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提要:
人民币国际结算在宏观和企业层面都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人民币国际结算的良好条件。人民币国际结算有助于中资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获取新客户、拓展收入来源,但银行也面临系统调整、相关制度和流程缺失等挑战。人民币国际结算还带来人民币境外债权债务、外汇管理和货币政策等监管和政策问题。建议妥善安排海外人民币债权的运作渠道,监管调控与统计监测也应及时跟上,稳步推进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
二、背景分析:
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对改革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随之日益高涨。人民币要想成为世界性货币,首先应争取被用于国际结算。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对外经济交往进一步扩大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日渐提高,香港地区已开办了人民币个人存款业务,边境贸易中通过互开账户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正在发展。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
因此,加快推近人民币用于区域性国际结算的试点工作,迈开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深远意义。
三、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作为亚洲大国,应该顺势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这也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也必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计划要在2020年建立起以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体系。那么以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必将被提上日程,目前美国金融危机下国内外人士都将目光投向了人民币,因其稳定的币值和汇率,让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加深日益增长。人民币国际化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本篇论文总结概括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人民币国际化道路,通过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加强香港离岸经济中心的建设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试运行,从中摸索经验教训,使人民币成为成熟的国际货币。
1
四、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含义:
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质上是本币用于国际结算。本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即本币在国际贸易中执行计价和结算的货币职能,是指在居民与非居民进行国际贸易(包括商品与服务两个方面,大致相当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时,进出口合同以本国货币计价;居民向非居民可以用本币支付,并且允许非居民持有本国货币存款账户以便进行国际结算。因此,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即允许进出口企业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居民可向非居民支付人民币,允许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存款账户以便进行国际结算。
在实践中,进出口合同以特定货币计价,基本上反映了该国在国际经济交流中的重要性和该国货币在世界货币格局中的地位,同时也取决于国际市场的习惯以及融资的便利性。为此,进出口合同如果能以本国货币计价,说明该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国货币取得了较高的国际地位。
另一方面,由于国际贸易金额通常较大,现金携带与结算不便,贸易结算总是以银行账户存款的转划进行。如果本国货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那么,非居民方的银行就会在本国银行中持有本币存款账户,以此来进行国际结算。
如图1所示,当本国向外国进口时,非居民银行持有的本币存款就会增加;当本国向外国出口时,非居民银行持有的本币存款就会减少。当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时,也基本上是按照上述方式运作。
图1:本国货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引起的存款转划
本国外国 (以本币计价)
进口商本币存款账户 进口商 出口商 ↓
B银行本币账户存款增减 A 银 行 -- B 银行 ↓ (以本币计价)
出口商本币存款账户 出口商 -- 进口商 注:→表示存款转划方向。
2
在现金结算问题上,正常的国际贸易总是通过银行账户转划进行,采用现金结算一般仅限于小额的边境贸易或者违法的黑市交易中,因而可被视为一种例外。严格地说,它并不表明其货币真正执行了国际结算职能。近年来在我国边境贸易中出现了人民币现金结算,且有不断发展之势,但相对于我国对外贸易总量来看现金结算量还十分小。现金结算方式存在是因为通过银行运作成本较高且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不能通过银行进行。
五、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必要性:
国际货币是指一种货币突破国界,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中行使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储藏手段等职能,这种状态下的货币称为国际货币。可以说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其经济强大和经济国际化的一种表现,只有当一国的经济实力足够强大,才能推动该国货币的国际化,一国的经济实力是该国货币国际化的物质基础。当该国经济实力足够强大,其货币就具有十足的购买力和投资力,才能在国内和国际被人们所接受,即经济体的实力将支持并促进其货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
