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造成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空前强烈。宗教用不同的方式, 对生命和世界作出诠释, 并对现实世界的人类具有明显的启迪、安慰、精神寄托的作用。在今天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约束力较差时, 宗教又能给人较为清晰的标准, 其中包含了许多人类世代相传的对人类发展、社会存在、人际关系都极有价值的普遍道德准则。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和生活追求成为时尚。短期的回归自然, 过一段恬淡舒适生活也就成了人们可望可及的目标。宗教以其独特的旅游价值,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游客,带动了宗教旅游景区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依靠宗教旅游的收入,为修复和重建寺内景观提供了资金,良好的寺内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的支持,又会吸引更多的信徒和游客,形成良性发展的循环。同时游客通过宗教旅游发展了自身的宗教文化知识,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传播。 一.宗教旅游
宗教旅游是旅游的一种。这种旅游活动古已有之,至今仍在产生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对宗教旅游的研究委实很有必要。对什么是宗教旅游,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宗教旅游主要指的是宗教信徒因宗教目的而从事的旅游活动,如朝圣、求法、传法、云游等。另一种观点认为,围绕宗教旅游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便可视之为宗教旅游。自古以来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徒都有朝圣的历史传统。凡宗教创始者的诞生地、墓葬地及其遗迹遗物甚至传说“显圣”地以及各教派的中心,都可成为教徒们的朝拜圣地。如耶路撒冷,由于基督徒认为是救世主耶稣的诞生地,犹太人认为是大卫王的故乡、第一座犹太教圣殿所在地,穆斯林认为“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曾在此“登霄”升天,故成为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吸引了大批的海外朝圣者。现代比较著名的基督教圣地有罗马教廷梵蒂冈,传说“圣母玛丽亚显圣”的法蒂玛(葡萄牙)以及联邦德国的奥柏拉格尔高和法国的卢尔德;佛教圣地集中在东南亚和中国,如斯里兰卡的佛牙寺和克拉尼亚大佛寺,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和普陀山)以及新近发现的佛祖指骨的扶风法门寺;伊斯兰教有四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和凯鲁万。这些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宗教旅游圣地。但一般游客也只在本国本省旅游参观。 二.宗教旅游的特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大陆的宗教政策逐渐解冻。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造成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空前强烈。宗教用不同的方式, 对生命和世界作出诠释, 并对现实世界的人类具有明显的启迪、安慰、精神寄托的作用。在今天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约束力较差时, 宗教又能给人较为清晰的标准, 其中包含了许多人类世代相传的对人类发展、社会存在、人际关系都极有价值的普遍道德准则。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和生活追求成为时尚。短期的回归自然, 过一段恬淡舒适生活也就成了人们可望可及的目标。宗教产生、传播一般呈树枝状,最初的“祖教”演化成多种教派,继续演化为更小的教派。由
此,作为不同等级的宗教圣地吸引力范围呈明显的等级系列,有世界性、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的差异,宗教圣地数量随级别的升高而减少,宗教信徒数和宗教影响力随级别的升高而增加。信徒对宗教的虔诚,决定了其宗教行为的坚定程度。从旅游角度看,这种信仰的坚定性为宗教旅游市场的稳定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W.Bulter(1980)将旅游地发展生命周期分为探察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六大阶段。由于资源的独特性和客源市场的稳定性,宗教型旅游地发展阶段较为缓慢,不易出现攀涨现象,巩固阶段持续时间长,无特殊事件,很少进入衰落期,旅游生命周期比较长.宗教旅游的游客特别集中在宗教节日和每月的初一,十五上香日,还有就是五一、十一和春节黄金周前后,这个时候的宗教景区内游客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平时游客则比较少.像2001年国庆长假,广州举办的“中国古代珍奇佛像展”引起了广州市民的极大兴趣,前来参观的市民达10万人之多。宗教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科技革命、基因革命的发展及应用直逼宗教的核心教义, 宗教迫切需要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在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东西方宗教普遍出现世俗化、大众化、现代化、普世化、本色化的趋势。多数宗教力图与当前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或新科技相适应, 致力于和平、环保、社会公益、保护妇女儿童和修身养性等事业。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并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资金支持,使其得到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应能承载日益增长的旅游者数量,动态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并能保持对未来旅游者的吸引力。旅游业必须能满足当地居民长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己在国际社会中达到共识。在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初期,特别是大众旅游盛行的时期,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没有进行综合效益的评估,所以旅游业经常被列为优先发展的项目快速发展,而随着大众旅游的进一步盛行,人们逐渐发现,旅游业的过度发展严重破坏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并正在威胁着旅游业发展的长期利益。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无论是从旅游业对自然禀赋和社会遗存的依赖,还是从旅游业与环境的辨证关系来看,旅游业都是最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领域之一。从旅游活动自身的特点来看,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重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方面,因受旅游区的特殊地理条件的限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很难补救;另一方面,旅游的客流量在时空上相对集中(表现为旅游旺季和旅游热点等),旅游对环境的消极作用具有明显的集聚和堆积特性,“先污染后治理”的事后行为往往难以奏效,旅游污染的恶性循环及易形成。宗教旅游近年来飞速发展,类似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对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管理,对旅游环境的污染,对旅游氛围的破坏等等现象不断发生,结果导致了发展旅游业的消极影响日益显现,并迅速、危害及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在发展宗教旅游业中,如何执行正确的宗教政策,如何保护宗教文化遗产和开发新的可供旅游者观光的宗教文化资源,成为旅游界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作为一项特殊的专项旅游,宗教旅游的开发不仅是对宗教文化的宣传,也是对它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随着旅游的大众化发展,人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观光、商务等旅游产品,而是有着多样化的选择。宗教旅游追求清净灵魂,为现代人暂时远离生活、工作的压力,澄清心灵提供了一种选择。单纯
的节事、观光和文化内容己涵概不了宗教旅游的全部,当前诸如宗教旅游区管理混乱、宗教资源遭受破坏等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宗教旅游的涵义、特点,加深对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四.结论
旅游宗教未来前景美好。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感到压力倍增,到寺庙旅游可以感受到宗教的文化和内涵,陶冶情操,放松压力,达到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宗教旅游追求清净灵魂,为现代人暂时远离生活、工作的压力,澄清心灵提供了一种选择。所以,旅游宗教发展前景无限美好。 参考文献:
[1] 沈祖祥. 中国宗教旅游[M].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2. 1
[2]颜亚玉. 宗教旅游论析[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1. 4 [3] 罗竹风. 人·社会·宗教[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132. 263
[4] 王元海,黎美洋,陶华荤旅游宗教文化[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5] 杨文棋,略论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 [6] 张挺平.试论宗教与旅游[J].亚太经济200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