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践教学让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活起来”

2020-02-15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2020年08期总第589期新一代NewGeneration职业教育G*实践教学让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活起来”卢梦云王剑武(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红河661100)摘要:结合国家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要求,针对本院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利用好校内校外两个实践平台,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立德树人水平。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活起来关键词:习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重视思政教育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明确了高校思政课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由原来的知识传授、理论教育过程深化为能力提升、价值认同和信仰坚定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知、情、意、信、行统一起来,使高校思政课真正活起来。按这一要求,我院思政课程要加强实践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教学育人长效机制方案,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本文从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内容和形式、组织实施、要求、实践项目、成绩评定等方面来开展实践教学。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了适应全面推进“立德树人”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据统一教学计划的规定,思政课程除必须完成课堂教学的学时外,还安排了相应的学时用于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去熟悉历史、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党情,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加深理解,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自觉性,锻炼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教学内容与形式,主要由任课教师根据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选择一系列实践学习的项目。项目要突出课程教学的重点,体现课程教学的目的、要求,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自行选择项目。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实践教学形式,要具有可操作性、具体、务实,避免大而空或流于形式;校内校外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可以点面结合,班级集中开展和分小组开展等形式。三、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所有学习思政课的学生,都必须参加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实践教学活动。思政各个教研室为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单位,负责思政课教学计划中有关实践教学内容的修订、落实,组织实践教学的学期开课计划,审批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检查、指导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审核实践教学的经费使用,总结评比实践教学的效果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为实践教学的直接实施人,具体组织实施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活动,评定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等。四、实践教学的要求(一)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在每次实践教学前要有教学方案,明确本次实践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认真组织,亲身实践,抓好重点,指导全面,保证每次活动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帮助学生自己组织、自主活动,调动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座谈研讨等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及时评阅学生的调查报告、小论文或学习心得体会,并结合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评定每个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二)对学生的要求要重视实践教学,在正式实践前并作必要的资料准备工作;实践中,服从老师的统一安排和指挥,遵章守纪,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参加实践学习。积极参加小组、班级或全校的研讨交流活动。五、实践教学平台课内实践:(一)新闻述评学生把握时代脉搏,了解当今世界,激发爱国之情,确立报国之志,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鼓励大学生不断学习与思索,增强自身政治素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中华之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要求学生以时事叙述、评论,或PPT讲解,或时事辩论等形式进行,时间由任课老师确定。根据主题内容、语言表达、仪表仪态、临场表现来评定成绩。(二)影视教育电影凭借其生动、形象、鲜明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将电影有效融入到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影视作品的积极引导和教育功能,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教材,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且是提升校园文化的主体,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一种有效手段。要求学生观影后每人撰写影片观影感一篇,不少于1000字:(三)好书分享引导和鼓励同学们走进图书馆,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建设书香校园。