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误诊误渔 9 年2月第2 鲞第2期 Clinical Misdiagnosis&Mistherapy,February 2008,Vo1.21,No.2 低回声团块,提示广泛血栓形成。普外科诊断为全身广泛静 脉血栓形成,建议住院治疗,患者因其经济困雕回当地医院 行溶栓等治疗。本次因患者出现腹胀不适及腹壁静脉曲张 细胞5.96×10 /L,中性粒细胞0.62。取右鼻翼痂下分泌物 行细菌培养,结果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生长。取右鼻翼外 侧痂皮下组织活检3次,前2次检查结果多以坏死组织为 主,第3次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鼻部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予以全身化疗、放疗,病情控制。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发生 于颌下、颈部、上下颌骨、上颌窦、舌根、软腭、牙龈及面颊部 等部位…,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恶性淋巴瘤占恶性淋巴瘤的 2个月再次入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入院后行腹部B超、 CT、MRI等检查均提示胰头癌,B超引导细针穿刺活检病理 检查确诊为胰腺癌,给予放、化疗及抗凝治疗,复查胰头占位 病变缩小,腹胀及双下肢肿胀较前减轻。但化疗后不久患者 即出现肝衰竭,1个月后死亡。 目前将癌症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因凝血和纤维蛋白溶 8%一27% 。鼻窦淋巴瘤一般因恶性淋巴瘤累及鼻窦所 致,CT检查表现为软组织肿物,早期无明显骨质破坏,酷似 鼻窦炎改变。临床表现也以全身淋巴瘤的表现为主,如低 热、全身淋巴结增大等,局部症状可出现一侧进行性鼻塞、流 脓涕或血涕等,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有时需多次取活检 。 缺少全身表现的鼻腔NHL早期容易误诊为感冒、鼻炎、 鼻窦炎等疾病。本例误诊原因如下:①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 现,不易与上颌窦病变相鉴别。②专科医生对本病缺乏足够 的认识,本例第1次住院时因无全身淋巴结增大,单纯以鼻 窦炎及鼻中隔偏曲诊断,误行局部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第2 次来院检查时鼻部症状未能缓解,又伴发全身表现,方引起 临床重视,经活检方确诊。③本例皮肤表面组织坏死并伴有 炎性反应,前2次病理活检均为非特异性炎症,第3次病理 检查方明确诊断,与邬旭等 报道相同,此可能与活检取材 不当有关。 参考文献: [1] 黄一容,严庆汉,石木兰,等.恶性淋巴瘤现代诊断进展与 治疗【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161—164. [2] Eisenbucl M.Oral Presentation in non—Hodjkin,s lymphoma:a review of thirty.one cases[J].Oral Surg,1983,56(2):152—153. [3] 张春晖,鹿萍,张鹏.鼻窦淋巴瘤误诊为鼻一鼻窦炎2例 [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6,20(1):96. [4] 邬旭,关庆捷,李芳,等.鼻腔鼻窦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9 例报告[J].实用癌症杂志,2003,18(2):205. (收稿时间:2007—10—23) 以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首发的胰腺癌 陈安 ,冯娟 ,杜锡林 (1.三原县中医院.陕西三原713800;2.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 院,西安710038) 关键词:胰腺肿瘤;血栓性静脉炎;误诊 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429(2008)02-0098一Ol 【病例】 男,59岁。因腹胀不适及腹壁静脉曲张入院。 既往有陈旧性脑梗死病史6个月。患者1年前因双下肢交 替肿痛2周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外科就诊。当时查 体:心肺未及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高度水肿。查 血癌胚抗原、癌抗原(CA)19—9均在正常范围,血浆及全血黏 度均增高;腹部B超及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双侧髂静 脉、股静脉腔内血流充盈差,门静脉、脾静脉间断性大小不等 ・98・ 解(纤溶)机制异常而出现的所有临床表现通称为Trousseau 综合征 。目前已发现多种肿瘤可并发血栓形成,据报道其 中胰腺癌高达66.7% 。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宿主对肿瘤细 胞的防御反应表现在凝血和纤溶系统,反应适当可限制肿瘤 的扩散,反应过强不仅导致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还可促 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及肿瘤组织血管形成。由于目前尚 不能预测癌症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尽管血栓栓塞现象 一直被认为是潜隐性肿瘤,尤其是未有血栓形成的其他危险 因素的癌症的先兆,但存在争议 。近几十年,综合治疗使 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但血栓栓塞发病率却较前明显增加, 成为癌症患者第二大常见死亡原因。不论血液系统肿瘤还 是实体肿瘤,在其发病过程中均涉及不同程度的凝血和纤溶 机制的异常,临床上可见到从慢性无症状的高凝状态至血栓 栓塞,甚至致命性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且特发性深静脉血 栓可以是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的首发临床表现,本例即是 以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为首发症状。本例特点:①老年男 性;②以全血黏度增高、反复游走性静脉血栓形成为首发症 状;③原发病灶隐匿;④抗凝溶栓治疗有效。 本病常规的预防策略尤为重要,需手术治疗的癌症患者 手术前后行预防性抗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肯 定 。本例由于诱发因素未能彻底清除,溶栓治疗有效,但 不久又复发,短期内死亡。因此建议对中老年在无外伤、手 术、长期卧床等诱发因素而发生的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多 部位反复发生者应尽早想到恶性肿瘤可能,以防延误诊治。 参考文献: [1]Levine M N,Lee A Y.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cancer patients[J].Semin Thromb Hemost,1999.25(2): 245—249. [2] 冯同琴.实用血栓病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5l一53. [3] Walsh McMonagle D,Green D、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in the management of Trousseaug syndrome[J].Cancer.1997, 80(4):649-655. [4] Kakkar A K,Williamson R C.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 embolisln in cancer patients[J].Semin Thromb Hemost, 1999.25(2):239—243. [5] 何天霖,曹贵松,景在平.等.胰腺癌患者术后血栓预防的 临床研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20(11):898-900 (收稿时间:2007一ll—l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