资本流动的限制降低后,国外资金将会更容易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寻找增值机会。中国有很多业绩优良的公司,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资源有限,很多绩优公司转而去我国香港或者纽约上市融资。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国外资本将会大量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原先海外上市的公司能够在国内资本市场中找到足够投资者,在我国香港尤其是美国资本市场监管严格,上市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转向国内融资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在有着良好上市公司资源的前提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能够大大提高国内资本市场上的需求,促使需求与供给相匹配,最终承载起绩优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应当说,从海外上市到回归A股的转变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新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到2020年将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国际性程度很高、规模很大、投资活跃的全球重要金融市场的前提。
2.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
2.1中国具有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综合实力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必将在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如果继续为其他货币发行国源源不断提供铸币税收益和金融业收益,无疑是资
3
源浪费,同时也损失了自己享受巨额的货币国际化利益的机会。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成为其重要成员后,同世界各国间的政治、经贸往来不断加深。2008年中国成功去办奥运会,使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综合实力有了更大的信心。60年大阅兵,展示的武器装备几乎全部是国产,中国的军事实力也已不能小窥。2010年刚刚开幕的世博会,让更多的人们都有机会来到中国,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把中国世界大国的形象推广出去。
人民币作为区域间贸易结算货币的比重增大,中国周边国家对人民币的使用日益普及,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呼声不断增强。下图是2005年到2009年世界各国和中国进行贸易的进出口额,每年的贸易总额都是大幅度的扩大,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越来越有优势。贸易的范围和数量增加为人民币结算提供了很好的信誉保障国际认知度。从而使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可能性大幅度提高,一个国际对外贸易的实力也很能体现其经济和综合实力。
2005-2009年中国同世界各国贸易进出口额
数据来源:国家商务部网站。
2.2人民币稳定的币值和良好的国际声誉
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已经相当普遍,可以说在我国周边及相邻国际和地区的边境贸易中,主要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人民币
4
具有“硬通货”的作用。人民币的汇率长期的稳定性使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大幅提升,在世界贸易中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比例增大,周边国家人民币的使用日益普及,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
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总体方针,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政策支持。这一方针是,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展望未来,人民币也将基本处于这样一个平稳升值的状态。稳定坚挺的汇率和低位运行的通胀率十分有利于推行人民币国际结算。
六、从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到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当前国际货币形成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指一国货币在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基础上,超越国界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和承认,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兑换、交易和流通,执行支付手段、价值贮藏以及计价单位的职能,如美元、英镑和日元;第二种是区域货币国际化,如欧元,指某一区域内的几个国家成立经济货币联盟并就货币金融问题达成协议,成立联盟内的中央银行,由该中央银行发行统一的货币在该区域内各国流通使用。但是,由于亚洲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政治体制各不相同,通过分析现行东亚货币合作的状况,可以看出,东亚在现阶段要建立类似于欧元区的区域货币联盟存在诸多困难,人民币通过区域性货币合作实现国际化可行性较小。
但是,不能通过区域性货币并不代表人民币不可以走区域化的道路。人民币要想
5
走入国际市场,必须先从亚洲范围内得到认同。中国同亚洲各国贸易往来中用人民币作为结算方式已经比较成熟,可以利用这个优势使逐步扩散人民币结算的深度和广度,扭转以往主要已美元为结算货币的局面。同时,丰富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衍生品和外汇交易。在对亚非拉等国进行经济援助的时候可以使用人民币使那些国家的人民币持有额增加,在国际大宗具有优势的贸易和经济往来中逐步提高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中国产业升级,大力推动中国对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长此以往人民币国际化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基于路径考察的人民币国际化探析》魏建华,中国海洋大学,2006 【2】《人民币国际化—基于人民币周边流通状况分析》郑洁,厦门大学,2007 【3】《三大货币国际化的路径比较与启示》李建军,田光宁,上海金融,2003年第9期
【4】《人民币国际化下内外经济均衡问题研究》王益明,东北师范大学,2005 【5】《论人民币国际化的亚洲策略》杨明秋,何德媛,《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1期
【6】《寡头垄断的国际货币体系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选择》潘理权,《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1期
【7】《论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复旦大学学报》,郑木清,1995(05) 【8】《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探析》,《东南亚纵横》,朱仁存,2003(0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