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

2021-01-27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理解。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山经》)

[注释]文首:花脑袋。 喙:鸟嘴。 自:自己称呼自己。 堙:填塞。 [1]解释下列词语 状:_____赤:_____ 溺:_____为: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与“夸父逐日”一样,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但两个故事中人物的共同精神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

[5]“精卫”在传说中,还有很多别名,请你猜猜这些别名的各自含义是什么? ①誓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冤禽: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志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内外比较阅读。

语段一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选自《精卫填海》

语段二 夸父逐日①

1 / 7

夸父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④,欲得饮⑤,饮于河、渭(wèi)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⑦。未至⑧,道渴而死⑨。弃⑩其杖,化为邓(dèng)林B11。

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②逐走:追赶,赛跑。③入日: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④渴:他感到口渴。⑤饮:喝。⑥河、渭:黄河与渭河。⑦大泽:大湖。⑧未至:没有赶到。⑨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⑩弃:遗弃。B11邓林:桃林。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故为精卫

为:①化为( ) ②因为( ) (2)夸父与日逐走

逐走:①走路( ) ②赛跑( ) (3)河、渭不足

河:①河流( ) ②黄河( ) (4)道渴而死

道:①路途中( ) ②道理( ) [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夸父逐日》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呢?选择恰当的评价打上√。

(1)目标远大( ) (2)气魄非凡( ) (3)不自量力( ) (4)追求光明( ) (5)意志坚强( ) (6)决心坚定( ) [4]比较两个故事,完成填空。

《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都是中国古代________故事,我觉得《精卫填海》中想象最丰富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夸父逐日》中想象很奇特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两个故事,选一选。

(1)这两个故事都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_____)的愿望。(多选) ①探索自然 ②征服自然 ③坚韧不拔 ④爱好和平

(2)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来比喻(____);用“夸父逐日”来比喻(____)。

①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②按既定的目标坚忍不拔地奋斗到底。

3.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孙敬悬梁

2 / 7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注释)①夕:晚上。②及至:到了。③屋梁:房梁。④儒:有学问的读书人。

[1]用组词法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好学(_____) 晨夕不休(_____) 悬屋梁(_____)

[2]两篇文章相比,相同点是车胤和孙敬都是__________的人,他们在学习中都遇到了困难。但他们遇到的困难不同,车胤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_,孙敬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_,采取的方法也不一样,车胤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孙敬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除第一空外,均引用原文作答)

[3]有同学说:“现在科技发达了,生活好了,囊萤夜读、孙敬悬梁这类的故事不会发生了再讲这类故事不合时宜”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古文《郑人买履》,完成练习。

郑人有欲①买履②者,先自度③其足,而置④之⑤其坐⑥。至之市,而忘操⑦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⑧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⑨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⑩足?”曰:“宁⑪信度,无自信⑫也。”

注释:①欲:将要,想要。②履:鞋。③度(duó):测量。④置:放置。⑤之:量好的尺码。⑥坐:同“座”。⑦操:携带。⑧持:拿。⑨遂:于是。⑩以:用。⑪宁:宁可。⑫自信:相信自己。 [1]根据注释解释下列句子。 (1)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则______故事。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B.遇事不能嫌麻烦

5. 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 )女娃。女娃游于( ),( ),故为精卫,常( ),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小古文阅读。

孔融让梨

3 / 7

融四岁时,值①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②门。一盘酥梨,置③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④按①____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⑤?”融从容⑥对曰:“②____,尊老敬长,为人之道⑦也!”父大喜。

(注释)①值:遇到,碰上。②盈:满。③置:放。④遂:于是,就。⑤故:原因,缘故。⑥从容:很镇定的样子。⑦道:道理。 [1]根据意思选词语。(填序号)

A.宾客盈门 B.唯己独小 C.各得其所 D.尊老敬长 (1)每个人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____) (2)尊敬老人和比自己年长的人。(____) (3)唯独自己的梨子是最小的。(____) (4)来了很多宾客。(____)

[2]下列加点的“故”与文中“何故”中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为精卫。 B.他无故缺勤。

C.故人西辞黄鹤楼。 D.我的故乡在福建。 [3]结合古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1)猜一猜:孔融会按什么方法分梨呢?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文中①处横线上。

A.高矮胖瘦 B.长幼次序 C.距离远近

(2)想一想:孔融回答了什么让父亲“大喜”?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文中②处横线上。

A.树有高低,人有老幼 B.先来后到,公正合理 [4]孔融( )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A.懂得谦让 B.体谅父母 C.有礼貌 D.拾金不昧

7. 阅读理解。

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译文)后羿在西王母娘娘之处得到了能够脱离死亡的仙丹,但是后羿的妻子嫦娥却偷偷的吃掉了仙丹,并奔到月亮上,居住于此,变化为蟾蜍,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月之精灵。

[1]“嫦娥奔月”中的“奔”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A紧赶,赶忙或赶急事;B奔走,急跑。)这个读音还能组成词语(_________)。它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可以组成词语(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羿(________)请不死之药 蟾蜍(________)(________) [3]嫦娥是怎样飞上月亮的?(请引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为什么说嫦娥飞上月亮变成了丑陋的蟾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远古人借助神话寄托自己的幻想,在《嫦娥奔月》中,人们的幻想是什么?

4 / 7

实现了吗?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积累了哪些带“月”字的成语,请写在下面。(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理解。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主要写 这一场面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

“_______ ”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_______写法,这种写法有_______作用。 [4]第三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的__、__、__等特征。“______ ”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9. 阅读《铁杵成针》,回答问题。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李白小时候的读书态度任何?(用短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在路过一条小溪的时候,遇见了谁?她在干什么?(用短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了解情况后,反应如何?做出了怎样的举动?(用短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与欣赏。

望梅止渴①

魏式②行役③,失汲道④,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⑤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⑥,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本文节选自《世说新语·假诵》。②魏武:即曹操。③行役:带有任

5 / 7

务而出外跋涉,这里指带部队行军。④汲道:取水的途径。⑤饶:多,丰富。⑥出水:流出唾液。 [1]解释加点的字。 ①失汲道:_________ ②军皆渴: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曹操想出的办法好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 A.画蛇添足 B.画饼充饥 C.望眼欲穿 D.叶公好龙

11. 阅读《囊萤夜读》,回答问题。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晋朝人车胤学习态度和学识如何?(用短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因“家贫不常得油”,又时如何解决这一困难的?(用短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还知道古人勤奋苦读的事例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言文阅读。

王冕孝亲(节选)

安阳韩性①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②。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③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②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③被:披。

[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的字。

闻:______ 遂:______ 亦:_______

[2]这篇文言文叙述了王冕的一件什么事呢?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 [3]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做人要勤奋刻苦 B.做人要诚实守信 C.做人要孝敬长辈 D.做人要顾全大局

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6 / 7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下面的汉字注音。

盂(______) 沧(______) 孰(______) 汝(______)

[2]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乐园。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róng rǒng)七岁,尝与诸(chǔ zhū)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jìng jǐng)走取之,唯(wèi wéi)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儿竞走取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