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 菩 企业发展战略构想 田晓洁 摘要:2009年12月张德江副总理在交通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长江等内河航道,对内河航道建设提出 了若干指示,我国的内河航运行业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作为内河航运行业的主体,内河航运企业应该 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行业的机遇和威胁,从而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制定出自己的发展战略,实现自 身的发展壮大。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将对以上问题做一些粗浅分析,以期对相关单位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内河航运企业优势机遇发展战略 内河航运优势 很激烈,便于抓住历史契机,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从而获 得自身发展。 我国内河航运资源丰富,具备天然的通航条件。我国 内河通航里程12.3万公里,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淮 存在的劣势 河、黑龙江等水系和京杭运河,可以通航1000吨级以上船 1.来自行业的 舶的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8600多公里。拥有内河港13 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主要体现在高等级航道 ]300多个,泊位3.1万个;内河运输船舶19.6万艘,4481 比重低、运力分布不均衡。我国内河航道里程虽然达到了 万净载重吨,86万客位。其中,长江是我国内河水运最发 13.3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但是,航道等级仍然偏低,四 达、运输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忙的通航河流。 级以上的高等级航道仅占总里程的11_3%,航道的通过能 内河运输本身也具有一些固有优势:安全,尤其是对 力、整治标准、渠化程度还需要提高。同时,我国的航道 于危险品运输来说,水运使得危险品远离居民生活中心; 运力分布也极不均衡。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占了我国 运输效率高,内河航运可以同时运输大量的货物,航道中 航道运力的八成以上;上规模的内河港口偏少,且内河码 基本不会出现公路上拥堵的状况,且运输成本低,在内河 头泊位的吨位结构不合理:目前,3万多个生产性泊位中 航运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美国等国家,内河水运每千吨公 靠泊500吨级以上船舶的泊位仅占15%。缺少大型的泊位; 里成本仅为铁路的]/4—115;能耗低,对环境友好,据美 码头功能结构不合理,杂货泊位比例大且部分港El能力有 国运输部统计,卡车的能源消耗为内河船舶的10倍,火车 余,专业化的集装箱、散货泊位短缺、能力严重不足。船 的能源消耗为内河船舶的2倍。另外,水运产生的噪音、 舶总运力相对过剩,但技术状态好的大吨位、标准化和专 震动、灰尘污染特别是在城市地区要比公路、铁路运输少; 业化船舶少,杂货船居多。 占用耕地少,相比公路、铁路,内河航道更多依靠天然河 内河航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不能适应运 道和历史上形成的人工河道而建设,有利于缓解目前紧缺 输市场发展的需要。另外,航运信息化管理、水平也不高。 的土地资源状况。 德国政府在主要内河航段均建设了交管系统,利用现代化 我国目前的内河航运企业,多为小型企业,竞争不是 手段保证了内河航道的畅通。德国联邦交通部还开发了航 22 CWT中国水运2Ol0・2 运电子信息网站,实现了航道动态、船舶定位等的信息交 流和对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全面提高了内河航道的通过能 力并降低了运输成本。 内河航运行业管理混乱。内河航运市场通常又要涉及 多个管理部门,如航道、港口、交通、海事、海关、水利、 税务等职能部门,多头管理的结果就是无人管理。另外就 是地区封锁,相互恶性竞争腹地资源,导致行政区划与内 河流域经济成为一对难以逾越的矛盾,造成许多问题的解 决与推进都存在相当难度。 2.来自企业的 安全隐患是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安全是水运企 业的根本,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导致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而不惜放弃安全考虑。内在的原因有:1)由于航运企业规 模小、效益低,员工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原因导致 船员素质低、流动性大,安全意识淡薄。有些企业甚至弄 虚作假导致船舶配备人员不足带来安全隐患,还有一些船 舶驾驶员凭经验开船,连航海图都不会看,这些无形中都 会造成水运事故的发生。2)船舶严重超载或船舶技术状况 差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外在的原因主要是经营者与管理者 相脱节、利益与责任相分离。运输企业只收取管理费而不 参与船舶管理, “挂而不管”使水上安全监管成为盲区。 经营成本高。有些内河航运船舶空载率较高,约在 50%左右,上下航行货物运输需求很不平衡,回程货少, 能源利用率低,影响企业的效益。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 实载率低的问题会不断摊薄企业利润。而这些内河航运企 业低水平的营运方式,导致无序的低价竞争愈演愈烈,运 输价格与运输成本难成正比。