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学概论新修_重点笔记

2021-01-30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学\"词源: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动四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4、社会的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是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因此,社会的中性运行也可称做有障碍的常态运行。

5、社会的恶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

6、社会学的诞生条件:社会历史背景(1)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革命

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7.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其主要功能分别为:

①整合的功能。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统一的局面。所谓整合主要包括文化整合、规范整合、意见整合和功能整合。②交流的功能。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为人类交往提供了必要的场所,从而保持和发展人们的相互关系。③导向的功能。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导向可以是有形的,如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或舆论等非强制手段进行;也可以是无形的,如通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进行。④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人的生命短暂,人类一代代更替频繁,而社会则是长存的。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通过社会而积累和发展。意义一、社会学在理论方面的作用。1、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2、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社会观,为人们最终选择“应该怎么样”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二、社会学在实践方面的作用。1、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

符合规律性;2、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依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

8、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协调平衡、互助合作”世界、国家、政府、企业、家庭、党派群团、行业组织等各层级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的和谐稳定、共存共处的协调协作性学科领域。

9、社会学调查:是指在社会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社会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进行资料的汇集和整理,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认识和具体工作建议的一套实践活动。

10、社会指标: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11、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就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来说,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既有利于明确它跟历史唯物论的区别和联系,又有利于划清它与其他单科性的和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的界限以及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只有划清这些界限,社会学才有独立存在的理论根据,才能明确自己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否则很难称得上一门真正的科学或学科。 12、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13、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关系: 14、中国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的关系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共同构成了人自身的存在方式。

2、人口: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

3、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的生物物理基础。特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着人口发展,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

4、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直接、最实现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起点。不同类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生活的不同形貌,甚至也对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环境资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而改变着社会运行的人口与环境条件。 5、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可以看作人口数量的同义词。

6、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埋空间上的分布状态。 7、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稠密程度的指标,指特定时点上单位土地面积所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的常住人口数来表示,可以用来评估人口规模与资源环

境之间的关系。

8、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的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9、人口转变论:是阐述在相关的社会经济国素影响下,人口发展从高出生率、高死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之过程的一种理论。 10、人口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过程。

1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12、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环境。它不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

13、环境要素:包括环境中的资源,其基本功能通常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另一方面,它又是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系统自身的良性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14、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经历了采集狩猎时期、农业时期、工业时期三个不同类型的时期。

15、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具有的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三大基本特征。

16、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人口老龄化对社

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是广泛而深远的。就其最基本的方面而言,首先,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由此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其次,意味着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规模庞大老龄人口有着特定的需求,由此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再次,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最后,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人口政策的中心议题。

17、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的局限: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改变。但是,该模型因为忽视了社会行动主体,特别是特约社会行动的价值和权力因素,而受到一些批评。实际上,该模型对于环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形成社会文化价值方面的作用为有所忽视,需要引起注意。 18、比较“人类例外范式”与“新生态范式”的不同观点:“人类例外范式”包含以下一些认识:第一,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他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有文化;第二,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是无限的,文化的变迁相对于生物特征的变化更为

迅速;第三,因此,人群的差异是由有文化的社会引起的,并非从来就有,而且这种差异可以通过社会加以改变,甚至被消除;第四,文化的积累意味着进步可以无限制继续下去,并使所有的社会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这些认识导致一种错误的观念,即认为环境的负荷能力可以无限增长,予取予求,从而否定匮乏的可能性。“新生态范式”则包含了以下几点不同的认识:第一,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只是众多物种中的一种;第二,复杂的因果关系及自然之网中的复杂反馈,常常使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产生预料不到的后果;第三,世界是有限度的,因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他社会现象,都存在自然的和生物学上的潜在限制。这种范式的区分不公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工业社会中人类认识的偏差,而且实际上为开创环境社会学这门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

19、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的联系与区别 20、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之所以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首先是因为人类生产活动的特殊性。在人类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发生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发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其作为社会的直接的、现实的基础,还进一步体现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必然导致社会变革。实际上,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也对作为人类社会运行基础条件的人口和资源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并通过这种影响改变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 1、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是社会系统运行的本质。正是在这种运行中,产生了社会系统和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不同时代。

2、社会的基本功能:包括整合的功能、交流的功能、导向的功能、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3、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评价社会运行状态是否处于良性的社会运行,需要遵循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满足需要原则。

4、社会系统:是由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即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生活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也就是社会系统。

5.社会运行机制的定义: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简要地说,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6.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

7、怎样对于社会运行的状态作出评价:1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衡量社会运行与发展不能只从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片面的角度出发,而必须遵循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满足需要原则。2所谓综合性,包括理论综合研究、利用数学、统计学等模型的综合研究。3所谓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包括结构性协调、功能性协调、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4要想正确评价社会运行状态,就必须用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协调性问题。

8、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圈套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等。 9、微观社会:指社会的个体结构,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如民族的或阶级的个别成员之间的互动,职业群体的人员(每一个个人)构成,等等。

