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2年高考真题—(四川卷)word详细答案解析版

2023-07-25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2012·四川卷(语文)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2012·四川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折(zhé)耗 绰(chuò)约 ..水泵(bènɡ) 流水淙(cónɡ)淙 ..B.募(mù)集 缜(zhěn)密 ..慰藉(jiè) 风驰电掣(chè) ..C.露(lòu)面 纤(xiān)细 ..抚恤(xù) 弦(xuán)外之音 ..D.栅(zhà)栏 蜷(juǎn)缩 ..款识(zhì) 敷衍塞(sè)责 ..

1.B [解析] 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方言地区(如四川)要留意方言与普通话读音的差异,如C项的“纤细”;要注意多音字、形似字、形声字等容易读错的字,如D项的“款识”。A.“折耗”应为“shé”。B.“弦外之音”应为“xián”。D.“蜷缩”应为“quán”。

2.[2012·四川卷]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讳疾忌医 微言大义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B.磬竹难书 两全其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掷地有声 曲意逢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至高无上 原形必露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C [解析] 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同音字、形似字和同音近义字容易写错,需结合字义、词义仔细辨识。如A项“万事俱备”的“俱”是“都”的意思,B项“罄竹难书”的“罄”是“尽,完”的意思,D项“原形毕露”的“毕”是“完全”的意思。A.应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应为“罄竹难书”。D.应为“原形毕露”。

3.[2012·四川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

第 1 页 共 16 页

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B.2011年8月,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成都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聆听了他的报告,会后我有幸向他垂询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 ..

C.一项对大学毕业生发展状况的调查表明,无论他们在校成绩多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将面临各种挑战,需要用勤奋、智慧与坚韧去应对。

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

3.C [解析]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词语需要从词义的轻重、范围、搭配习惯、附加色彩等方面进行辨析。A.如期而至: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的事情。安全事故是偶发事件,可改为“不期而遇”。B.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如“欢迎垂询”。询问别人可用“咨询”“询问”等。此项适用对象反了,属于敬谦失当。D.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不能形容歌声,属于用错对象。

4.[2012·四川卷]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近年来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纷纷购买、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希望以这种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

C.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D.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文艺汇演,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才多艺与创造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歌舞表现了民族团结和热情奔放。

4.B [解析] 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病句辨析可采用语感审读法、主干枝叶法、逻辑分析法等,留意标志词,如并列短语、介词关联词、否定词等。A.词序不当,“建造、设计、开发”三个词有先后顺序,应为“设计、开发、建造”。C.搭配不当,“植被覆盖率”与“十分严重”不能搭配,可将其删除。D.成分残缺,“表现了„„”缺宾语中心语,可改为“表现了民族团结的主题和青年才俊们热情奔放的活力”。

二、(9分,每小题3分)

第 2 页 共 16 页

[2012·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警惕汞污染

1953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怪病”,称为“水俣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而死。不久,陆续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步履蹒跚,手足麻痹乃至变形,神经错乱甚至死亡。后来发现,这不是传染病,而是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水俣湾一家化工厂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其中有的是甲基汞,有的是无机汞,而无机汞会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甲基汞的脂溶性非常强,可以在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并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细胞。公司和政府对水俣病的认定只考虑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症状,而这种症状与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所导致的症状不完全相同。因此,只有部分水俣病患者获得认定。

水体中汞污染是人类健康的隐患。因为水中的微量汞,经过水中食物链(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的逐级转移,在食物链顶级生物体内可以富集到数千至数十万倍。以美国金枪鱼罐头为例,1953年含汞量为0.08PPM①,到了2005年就增长至1.79 PPM。对以鳖鱼和鲸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法罗群岛居民的追踪调查发现,他们的血汞含量可能是全世界人群中最高的,达到6 PPM。鱼类体内的汞主要为甲基汞,其百分比随鱼龄增加而增加,一年生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为31%-35%,8-12年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为67%-100%。在一般情况下调查和监测鱼类的含汞量,对于了解水域汞污染程度十分必要。

目前全球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汞达2000吨/年。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够随空气团作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甚至一年。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会发生沉降,并在当地食物链生物体内聚积。由于汞的这种属性,它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性污染物,是除了温室气体外唯一一种对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

