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33道,每道3分,附赠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1.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女侄不幸,为顽童所辱 D.掭以尖草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 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不表示被动的一项是( )
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B.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 廉颇伐齐,大破之,拜为上卿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B.而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邻之厚,君之薄也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特点不完全一致的是( ) 例句:沛公军霸上
A.沛公欲王关中 B.具告以事
C.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6.下列省略句中不属于同类的一项是(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竖子不足与谋 C.今以钟磬置水中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7.下列省略句中没有省略谓语动词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D、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8.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君安与项伯有故?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不然,籍何以至此? 9.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有区别的一项是( )
1
A.大王来何操? B.子何恃而往?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10.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
A.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B.时人莫之许也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石之铿然有声者 11.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甚矣,汝之不惠!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2.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
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14.下列句子哪一句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 )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15.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大寒„„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时人莫之许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17.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B.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子何恃而往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18.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
2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毋宁毙于虞人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9.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0.下列句子不是定语后置句的是( )
A.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 C.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1.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2.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 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 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23.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 A.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24.下列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忌不自信 25.下列句中省略宾语的一句是() A.见一老公面问之曰 B.遂持驹去
C.齐桓公出猎 D.明日朝,以告管仲 26.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管仲贤佐也 B.桓公霸君也
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27.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项是() A.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苏秦富贵,以百斤偿之,遍报诸所常见德者
3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 28.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且贰于楚也 C.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D.夫晋,何厌之有 29.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C.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D.乃号令于三军 30.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1. 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是()
A.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故死而不容 D.此所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2.下列句子为被动句的是()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B.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有碑仆道 33.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⑦子何恃而往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4
《文言句式专项练习》参考答案
1.C(其余为介词结构后置)
2.A(A是主谓倒装,其余为被动句)
3.B.(B句中的“震”是一般动词,其他三句中加点的词都表示被动) 4.D(D是判断句,其他三句都是被动句)
5.C(C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其他三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又是省略句)
6.B。(B句是省略介词宾语,“与谋”即“与(之)谋”,其他三句都是省略介词“于”) 7.C。(“置之地”即“置之(于)地”,省略了介词“于”。“再而衰,三而竭”即“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即“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可怜焦土”即“可怜(化为)焦土”)
8.B。(B是一般疑问句)
9.A。(A是动词宾语前置,其他都是介词宾语前置)
10.D.(D和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A是被动句,C是宾语前置句,C是状语后置句) 11.C.(C和例句都是主谓倒置句,A是省略句,B是宾语前置句,D是判断句) 12.B.(B和例句都是被动句,A是状语后置句,C是宾语前置句,D是省略句,省略了谓语动词)
13.D(“屈平”句为陈述句,其余为判断句。) 14.B(其余为否定性判断句。) 15.A(主谓倒装。)
16.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是定语后置句)
17.A(都是宾语前置,且以“之”“是”为标志;B“为”句是被动句,“何恃”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不同;C“安在”,即‘在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王”句无前置宾语;D“内”句为被动句,“臣”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18.C(“于”表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表被动。8.A(其余被动句。) 19 A(其余被动句。)
20D( A.定语后置B.定语后置 C.定语后置D.宾语前置)
21.C(A“日三四里”省略谓语动词“行”,B三处省略主语,D前半句“置”后省略介词“于”,后半句“鸣”的宾语‘之’,代指钟磬。)
22.A(‘家是溪”即“家于是溪”,“家”名词作动词,安家;“是溪,’表处所:中间省略介词。)
23.D(省略谓语动词,其余省略主语。) 24.A(其余为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的宾语前置。) 25.D(省略介词宾语:以告,以之告。) 26.C(宾语前置句,余为判断句。)
5
27.B(“见德之“见”,动作涉及的对象;ACD的“见”都表被动。)
28.D (A.介宾结构后置句,“以其于晋无礼”B.介宾结构后置句,“且于楚贰也”C.介宾结构后置句,“于郑伯言曰 ”D.宾语前置句,“有何厌”)
29.B (A.介宾结构后置句B.判断句C.介宾结构后置句,于诸侯之国耻吾君D.介宾结构后置句,于三军号曰)
30.D(A.判断句B.判断句 C.判断句D. 定语后置句,利之爪牙)
31.D(A介宾结构后置句,“于齐质” B.定语后置 C.被动句D.判断句) 32.C(A宾语前置 B.介宾结构后置句 C.被动句D.省略句)
33 .D(①④⑦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②⑥判断句;③⑤⑧被动句,“举”,被推举。)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