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试卷A(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2、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3、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文艺复兴运动
4、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5、“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6、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7、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10、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1、金融资本是由( )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12、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13、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14、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 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
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
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D.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
15、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 ) A.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B.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
16、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 A.有使用价值就有价值
B.有价值就有使用价值,两者统一在商品中 C.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 D.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17、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18、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
)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9、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20、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 A.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
三、辨析题
21、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
22、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四、简答题
23、如何理解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24、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25、简述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26、简述英雄史观及其产生的根源。
27、什么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思维方法?
28、简述资本的循环的条件。
五、论述题
29、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建设中的一个典型事例谈谈事物发展的复杂性问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D 5、B 6、A 7、A 8、C 9、B 10、D 11、C 12、D 13、C 14、C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6、BCD 17、BCD
18、ABC 19、ABD 20、ABCD
三、辨析题
21、答:此观点正确。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自由平等,民主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人类走到了资本主义,而只有资本主义,凭借城市的文化,才使被压迫的无产者阶级有可能认清自己的地位,创立起自觉地领导群众斗争的社会主义政党。没有议会制度,没有选举制度,工人阶级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剥削和政治统治工具的性质,正如列宁所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封建制度相比,改变了经济奴役形式,为这种奴役做了特别漂亮的装饰,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这种奴役的实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就是雇佣奴隶制。 22、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四、简答题
23、答:(1)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上只能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进入高级阶段后才能实现按需分配。他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己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己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
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那时,劳动能力和劳动时间不再是分配消费品的尺度,因而劳动摆脱了谋生的压力,成为发挥人的才能和力量的活动。由于劳动不再是固定僵化的旧式分工中的劳动,由于劳动时间变短和不再需要超时劳动,也由于劳动过程所具有的高度创造性等,劳动不再是单调枯燥和具有强迫性的活动,而成为人们乐于从事的自我实现的活动,成为人生快乐的巨大源泉。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会成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但这决不是说,劳动不过是一种娱乐,一种消遣,就像傅立叶完全以一个浪漫女郎的方式极其天真地理解的那样。真正自由的劳动,例如作曲,同时也是非常严肃,极其紧张的事情”。
24、答: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1)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2)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髙形式,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革命。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所有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5)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绝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而是更重要更困难的革命任务的开始。无产阶级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25、答: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
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26、答:(1)英雄史观的含义
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2)英雄史观的根源
①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的认识停留在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跃在历史前台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无视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的作用。
②从社会历史根源看,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广大人民群众在私有制社会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受剥削、受压迫,其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社会应有的承认,而少数剥削阶级则掌握经济、政治权力,高高在上、独断专行,似乎可以随心所欲地主宰历史。这就为英雄史观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土壤。
③从阶级根源看,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需要宣扬唯心史观,抹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这是英雄史观得以产生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 27、答: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方法之一,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思维方式的具体分析如下:
(1)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在思维活动中,抽象与具体是同分析与综合密切相关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是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另一种是思维的具体。所谓感性的具体,就是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感性的具体是人的认识的起点,为了实现从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具体的过渡,必须首先否定感性的具体。而对感性具体的否定就是抽象。抽象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但是要真正达到对具体事物全面深刻的认识,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统一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种具体认识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事物自身各方面的矛盾组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
(2)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这里重要的是把握好作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出发点的“抽象”。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以商品一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抽象而普遍的规定作为逻辑起点,以从抽象到具体作为叙述方法的。列宁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一一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总和中、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一一的发展。一般辩证法的阐述方法也应当如此。”这就是从抽象开始,通过逻辑中介展开矛盾,从而走向思维具体的方法。
(3)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有内在关联。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辩证法认为,一方面,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即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因此,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加工改造,抛弃历史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抛弃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逻辑的东西能更深刻地反映历史。
28、答: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存在,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三种形式的循环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与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五、论述题
29、答:近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唆,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经济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①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间
城乡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国际市场竞争所产生的下岗失业人员,是冲击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使整体就业压力增大。 ②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a.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非发达地区吸收能力相对不足。 b.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限制了就业机会。 ③大学教育的问题
a.多年大学扩招使得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一年多于一年,而市场未能及时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
b.大学学习内容陈旧t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需要脱节,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团队意识差等。 ④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 a.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
b.—些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并且在大学期间,时间配置不合理,职业规划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某些大学生对自身估价太高,高不成低不就。 (2)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后果
①如果未能及时参与就业的大学生过多,会导致出现人力资源的浪费,加剧企业用工和学校培养之间的脱节,使得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
②大学生资源的闲置,有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社会秩序平稳运行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3)用哲学原理分析这一现象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唯物论最根本的一条原理就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就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从实际出发、结合现实,可以发现:
a.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主要以粗加工为主,这样一来许多高校的培养目标就无法与这种产业结构连接上,因而吸纳大学生极为有限。
b.近年来中国高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张,过快的扩张速度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②人的主观能动性
唯物论有一条重要原理,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一是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它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规律是客观的,但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人们也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自身造福。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己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为高校毕业生的我们自身本着消极等待的态度,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或者仍然过高估计自身知识和能力水平,那么只能是被淘汰出局。所以,高校毕业生只有充分发挥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正视现实,调整心态,增强危机感和挫折消化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增值潜力,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 ③事物是发展的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它的方法论意义在于,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阶段;同时,要有创新精神。
近几年社会上,大学生卖猪肉、当搓澡工、擦皮鞋等例子己屡见不鲜,更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对于这些人的就业选择,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毕业后无论干什么,只要能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都是值得鼓励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看似不起眼的
工作起步,脚踏实地奋斗,实现了人生价值。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在“大众化”的条件下,应当认可大学生不仅什么工作都可以做,而且什么工作都能够做好。 ④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现实中的社会、工作的需要决定了它们需要大学生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但是当前大学生的意识与社会、工作的需要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断层。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时代发展的节奏让人无法想象,知识更新速度更是惊人,新知识、新理论的产生很快。而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却是陈年黄历,对社会接触少之甚少,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速度掌握得很少,因此接受新知识,新体系的速度也相当的慢,知识体系更新的速度根本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或许我们在学校学习时,我们的专业知识学得很好,认为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很从容地应对就业,但是到了工作的时候却发现这些知识己经过时很久了,根本无法与实践结合起来。有的甚至很难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即使在学校学习到知识,都不能自以为是,因为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离指导实践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