我国是汞生产和消费大国,十分重视汞污染防治研究。有研究表明:中国汞污染的健康影响途径与其他国家不同,不能照搬欧美研究成果评价中国汞污染情况,如在北美和北欧地区,某些鱼类体内的汞浓度具有一定的指标性意义,但我国贵州即使在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鱼体内汞含量却相对较低。另有研究发现:

第 3 页 共 16 页

汽车尾气中的汞进入到空气中后,可以被植物吸收,因此路旁植物中汞的含量要高于公园中的植物;北京市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煤和汽油燃烧的汞释放、化工厂的汞排放,贵阳市的汞污染原因则是土壤高汞背景值以及原煤汞含量高。

垃圾焚烧是汞污染的又一个主要来源。垃圾中的汞主要来自电池、体温计、日光灯等,如果能对含汞废弃物采取比一般生活垃圾更严格的处理措施,将有利于减少汞污染。

【注】 ①PPM:即百万分之一。

5.下列关于“水俣病”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和猫“水俣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是彼此却不会相互传染。 B.含有大量汞的工业废水的排入使水俣湾鱼虾体内含有甲基汞。 C.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体内的患者未被认定为“水俣病”患者。 D.所有的水俣病患者都具有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典型症状。

5.D [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科学类或论述类文章往往围绕某一新知识、新理论展开,因此文中出现贯穿全篇的重要概念(词语)也就顺理成章了。通读全文后,要对该词语(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以免出现偷换概念、以偏赅全、范围失当等问题。D.“所有”说法绝对化,且以偏赅全。根据原文第一段,直接接触甲基汞仅仅是水俣病病因中的一种。甲基汞或由无机汞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的甲基汞,会在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并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这部分患者就没有直接接触甲基汞。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中微量汞经过食物链逐级转移富集到数千倍时才会转变成为甲基汞。 B.鱼类体内富集的汞含量必定高于同一水域中的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 C.特定水域中一年生的鱼所含的汞没有达到31%时表明汞污染并不严重。 D.我国贵州即使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污染程度也不及北美和北欧地区。 6.B [解析]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筛选并整合信息,可先根据题干和选项肢,在原文找到相应的信息内容,再进行仔细比对,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以偏赅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A.偷换概念。根据原文第一、二段,水中的微量汞与甲基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机汞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就会生成甲基汞。微量汞能否转变为甲基

第 4 页 共 16 页

汞与它是否在食物链中逐级转移富集没有关联。C.无中生有且偷换概念。根据原文第二段,某特定水域中一年生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为31%-35%,原文没有提到它与汞污染的严重程度的关系,不能用鱼体内汞的含量来判定污染的严重程度。况且,它与汞污染是两个概念。D.偷换概念。根据原文倒数第2段,我国汞污染的健康影响途径不同于欧美。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中汞含量与植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B.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汞污染的主要来源存在差异。 C.直接焚烧含汞的废弃物会把汞排放到大气之中。 D.人类活动较少的北极上空大气中的汞浓度最低。

7.D [解析] 此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推断一定要在原文找到依据。要防止无中生有、混淆已然和未然、范围失当、张冠李戴、偷换概念等毛病。D.说法绝对化。汞污染除了有直接污染外,还有通过食物链、水体、空气等形成的间接污染。根据原文第三段,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作全球范围内的迁移,并沉降或富集。因此,D项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2012·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贺钦,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员,以戎籍隶辽之义州卫。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为学止于是耶?”取《近思录》读之,有省。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因亢早上章极谏,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求退。会陈献章被征.来京师,钦听其论学,叹曰:“至性不显,真理犹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即日上疏解官去,执弟子礼事献章。既别,肖其像事之。其学专读《五经》、《四书》、小学,期于反身实践,主敬以收放心。有来学者,辄辞之曰:“己尚未治,何以治人?”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如是者十余年,虽不出户庭,而达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

弘治改元,用阁臣荐,起为陕西右参议。玺书至而母适病死,乃上疏恳辞。.正德四年,太监刘瑾括辽东田,东人震恐思乱。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聚众劫.掠,顾相戒曰:“毋惊贺黄门。”钦闻之,往谕曰:“若等吾乡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窃为若等忧,镇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众初汹汹,至是知悔,罗拜