10、个人关系:指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常常是非正式的,没有什么固定的要求,更没有通过法律、法规、规则、规章等形式固定下来,因而它常常是不稳定的、变动不居的。 11、群体关系:指在社会的群体或组织的层次上所发生的社

会关系。安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与个人关系相比,群体关系具有一守的稳定性、持久性,受到社会群体的规则、规范的约束。

12、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3、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14、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

15、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16、我国改革与发展和现阶段,在血缘、地缘与业缘关系上面临哪些新问题:在血缘关系上,近年来媒体上关于“富二代”、“官二代”的讨论,都是血缘关系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局面下提出的新问题;在地缘关系上,大规模人口在地域之间迁移的“春运”问题、和“户籍制度”;在业缘关系上,存在新的体制以及新型就业关系问题。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1.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2、文化的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3.文化的特征: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文化具有超生理性。第二,文化具有超个人性。第三,文化具有象征性。第四,文化具有全括性。第五,文化具有整体性。第六,文化的传递性与变迁性。 4、文化的构成:是指具有不同文化教育水平的人口数量在 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5、文化分析有哪些视角:文化要素视角、文化分层角度、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震惊与边际文化。 6. 文化的功能:文化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构成之一,在维系社会运行和发展上,文化系统起着独特的作用,其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同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教育与教化功能。

7、文化的社会功能:首先必须意识到文化是精神层面的!其二如今讲求文化的和谐:文化对实践的规范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和谐文化对实践主体的规范。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不仅仅是消极、被动的自然人,更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知识、经验、情感、意志,并自觉地、自主地、自为地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主体性的人。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体现了主体的需要和目的,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是“为我而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不同的历史阶段的整合,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和相当的实力。在当今文化世界中,文化的领导权或霸权的争夺已

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我们虽然一贯倡导各种文化的平等存在权和发展权,但文化世界里事实上的不平等和竞争是不能逃避的,需要我们积极面对。而积极应对的最好方式就是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批判继承一切外来文化,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为我所用。

8. 文化堕距:是指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亦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5.在改革与对外开放中怎样正确地对待非评比性文化。 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社会学的方法体系:由方法论原则、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三个层次构成。 2、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哪些范式:主要有实证范式、解释范式和批判范式三大类型。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几个环节构成的。 3、社会学对社会运行及协调发展的理论解释过程主要包括:概念和变量、假设、变量测量和分析、假设检验。 4、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征:动态性、整体性和经验性等特征。 5、研究的基本程序:提出和界定问题、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进行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发现、得出结论、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6、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通常运用的具体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常用的有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比较法。

7、问卷调查法:是向研究对象系统询问社会背景、态度和行为,以发现社会现象和过程的原因或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法包括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问卷调查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调查总体、选择抽样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汇总和录入数据、分析数据,等等。

8、田野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场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

9、田野调查在社会学研究中有何意义:将社会理论化再把理论应用于社会改造的学科。着重于分析大量调查数据,从现象文化人类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文化史的研究,它追溯人类起源及其发展的整个过程。

10、社会指标:是对受规范约束的直接利害关系所作的一种统计,它便于人们对社会主要方面的状况做出简明的、综合的和公平的判断。

11、怎样建立社会指标体系:要发挥社会指标的上述特长与功能,首先必须建立起不同领域的、适应不同目的和用途的社会指标体系。所谓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与说明

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有三种方式:根据规划建立指标体系、根据社会目标建立社会指标体系、依据理论建立社会指标体系。

12、如何进行PPS抽样:PPS抽样其具体的做法是: 1、首先确定初级抽样单位(PSU),PSU可以是固定的常规单位,确定PSU需要有这些初级抽样单位的具体名录,以及每个初级抽样单位中被调查人员的具体数目,这个数目可以的估计的人数。 2、确定抽取哪些初级抽样单位,如果初级抽样单位比较少,可以全部抽取,如果初级抽样单位太多,则可以随机抽取部分的抽样单位。 3、在选取的初级抽样单位中选择具体的调查对象,如果将第二步中选取的初级抽样单位的组成人员全部作为调查对象,称为二阶段整群抽样,如果只是在初级抽样单位中按人数的多少,来决定在每个抽样单位中抽取多少人,则称为PPS抽样。 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 1.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2、社会化的类型: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等。 3、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社会互构论基于对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社会基本问题的研究,来阐述社会化与人体化的基本关系。1社会化与个体化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理论基础刻画。2社会化与个体化有其各自特定的含义。3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社会化的超越。 4、“个体化的社会”的来临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特征:第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第二,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第三,社会生产体系的轻型化、小型化和微型化。第四,社会劳动部门的白领化、年轻化、女性化。第五,劳动方式的自主化和个体化。第六,就业方式的开放性和选择性。

