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2020-12-29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文化内涵指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_____人文特性_________.

2.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就是\"_____尧舜禅让_________\",这是把天下交给贤人的远古的帝位的传递方式。 3.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在《______________》中描述了秦王朝统治者大兴土木的情景。 4.《神灭论》的作者是南北朝时候著名的无神论哲学家_____范缜_________.

5.明朝有两部著名的农书,分别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宋应星的《______________》。 6.贸易古称\"___贸___________\",原指交易、专卖。

7.我国古代法律制度是以______________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的。 8.《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____比兴__________手法的运用。 9.对联是由古代的\"______桃符________\"演变而来的。

10.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国文化界开始出现\"现代新儒学\"思潮,代表人物是_____梁漱溟_____、熊十力。 二、判断题

1.文化的两个层次为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 )

2.我国古代燕齐地区盛行神仙崇拜,这与其海洋环境有关。( ) 3.分封制是从夏商时代就开始实施的。( )

4.\"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四部儒家经典。( ) 5.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的方式就是坐商经营。( ) 6.我国古代的算术、代数和几何都是很发达的。( )

7.道教所信奉的\"太上老君\"就是老子。( )

8.世界上的文字分两大类: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 9.中国古代皇帝的诏令是最有权威的法律形式。( ) 10.宋代朱熹的学说曾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A.文化事象B.文化现象 C.文化思潮D.文化内涵

2.国别文化是以(A)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 A.国家B.民族

C.地域D.层次 3.中国的地势地形(B)。

A.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分布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西高东低,呈波浪状分布D.向东南倾斜,呈波浪状分布 4.到元明清时,我国出现了(D)的局面。 A.政治中心在南方,经济中心在北方 B.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 C.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南方

D.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

5.下列属于道家的观点的是(C)。

A.仁者,人也(儒家)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 C.无为而无不为(道家)D.修身,治国,平天下 6.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朝代是(D)。 A.秦代B.两汉 (郡县制)

1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C.魏晋D.隋唐

7.\"道统\"的思想是( )提出的。 A.孟子B.董仲舒 C.韩愈D.白居易 8.车的发明者是(B)。

A.神农氏B.轩辕氏

C.伏羲氏D.有巢氏

9.下列不属于营业习俗的有(D)。 A.敬财神B.广告

C.唱市经销D.坐商经营

10.漏壶是我国古代用来计量( )的工具。 A.时间B.长度 C.重量D.体积

11.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迈五帝\"而将三皇五帝合并成\"皇帝\"的是(B)。 A.周文王B.秦王赢政 C.汉武帝D.汉高祖

12.地神祭祀包括大地祭祀、(C)、山川祭祀等。 A.人鬼祭祀B.日月星辰祭祀

C.社稷祭祀D.人神祭祀

13.\"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是由宋代的(A)提出的。 A.张载B.朱熹 C.陆九渊D.程颢

1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B)说的 A.孔子B.孟子 C.庄子D.老子

15.《牡丹亭》是(C)的作品。

A.元朝的关汉卿B.元朝的王实甫 C.明朝的汤显祖D.清朝的孔尚任 16.\"金达莱\"这词是从( )借来的。 A.越南语B.蒙古语

C.维吾尔语D.朝鲜语

17.李清照《声声慢》中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的是(D)修辞方式。 A.对偶B.顶真

C.回文D.复叠

18.骈体文的全盛时代在(A)。 A.南北朝B.东汉

C.隋唐D.宋明

19.欧洲的耶稣会士初到中国是在(B)。 A.元朝B.明朝

C.清朝初年D.清朝末年

20.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C)。 A.天台宗B.净土宗 C.禅宗D.华严宗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天下\"观念

2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2.\"五服\"

我国古代的丧服称为“五服”,指斩缞 、齐缞 、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斩缞,因不许缝边的粗麻布丧服而得名,由儿子为父母服孝,妻子为丈夫服孝,未出嫁的女儿为父母服丧时穿戴,服期三年。齐缞,用粗生麻布制作,剪断处缉边,此丧服为祖父母服孝一年,为曾祖父母服孝五个月,为高祖父母服孝三个月。大功,以大功布作丧服;小功,所作孝服比大功布的丝缕稍细;缌麻,在丧服中的分量最轻。大功、小功、缌麻三种孝服的服丧对象,比前面两种的关系疏远一些,穿丧服的时间也比较短。五服丧制以麻布的粗细来标志家庭成员的地位,强化了丧葬礼仪的伦理意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五服制维系着九族制的家庭体系,强有力的控制着封建社会的社会基础。 3.\"周岁\"礼

是诞生礼的最后一道仪式。周岁这天,邀集亲友,举行“抓周”仪式。家长以文房四宝、秤尺剪刀、玩具糕点等测试孩子的未来志向,孩子抓到什么,就说明他将来的发展状况。事实上这一仪式表达的是家族亲友长辈对后人成长的期望。 4.避讳

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避讳是对字形、字音、字义的回避。

5.\"综合创新论\"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请说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著作。 王夫之——《船山遗书》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黄宗羲——《眀夷待访录》《眀儒学案》

2.简答古代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及其影响。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及其特征。

2.简述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局限。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