第 5 页 共 16 页

而泣呼曰:“吾父也,愿教之。”钦曰:“惟不杀人,祸可解。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良民何畏焉?”未几,有言镇城军果至者,众复嗓曰:“贺黄门无嫚语。”环跪钦里门。钦曰:“吾固知有是也。城中扰攘至此,镇城焉得不发兵?兵虽至,尔等不杀人,必宥尔,无恐。”众散去,.乱遂定。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上官按之不得实,一见钦即惭伏地曰:“他..人可欺,吾敢欺贺先生耶?”其至诚感人如此。

钦处家笃恩谊,正伦理,厚姻戚,睦宗党。冠婚丧祭一遵古礼,不根之言纤毫不入于耳,子姓必薰陶之以孝弟之义。日改月化,一乡人皆兴于善。里俗溺于异端,丧葬皆作佛事,啖酒肉,肆为奢僭,钦以身范之。晚更好《易》,究心象数,手不释卷,大臣荐引相属,终不起。少尝隐居医无闾山,因以医闾自号,人遂称为医闾先生。

(节选自清光绪五年《镇海县志》卷二十一《人物传二·明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习举子业辄鄙之曰 鄙:以为羞耻。 .B.自劾求退 劾:检举揭发。 .C.必宥尔,无恐 宥:宽恕。 .D.上官按之不得实 按:查验。 .

8.A [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文言文实词的理解需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进行推断。A.鄙:谦鄙,谦辞。根据下一句“为学止于是耶”和后面贺钦学习《近思录》及别人前来求学被他婉辞可知。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钦听其论学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B.玺书至而母适病死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C.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 但以刘日薄西山 ..D.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9.C [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文言虚词可先区别其用法,再区分其具体意义。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

第 6 页 共 16 页

虚词,更多的采用一句选文、一句课内,课内句子作为对照句。此类试题作答时可将对照句中该字的用法和意义,代入选文。此题四个选项中的对照句分别出自课文《祭十二郎文》《赤壁赋》《陈情表》《六国论》。A.其:他,代词/大概,恐怕,语气助词。B.而:表并列,连词/表修饰,连词。C.以:连词,因为。D.为:作为,动词/被,介词。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钦做官,进德修业,尊师重道,传道授业,都坚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B.贺钦处变不惊,机智策略地安抚变乱民众,化解矛盾,维护了社会安宁。 C.贺钦重视伦理道德,对家属亲戚、邻里乡党、民情风俗,都有教化和影响。

D.贺钦晚年好《易》不愿做官,因年轻时曾隐居学医,大家称他医闾先生。 10.D [解析] 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文言文阅读中的此类试题往往在某个关键字词的解释上出错,也可能在人名、地名、官衔名或时间、事件等方面张冠李戴。D.“学医”错。原文最后一段说他“少尝隐居医无闾山,因以医闾自号”,这里的“医闾”就是“医无闾山”的简称。

[参考译文]

贺钦,字克恭。世代居住在定海县,父亲贺孟员,凭借军籍的身份隶属于辽宁义州卫。贺钦年少时聪颖敏捷,学习科举(科目)时就谦卑地说:“做学问做在这里止步吗?”(于是,他)取来《近思录》阅读,有省悟。成化二年,(他)以进士的身份被授予户部给事中之职。因为(他)高傲,早先呈上奏章极力进谏,又因为言官的身份失职遭致灾祸,(于是)检举揭发自己请求退职。恰好陈献章被征召前来京师,贺钦听他谈论经学,感叹说:“率性而为的本性不能显露,真理仍被埋没,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当即上疏解职而去,用弟子礼侍奉陈献章。(两人)分别后,(贺钦)画了陈献章的像来侍奉他(的像)。他在学习方面专心阅读《五经》《四书》和小学,希望能亲身实践,在于内心敬仰(它们)来收放内心。有来求学的人,(他)就推辞说:“我尚未从事研究,拿什么来管理别人?” 不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磨炼激励,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像这样,十来年,(他)虽然足不出户,而达官贵人闻风仰慕(他)的德行的人,没有

