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务独立化、社会化为一种经营业务,才能称其为物流产 业。因此,相对于物流企业来讲,物流产业跨出了单个经营主体 的狭隘约束,泛指一类物流企业集聚而成的企业群。 从物流产业的定义,不难看出物流产业涉及到的不仅仅是 服务性行业,只要跟物流活动有关的行业行为,都被纳入物流产 业的运作范畴。综合所涉及行业的共同特点,物流产业具有典型 的基础特性,也就是说物流产业链下具体业务的实施必须依托 交通基础设施和系统的物流装备,而且物流产业本身的服务行 业特性决定了其通过时空属性改变来实现商品价值的转移,也 就是具有服务性,在商品转移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多个行业和生 产、服务、流通部门,体现为它的综合性。 2.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 展的地理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由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地 理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产性综合体,属于具有特定结构和 功能的经济系统。它不仅受制于地区性的自然资源禀赋,更重要 的是与投入资金、劳动密集程度、技术先进度等社会因素密切相 关。随着绿色经济生活观念的深人人心,考察一个区域的经济效 果,也不能只定位于单纯的经济指标数据上,需要考虑社会整体 效益以及地区性的生态效益,这样构成的区域经济才是较为完 整的一个主体,但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又决定了物流产 业发展起初对环境的较小依赖度,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对 环境这方面不予考虑。 区域物流,泛指区域经济中的物流产业,属于宏观范畴的概 念。现代经济体系下的区域物流更多的侧重于区域内部从供应 方到需求方的商品或服务的运输与集散的一体化,它以特定区 二、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1.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内向关联。(1)物流产业影响区域 经济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 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物流产业具有深入所有 行业的便利性,高度集中的物流产业能够有效快速培育区域内 部重点行业的经济增长极,通过这种区域内的扩散效应,影响和 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最终很好的刺激经济的增长。据 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物流产业规模为9 000亿美元,占美国 GDP的10%以上,而十年之前其物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就已 经高达9.9%。另一组数据显示,近20年之内,13本物流业每增 长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增加1%。 不仅如此,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最大化提高物流活动效率, 进而减少生产、流通过程中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单位的运营效 率,通过改善物流环境较好的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高 度专业化、规模化的物流产业涉及到许多行业,具有极强的产业 关联和带动效应。物流产业对与区域经济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对 产业关联的推动作用,还有助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良好的物流 产业带动其他产业间的资源流动,降低生产流通中的交易成本, 形成稳定的适合本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经济结构状况。 (2)区域经济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物流产业发展,当然离不 开区域经济的配合,区域经济决定了物流产业所能最终达到的 水平,一个经济水平较低的区域经济体,很难发展起较为成熟的 物流产业链条。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 础和衡量标准,任何物流产业的集聚和复合,都必须依托于本地 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完善的区域经济,很大程度上拥有较强 005/大陆桥视野 -经济论坛/JING JI LUNTAN 的区域竞争力,内部的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水平都较为领先,可 以为融入各行业的物流产业做好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区域经 模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物流业务量,繁忙的运输业务,大额的订 型物流企业有些这些方面的成绩,但效果也不十分明显,因为物 流产业最终还是要面对具体的消费群体,这样的复杂流程和过 2.地区差异较大,第三方物流水平层次不齐。据统计,欧洲目 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且其需 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不仅如此,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呈现非 常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更减缓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普及性。 (1)东西部差距逐步加大。由于历史及地区分布的原因,我 济的规模同样决定着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较大的经济规 长的服务产业链,难以保证服务水平的高质量。 单,高效及时的配送服务等等。也只有规模巨大的区域经济体, 有效率。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物流产业 的运转,进而影响到其最终的物流产业绩效。 2.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外向关联。本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产生较高的效益,才能将本区域的物流环境整治的井井有条,更 求仍在增长,而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占比相比较发达 与物流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是体现在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 的内在相关性。然而,区域经济体的存在,客观上产生了区域经 济体之间的物流产业活动,这种相关性对于物流产业具有不可 忽视的影响作用。区域间的经济活动,体现在物流产业间,就表 现为区域之间物流业务带来的资金流、商品流以及信息流的传 递与运转。根据区域的相互依赖理论,地区之问的经济、社会发 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彼此紧密相连的。