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感悟人生,享受生活,开拓视野,提高人文素质,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求学生围绕增强文化素养,培养高尚情操,拓宽学生知识面,分享阅读体会,介绍阅读方法,赏析优秀作品。(四)自选项目自选项目旨在发挥学生爱好特长,彰显个性特征,进一步将“高大上”的思政课“接地气”,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基金项目:本文是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对策研究》,立项编号:AFSZ19028,阶段性成果。NewGeneration112020年08期总第589期新一代NewGeneration职业教育G思”。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实践,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老师可根据各自教学情况适时安排,在课内自主选择实践项目。可采取辩论赛、演讲比赛、模拟法庭、模拟面试、文艺汇演、“百家讲坛”、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美丽家乡”主题展示会等方式,学生根据项目内每人撰写一篇总结或心得。课外实践:(一)社会调查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通过社会调查形式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可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调查,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奉献社会、服务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形成创新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建设人才。(二)现场教学利用校内有效资源或通过校史馆、西南联大遗址、敬老院、烈士陵园、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进行现场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时代精神、奉献精神、民族精神等教育,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要求该实践教学具体实施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任选场地进行,时间由任课老师确定。学生根据项目内每人撰写一篇总结或心得。(三)聆听讲座对于人才培养和教育而言,丰富多彩的讲座是不可忽视的培养和塑造手段。讲座能给大学生以切实的人生指导,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大学生开阔知识视野,发掘学术兴趣和增强学术功底的第二通道,并能广泛涉猎各个学科领域,对于优化学术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放宽学生的眼界,甚至可能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每一场新奇的讲座,都有可能是学生人生中的一块新大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在校内自主选择,聆听一次讲座并撰写体会。(四)自选项目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课外实践的形式多样,能使每位学生每位学生根据自已的特长和兴趣参与,培养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在课外自主选择实践项目。学生根据项目内容每人撰写一篇总结或心得。六、成绩评定学生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的活动情况,对大学生德育考评的重要指标,作为学生党员发展、学生干部选拔和培养、“三好学生”评比的重要考察依据。实践教学成绩评定采用100分记分制度,并按30%的比例与学生课堂成绩共同计入该课程的总成绩。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把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结合起来,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专业、课程、现实、学生结合起来,让思政课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成为为学生毕生难忘、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参考文献:[1]实践教学让高校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J].中国教育新闻网.2018.11.21.[2]陈向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探索[J].鸡西大学学报.2018.09.[3]徐文.毛志雄等.思政课实践指导[M].科学出版社.2016.08(上接第10页)的相似性产生观念的偏差,将一种观念误认为另一种观念。心灵能够随意刺激起任何观念,每当它把元气送到大脑储存观念的那片区域时,如果元气能够流入适当的大脑痕迹,就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那个观念。但是,元气的运动往往是间接的,而且有偏差,会流入邻接的大脑痕迹中,于是不能显现那个我们本来所需要的观念,而显现出其他关联的观念。最后,根据以上关于我们心灵的缺陷,休谟对关于真空观念存在的三种证明予以驳斥。第一,因为心灵会欺骗我们,总会将一个类似的观念呈现出来,引起我们判断的错误,所以关于真空观念的争论并不能证明真空观念本身的真实性。第二,当一个原本充实的空间内的每样东西都被消灭了,其内部“只是那不成为感官的对象的空气”,这给予视觉和触觉以“虚构的距离”而形成一种类似于空间的观念。第三,物体运动所处的真空只是我们的一种设想。此外,休谟批判了“有一个不包含任何变化的存在物的时间的观念”(认为不变的对象存在变化)这一观点。他首先断言这种观念是虚构的,因为不能说明其对应的印象的存在。同时,他指出了我们对一个不变对象有一种持续观念的原因。我们心中存在一种持续的知觉,所以时间观念永远存在于我们心中。当我们把时间观念运用于分阶段屡次出现的对象时,就会误认为这个对象区分了每一个刹那。我们以为那个对象这次出现和下次出现同知觉的接续一样发生着持续的变化。换言之,我们误认为那个对象前后出现之间的间隔存在一种持续的变化,这种虚设的变化类似于“感官所明显地看到的那种接续”,于是我们对这个不变的对象产生了一种时间或持续的观念。五、结语休谟的时空观根本上反映了他的经验主义的基本立场,将时间和空间观念化,指出时空是印象的排列组合的呈现状态。以此次为前提,休谟对传统的时空观展开了批判,分别揭露了时空的无限可分性、真空观念和伪时间观念产生的理论根源。本质上,传统的时空观存在的“谬误”是由于人类的认识能力本身造成的。由于人类的认识来源于印象,而从印象形成观念的过程中,人类会因为对象的相似性而出现观念上的混淆。具体说来,关于时空的无限可分性的证明都是基于观念的假设,真空观念和伪时间观念的产生是由于心灵的缺陷。值得一提的是,正因为休谟站在经验论的立场讨论时空问题,其研究仅仅限于经验或观念,而对时间或空间本身的考察就难免自圆其说。这一问题集中表现他在批判时空的无限可分性的题目上,即混淆了事实的可能和观念的可能。这一矛盾或困难在根本上也反映了认识论上主体与客体的矛盾问题,对于该问题的解决也将哲学推向了哲学的新阶段。参考文献:[1][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周晓亮.休谟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12NewGener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