第 7 页 共 16 页

不亲自拜倒在他的脚下的。

弘治皇帝改换年号,(贺钦)被阁臣推荐,被起用为陕西右参议。诏书到时母亲恰好病死,于是上疏恳请辞官。正德四年,太监刘瑾扩张辽东的田地,辽东人震恐,想要变乱。义州因为守臣贪婪、残暴,变乱先发生,(那里的人)聚众劫掠,却相互告诫说:“不要惊扰了贺黄门。”贺钦听说后,前往晓谕(他们)说:“你等是我的乡邻,现在不幸走到这一步。然而我私下替你们担忧,镇守城邑的军队不用多久就到,(那时)怎么办呢?”大家开始气势汹汹,到现在才知道后悔了。大家纷纷拜谢并且哭着说:“(您就是)我等的父亲,希望(您)教导我们。”贺钦说:“唯有不杀人,灾祸才可以避免。地方官吏激起变乱,百姓就没有罪,能不杀戮而等待命令,还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姓。良民有什么怕的呢?”不久,有人传言说镇守城池的军队果然到了,大家又说道:“贺黄门没有轻侮的言辞。”(大家)环列着跪在贺钦的里门。贺钦说:“我本来知道有这样的事。城中混乱到这个地步,镇守城镇的军队怎么能不发兵?军队虽然到了,你等不曾杀人,必定宽恕你等,大家不要恐慌。”大家散去了,纷乱就平定了。这时,又有边地将领用欺诈的手段诱杀(自己人)作为阵前捕获的人,上级官员查验不能得到实情。(那个将领)一见到贺钦就惭愧地拜伏在地,说:“别人可以欺骗,我怎么敢欺瞒贺先生呢?”他的至诚之心就是这样感动人的。

贺钦管理家庭笃信恩谊,符合伦理要求,厚待姻亲和亲戚,与宗族和睦相处。穿戴、婚丧、祭祀一一遵从古代礼法,没有根据的言论一丝一毫都不进入自己的耳朵,儿孙必定用孝敬父母敬仰兄长的礼仪来熏陶。一天天、一月月的改变、教化,整个乡里的人都在善行方面兴盛起来了。乡里风俗沉溺于异端邪说,丧葬都办佛事,吃酒肉,肆意妄为、奢侈逾礼,不合法度。贺钦以身示范。晚年更加喜好《易》,研究心象等,书本不离手。大臣相继荐引,终究不被起用。(贺钦)年少时曾经隐居在医无闾山上,因此用医闾作为自己的别号,人们就称他为医闾先生。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3分)

第 8 页 共 16 页

(2)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3分)

(3)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4分) 11.(10分)

[答案] (1)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3分)

(2)不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磨炼激励,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3分) (3)地方官吏激起变乱,百姓就没有罪,能不杀戮而等待命令,还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姓。(4分)

[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难点。翻译时,需坚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的原则,采用“留、增、删、换、移、补”的翻译方法。评卷时,阅卷者也往往采点给分,这个“点”就是得分点,也就是翻译中的重点字词,包括重要实词、通假字、活用、特殊句式等。此题两个小题的得分点分别为:(1)奚以为:拿什么,用什么。(2)从游者:跟随学习的人;磨砻淬厉:磨炼激励;器业:才能学识。(3)守臣:地方官员;激变:激起变乱。

12.[2012·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 规①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 ①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12.(8分)

[答案] (1)答案要点:“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3分)

(2)答案要点: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

第 9 页 共 16 页

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5分)

[解析] (1)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诗歌语言的赏析可以从炼字(如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语言风格(如婉约清丽、典雅精工等)、画面描绘、表现手法(如动静、虚实、对比、象征、情景等)等方面作答。“空”形容“贪夫”的神态,他“倦听”却又不得不听,他“倦听”的显然是子规啼叫声,子规是乡思的象征物(寄托物),因此,“空”表达了“贪夫”的思乡怅惘之情。(2)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诗人的情感、观点、态度往往寄托于物,如梅、兰、竹、菊,这“花中四君子”往往是高洁、不屈的象征,月则易引起思乡之情,柳谐音“留”,有挽留之意。此题可挑选“子规”“锦水春残”“楚天月光”之类的物象和景象,也可选用贪夫、远客这样的人物形象。答题模式:意象+意象特征+在诗句中的含义(所表达或寄托的情感)。

13.[2012·四川卷]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如两题均答,只取前一题评分)(5分)

(1)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固。(贾谊《过秦论》)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__________________。纵有健妇把锄犁,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兵车行》)

(2)____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屈平正道直行,__________________,以事其君,__________________,可谓穷矣。(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13.(5分)

第 10 页 共 16 页

[答案] (1)磐石方且厚∥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

(2)金风玉露一相逢∥竭忠尽智/谗人间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解析] 此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五、(22分)

[2012·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柴 禾 刘亮程

①我们搬家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碰巧凑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凑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有的人家臵了辆新车,能装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人却不行——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然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父亲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在我们心中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度过一个个寒冬。

