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南京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附标准答案)

2023-11-26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南京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院/系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概念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1.共产主义 2.联系 3.资本 4.相对剩余价值 评卷人 得分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2.阐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3.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

4.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评卷人 得分 三、辨析题(共3题,每题8分,共24分)

1.一切唯物主义都是能动的反映论。

2.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3.有人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根本对立的。 评卷人 得分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有学者把人民内部矛盾区分为:思想是非型、利益得失型、差异互补型、交叉复合型等几种类型。请结合唯物辩证法有关原理和我国社会现实,谈谈你对人民内部矛盾的认识。 评卷人 得分 五、资料分析题(共1题,每题16分,共16分)

1.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其后果。

南京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试卷(A卷)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1.共产主义是指通过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基本特征是: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3.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具有不同的形式。主要表现在:①按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②按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③按资本所处的领域不同,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等。

4.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不同,它的增加不是由于创造出来的价值绝对地增加了,而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把一部分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转化为剩余劳动时间,从而使剩余价值相对地增加。它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

1.(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产生人类意识以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上的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这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和思维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实现。所以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4)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

2.(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①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②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③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a.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b.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c.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意识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1)货币流通规律又称货币需要量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可以表示为: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次数。这里有关流通中的货币指金属货币,所以,它也被称为“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就出现通货膨胀;相反,当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导致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从而出现通货紧缩。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因素(如成本、需求、产业和产品结构、体制等),但最基本的是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对比关系。

(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社会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扰乱价格体系,扭曲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混乱;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经济萎缩,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发社会和政治问题。遵循货币流通规律,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含义

①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称为不变资本。

②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称为可变资本。 (2)区分依据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企业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3)区分意义

①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因此,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不应拿剩余价值同全部资本相比,而只能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就是剩余价值率。 ③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辨析题(共3题,每题8分,共24分) 1.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并不是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认识的目的和作用、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等一系列重要的认识论问题,作出了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完全不同的科学解释。

(2)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例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价值等方面的关系,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因而能够全面地揭示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才是能动的反映论。它不仅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也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

2.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2)对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是理性认识。亲眼所见和亲耳所听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没有认识到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3.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不是根本对立的。

(1)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2)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

①与以往剥削阶级专政的性质根本不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和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广大劳动人民破天荒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

②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3)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①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无论是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劳动群众所受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使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

②革命的主观条件也成熟了,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已经能够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直到发动武装起义,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①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

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革就势在必行了。

③从历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

2.(1)人民内部矛盾

①人民内部矛盾是毛泽东提出来的,同敌我矛盾相对应。一般来说,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在劳动人民之间的非对抗性的矛盾。

②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包括工人阶级内部、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知识分子之间、农民阶级之间,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③在当今社会,敌我矛盾已经不是社会主要矛盾,我们面临和要处理的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在当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体制转型过程中必然会伴随一些利益上的问题,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不断形成,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差异构成了各种表现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 (2)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正视矛盾、解决矛盾。

①我们国家正处于深入改革深化发展的攻坚时期,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交织过程,是利益格局被打破,思想观念被放开等新旧矛盾对立统一过程。

②正确对待并加以解决这些矛盾,将有利于推进实现现代化建设;但如果处理的不好可能会激化矛盾,所以在当下我们既要以一种开放发展的眼光正视这些矛盾又要采取适当的手段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妥善地解决,为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基础。

五、资料分析题(共1题,每题16分,共16分) 1.(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①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②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 a.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b.贸易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 d.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②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①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第一,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第二,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第三,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b.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c.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总之,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