一方面,物流产业水平 可以反映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外向关联特征,反映区域间的经济 来往密切程度,体现区域间的依赖和贡献度;另一方面,区域经 济体之间的密切关联,必定会加快当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经济 要发展,生产、流通市场是发展的基石,区域问的经济依靠水平 加大,必定利于物流产业的集聚以及复合性发展。 三、当前各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上述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内向关联与外向关联的分 析,我们知道要发展地区经济必须重视对于地方物流产业的培 育与引导,也需要能够明确各区域发展过程中物流产业面临的 问题和发展的现状。当前经济环境下,物流产业在各区域都取得 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东部沿海地 区,物流创造的GDP占据总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必 须重视各区域中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1.物流企业规模小,综合服务能力较差。物流产业,是一个典 型的集聚型产业,需要产业间的集聚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但是 从当前我国各重点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状况来看,物流产业的集 聚水平都是不高的,只是建立在简单的运输对接、仓储聚集、共 同包装、互助配送基础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有机统一。而且这其 中又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体,虽然物流要素都已分割在各部门、 各领域,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一系列物流活动还主要是 依靠本企业内部来实施,没有具体的分工细化,没有高度的专业 化操作,必定加剧内部实施的运转成本。据统计局数据,在我国目 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比重的10%不到,而 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约为40%,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 占GDP的20%,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成本明显处于较高的不经 济水平。 除此之外,中小物流企业形式上的集聚不能达到规模上的 效益共享、成本共担,而且大量中小物流企业的存在,使得区域 内物流产业的综合服务能力水平较低,大部分物流企业都难以 脱身于物流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不能将更多的资金、时间、技术、 人才应用于本区域或区域间物流服务的建设上,只有少数的大 大陆桥视野/006 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由区域经 济与物流产业的内生关联性,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产 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 展,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 水平差距也有拉大的趋势。这样的经济背景,便产生了物流发展 的区域性差异,尤其表现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方面。东部的物流 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中西部,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密集程度及实施 效率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开始向专业化的细分工过渡。而经 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第三方物流带来的产值比重仍旧较低,更 多的是以物流企业自身为基础的产值创造,这样相比于东部,第 三方物流的水平差距呈现逐步加大的趋势。 (2)各区域内部差距显著。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于本区域 经济发展水平的依靠较深,必须是足够规模基础上才能产生的 专业性分工。在这方面,尽管东、中、西部差距加大,但就某个区 域内部而言,存在的差距也是十分明显。比如东部地区的沪宁杭 经济区,第三方物流水平居于全国最优。而位于山东南部和江苏 北部的淮海经济区的第三方物流水平则相形见绌,无论是绝对 额还是所占份额,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呈逐步加大之势。 3.区域性物流信息系统缺失,宏观调控能力不强。物流产业 的各个环节之中,除去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等,只剩下信息平 台的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物流业的灵魂,单一的物流企业很 难具有用现代物流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但是区域性的物 流产业便可以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来进行运作。但正是由于 区域经济的差异,也产生了对于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差异,较为 发达或者成熟的区域经济体,能够建设成物流信息系统,但在全 国来看还属于极少数。大部分区域体都没有专门对于物流信息 的专业化建设平台,这也就决定了区域内部或者区域之间进行 宏观调控把握物流产业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 四、发展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 我们明确了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必须找到途径来解决问题改善现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物 流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及催化作用,真正引导区域经 济走向稳定发展的增长之路。 1.壮大物流产业,形成区域集群效应。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 的密切关系,表明了物流产业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必须毫不犹豫的着力壮大物流产业,着力引导物流企业的集聚, 向更有效率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国家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拥有 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关部门必须积极负责起来,制定更适合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