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倪其龙
来源:《江西教育C》2015年第08期
新媒体的出现引领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以超文本的新形式夺取了师生的眼球,丰富了课堂内容,达到了知识共享的目的,实现了师生的良好合作,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数学教师应当探究新媒体形式下的教学方式,正确看待新媒体在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合理利用,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应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内容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日益普及,用多媒体幻灯片进行课前备课和课堂讲解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有选择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将思路条理化,而不再是潦草的备课笔记。在课堂讲解时,教师不需再把重点写满黑板,全程用多媒体演示,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负担。学生听课的时候,多媒体将图像、文本和声音结合在一起,一改以往的板书形式,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之效。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强化学生记忆,减少学生的笔记量,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定位更加明确,任务分配更加精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事先在网上下载各种各样的图形,并且下载的图形应该是色彩绚丽,这样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播放色彩绚丽的图片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网络平台共享海量信息
设定专门的知识网络平台,鼓励学生对不明确的知识点进行检索,是课堂在生活中的延伸,是学生拓展课堂知识的有效途径,知识论坛、官方网站、QQ群、微信等都可以充当这样一个平台。在这样一个共享的平台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换意见、探讨学问、各抒己见。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师讲解过标准答案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涉及的公式原理,也可以鼓励学生换个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寻找最佳思路,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教师可以将课后问题的讲解广而告之,减少同一个问题向不同学生重复讲解的次数,实现一对多的课后辅导模式,节省大量时间,提高课后复习的效率。学生在平台上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无形之中也可以让教师更加了解每个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能力,为教师备课时能够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在网络平台上,师生之间交流沟通没有面对面问问题时的压力,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和教师自由交流、畅所欲言。学生能更加了解教师,增进和教师之间的感情。对小学生来说,和数学教师关系融洽,学习小学数学这门功课便更有兴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远程视频教育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网络的视频应用使终端两方可视化,这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网络远程教育应运而生。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将师生双方禁锢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双方缺一不可。网络远程教育则打破这一僵局,无论身在何处,学生都可以利用网络的远程教育功能进行即时听课;不论错过了哪一次课,学生都可以抽调出那节课的视频进行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和课程。远程教育的资源面向全网,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接受学生监督,个性化教学更有针对性,对小学数学问题的解答都很完备,学生的素质会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而不是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获得。远程视频教育充分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让他们在实践、参与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实现从“填鸭式教育”向“主动觅食式教育”转变。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远程视频来进行视频教学,也可以在课外的时间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然后再将自己的教学视频上传,供学生观看。通过教学视频,学生在家里也能学习,也能接受到教师的教导,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运用新媒体,教师还可以转变传统的发作业、收作业、批作业的人工形式,通过网络发布作业要求。学生接受后根据要求在网络上完成作业,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查询网络获得较为完善的解题思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课业完成的准确性,学生完成作业后还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文件传送工具上交作业。教师收到文件后,可以直接在网上对作业进行核对和检查。教师可以省时省力,学生也可以高效完成作业、获得知识,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双赢。 新媒体高效便捷的优势逐步改变着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不断推动着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可谓一举数得。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过度依赖新媒体可能带来的忧患,教师在变革教学方式时要充分考虑新媒体的优缺点,把握好度,使教学方式在新媒体的帮助下朝着更好的方向变革。◆(作者单位:福建省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怀疑对方AI换脸可以让对方摁鼻子 真人摁下去鼻子会变形
女子野生动物园下车狼悄悄靠近 后车司机按喇叭提醒
睡前玩8分钟手机身体兴奋1小时 还可能让你“变丑”
惊蛰为啥吃梨?倒春寒来不来就看惊蛰
男子高速犯困开智能驾驶出事故 60万刚买的奔驰严重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