系统边界区分。从系统的角度辨识标准缺失和可能出现的重复甚至矛盾的地方,识别亟需制定的标准,制定微电网标准化路线图和标准体系。这是我们标委会在做的工作。
目前定的标准,包括微网建模及仿真、微网并网、微源接入微网、微网规划设计、微
网运行特性测试、微网调试及验收、微网运行维护、微网内发电侧管理、微网内需求侧管理、微网内储能管理、微网保护、微网信息与通讯、微网监控系统功能、微网黑启动、微网运行评价。在标准领域都有很多工作急需要做,没有这些标准支撑很难形成大规模网站化推广。
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以及展望,中国在IEC先后发起成立adhocG53微电网特别工作组和IECSEG6微电网系统评估组,这个组的使命2019年年底已经完成了,制定IEC在微电网领域的战略规划。目前微网标准的现国家标准层面,微电网领域6项,行业标准微电网领域4项。微电网标准体系的研究和编制,内容涵盖微电网的规划设计、调试验收、并网测试、运行控制等内容。
目前的挑战是并网电压等级升高,电网公司希望微网控制10千伏及以下,我们和国家能源局不停博弈,基本上现在的标准我们还是比较认可的。微网的电压等级在35KV及以下是比较合理的规模,确实要应对分布式电源渗透率不断提高,早期做的微网还是常规电源和常规负荷比较多,随着分布式电源不断提高,微网协调控制能力和微网预测都遇到很大的问题,以前一个台区光伏装机比较少,构建储能微网比较简单,但是随着光伏装机
容量扩大,新能源的波动对微网和配网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我们相应的研发工作还是要持续跟上,才能保证微网大规模发展,给电网安全性提出有效应对。
电力体制改革,现在不光是合同能源管理,还有市场放开,唯一能够利用的平台就是微电网和微电网群,光靠分布式发电或者储能只是一种能量的调度或者产生的形式,不能构成收益的平台,微网或者微网群是更好的运营优化管理,最基础的基础平台和装备平台,这是离不开的。微电网建设提到国家的战略日程,能源局、发改委也发布了很多的标准,虽然这些东西每个指导意见,对产业的影响不大,但是逐步的有日积月累的效应,总会让新能源的时代加速到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