第 11 页 共 16 页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二十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颗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看见了。它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有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有删改)

【注】 ①梭梭:一种灌木或小乔木。

14.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5分) 14.(5分)

[答案] 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柴禾”既是选文的线索,也是文章叙写的对象。选文第一段写梭梭柴就是燃料,第二段写它是家力的象征,第三、四段写它是家的一部分,代表传统的生活方法,也是一种精神寄托。要注意第三、四两段内容的概括,容易忽略传统生活方式与精神寄托这两个要点。

15.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第 12 页 共 16 页

15.(6分)

[答案] 内容:主要叙述了我家柴垛的积累过程。

作用:通过叙述父子兄弟辛勤积累柴垛的过程,赋予柴垛物质以外的意义,既承接上文“柴垛是家力的象征”,又与后文“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呼应,并为柴禾在今后生活中的巨大变化作铺垫。

[解析] 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第三段写我家那些柴禾变为柴垛的经过。其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表现父子兄弟的勤劳,丰富柴禾的内涵;承上启下,铺垫下文,与后文“需要它们”呼应,且铺垫下文生活的巨变。

16.[2012·四川卷] 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5分)

16.(5分)

[答案]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禾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禾朽去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题干已经明确了画线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难度有所降低。回答时将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与画线句子的含义结合起来即可。回答表达效果时,既可以着眼于“反复”能起到强调、渲染、铺垫的效果,也可以着眼于内容上、情感表达上,如它写了柴禾的遭遇,而我们又冷眼旁观、熟视无睹,表现了“我”的自责和无奈。

17.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6分)

17.(6分)

[答案] 重在写柴禾。因为柴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禾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柴禾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

重在写人。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禾的目的是为了写人,对柴禾的生命过程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

第 13 页 共 16 页

人的生命的感悟。

[解析]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就题型而言,它是课标地区的探究题,体现了与新课标接轨的命题指向。回答时,先要亮明观点,再结合选文,从内容、结构、主题、形象等方面的分析来阐述理由。

六、(15分)

18.[2012·四川卷] 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4分)

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着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做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柯、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18.(4分)

[答案] (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

[解析] 此题考查压缩语段(概括提炼)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可先给选段按句子编号,再逐个句子进行归纳、提炼。朱光潜的评价共三句话。第一句总说陶渊明身上的隐逸与忠贞,第二句类比分析,将其具体化。第三句则提到了他的平凡、最近人情。将三个句子的中心意思合并起来,就是“最近人情”“隐逸”“忠贞”。再将其组合成一句话即可。

19.[2012·四川卷] 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5分)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19.(5分) [答案] 示例:

(1)端午 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中秋 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

[解析] 此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属于续写式仿写。对

第 14 页 共 16 页

联是我们的国粹,要求内容相关、词性相同、字数相等、平仄相谐。不要求平仄的是宽对。题目要求与节日有关,这一点不可忽略,最好与给出的上联或下联同属一个节日,从该节日的习俗等入手。

20.[2012·四川卷] 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6分)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____;回忆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____。

20.(6分) [答案] 示例:

(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生动、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从内容上看,该题取材于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课文《人是什么》,属于仿写。比喻的修辞和内容的对比的要求又涉及修辞手法的考查。对“回忆与希望”的思辨,则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可参照横线前面的例子,另选喻体,要注意两者要形成对比关系。

七、(60分)

21.[2012·四川卷]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文。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第 15 页 共 16 页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21.[解析] 材料出自诗人聂沛的同题诗歌。用诗歌作为作文的材料,在高考作文试题中并不新鲜。四川卷选用的是当代诗人的哲理抒情诗,诗歌富有极强的象征暗示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题难度,但也给了考生更多自主立意的空间。此题审题容易,选点很多。如“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可以看到手握阳光,生命充满阳光。“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可以回忆过去的往事。“有人的生命„„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世界”,可以想到一滴水可以看到一个世界,以小见大。“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说明要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生活尽管历经磨难,但仍然会是阳光普照,充满希望。

[参考立意] “手握”二字应当是作文的“题眼”。考生可衍生出:谨慎、珍惜、一滴水看世界等立意。 《手握一滴水》中包含了大与小、局部与整体、细节与全局等辩证关系,可进行辩证立意。

第 16 页 共 1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