另外, “九八佬”、“船贩 子”的存在无形中也抬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服务意识不强,集约化程度低。除了中外运、中远、 中海这样的已有多年涉外经营经验的企业,其他企业在观 念上还较落后,对客户需求不够重视,灵活性差,服务质 量较差,运作效率不是很高。另外内河运输企业规模偏小, 平均运距短,运输效率低、环节多,因而我国内河航运 企业缺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规模经济效益不能发挥, 缺乏竞争力。 行业竞争带来的威胁 1.铁路对内河运输的影响 中国铁路具有规划成网、平均运行速度快、客运量大、 全天候运行等主要特点,运行一般不受气候、地形等自然 条件的影响。以六次大提速和大规模客运专线建设为标志。 我国铁路开始进入“高速化”时代,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在综合运输网中的地位继续得到 巩固和加强,水运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强。 2.公路对内河运输的影响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性较大,连续性较强,适合于中、 短途客运和高档工农业产品的运输,在地势崎岖、人烟稀 少、铁路和水运不发达的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公路为主 要运输方式。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速度加快,路网密度 不断增加,高等级公路里程逐渐延长。公路因其快捷、便 栏目编辑:叶红玲 经 营 利,可实现门到门运输的优势,获得了飞速发展。随着国 民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公路运输已经由作为其 他运输方式的补充逐步过渡为交通运输的主力,成为水路、 铁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既给我国内河运输发展带来机 遇,同时也给内河运输发展增加了压力。 发展机遇 1.内河航道建设得到国务院和交通部的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12月12 Et在湖北武汉出席内河航运发展座谈会。张德江副总理充 分肯定了我国内河航运发展取得的成绩并指出: “发展内 河航运具有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优势和继续发展的 潜在优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内河航运发展摆在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坚持科学规划,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加大投入力度,坚持 加快建设步伐;以航道、港口和船型标准化建设为重点, 以干流发展带动支流发展,以内河航运发展带动流域地区 的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内河航运与公路、铁路、民航、管 道等运输方式发展相协调,统筹内河航运与水利、水电、 环保建设相衔接;努力实现内河航运畅通、高效、平安、 绿色。” “一要抓紧制定“十二五”时期内河航运发展规划,研 究采取支持内河航运发展的政策措施。二要鼓励引导社会 资金投入,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重点加快航道等基 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内河通航条件。三要加快科技进步, 提高船型标准化、港口等航运建设的科技含量,提高现代 化、信息化水平。四要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内河航运与综 合运输体系、流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增强综合运输服 务能力。五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 快内河航运应急和救助体系建设,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建 设平安绿色水上通道。六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发展合力,为内河航 运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我国的经济发展向好 我国的经济繁荣发展,运输量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内 河航运业面临着无限的机遇。 发展构想 在分析了内河航运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内河航 运企业所面临的行业威胁、机遇后,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构 想: 对于行业而言,需要加大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尤 其是高等级航道的建设,均衡航道运力分布,加强内河航 运信息化建设,健全内河航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理清各部门职责,规范我国内河航运市场。 对于企业而言,要抓住当前的大好机遇,提高服务意 识,增强安全意识,充分发展自身运量大、成本低、能耗 小、污染少的优势,与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形成互补, 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在经济繁荣的大好形 势下实现自身发展。 CV\,1_中国水运2010・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