5、个体化有哪些重要机制:个体化的自主机制,个体化的能动机制,个体化的选择机制,个体化的创新机制。 6、如何理解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社会化的超越:个体化不仅内含了自然的生物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而且意味着一个社会人向更新的现代人的持续迈进。唯有在现时代,在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进步高速推进、社会流变快节奏条件下,个人的完整性、独立性和独特性以及自主选择和自我责任才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来。所以,当代社会对当代人的社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化内容势必发生一系列调整和改造,并促使社会化的各种机构以及相应的制度和对策形成转变。这些将推动社会化的研究和

实践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7、社会化过程涉及哪些社会群体和机构: 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人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第七章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也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相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 2、社会互动的特点:第一,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之间。第二,社会主体之间发生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相互依赖性关系和行为是米会互动的前提条件。第三,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交往,也可以借助媒介进行。第四,社会互动与特定的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并形成特定的互动模式。第五,社会互动不仅会影响互动关系,而且会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3、社会互动的类型:1二人互动、三人互动与多人互动人际互动和群体互动2熟悉情境、社交情境和工作情境互动3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混合性互动4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和顺从与顺应。 4、网络时代社会互动的特点:1网络互动的超时空性2网络互动的匿名性和符号性3网络互动的自由、自治性。 5、社会互动的过程与主要环节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1定向阶段:解决情境辨识问题:如是社交还是工作还是熟悉情境社会互动2评价、评估阶段:解决态度确定问题,如是主动投入还是旁边3控制阶段:解决行为选择问题,如具体行为三个阶段不一定直线发展,可能重复;各阶段往往伴随情绪的因素,涉及到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多人互动中,与谁、进行哪方面互动都有较强的选择性。该理论广泛应用在集体问题解决、角色发展、上下级交往等问题。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1 竞争2冲突,可能出现3顺应,少数情况下,也会一方消灭另一方,大部分情况下,双方或一方会部分地改变其思想来适应对方4同化,顺应的结果使双方在很多方面日益接近、融合、趋于一致。并非所有互动都要经历这种过程,只有双方利益上或认知上不一致时才有可能性,例如不同文化的互动。

6、符号互动论中芝加哥学派与艾奥瓦学派的观点有哪些不同这两派分歧的主要领域涉及关于个体的本质互动的本质、社会组织的本质等方面的假设,也涉及对社会研究方法、方法论以及社会学理论的本质等方面的不同看法。芝加哥学派认为,个体具有潜在的自发性和创造性,互动处于不断变迁的过程中,社会组织也是不固定的;艾奥瓦学派则倾向于把个体的人格及社会组织看作是结构化、稳定性的,互动也受

到这些结构性因素的规制,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主张用观察性、纪实性和非结构性访谈等方法,可使用生活史、自传、日记、信件等作为研究材料来阐释互动的独特性,艾奥瓦学派则主张用初评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提倡用结构化的测量工具如问卷或量表来测量社会互动的关键变量。 7、自我实现预言是理论分析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什么不同 8、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9、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的关系:社会互动总是和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社会互动都是社会角色之间的互动。人际互动之所以有序进行,是因为互动的双方都遵循一定的角色规范而进行交往,如果一方角色失调,就可能使互动中断,或都改变原来的互动方向。社会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社会互动中完成的,没有另一方参与互动,角色就失去了依存的条件而无法完成实际的角色行为。 10、如何处理社会转型期的角色失调问题: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1、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社会网络是社会互动的背景,同时社会互动也形成新的社会网络。 2、社会网络的功能:第一,社会资源获取功能。第二,组织管理辅助功能。第三,日常生活联系功能。

3:社会群体:又称社会团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的存在,不仅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也就是说,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

4、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第一,有明确的成员关系。第二,有持续的相互交往。第三,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第四,有一定的分工协作。第五,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5、社会群体的基本类型: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内群体与外群体、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6、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7、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第一,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上看,群体自身是否对其成员具有吸引力和成员个人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都对群体凝聚力发生重要影响。第二,从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看,这两种利益能否保持一致,也影响看群体凝聚力的状况。第三,从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看,这一结构是否遵循一致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也直接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高低。第四,从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

关系看,群体成员是否了解和信任其领导的才能,以及领导资格的取得是否具有合法性,甚至领导个人是否具有魅力,这些都对群体凝聚力有很大影响。第五,从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看,如果一个群体内部不存在分裂性因素,当其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与威胁时,其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强。 8、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第一,成员有限。第二,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第三,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第四,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第五,成员难以替代。第六,群体整合程度高。第七,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9、现代社会初级群体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原因:第一,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第二,初级关系日趋松懈。第三,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影响:从积极意义上第一,初级群体衰落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第二,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第三,初级群体的衰落与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从负面影响表现上第一,初级群体的衰落削弱了社会支持网络。第二,初级群体的衰落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第三,初级群体的衰落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人们的情感等精神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这成为现代社会

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 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性别 1.婚姻:作为社会设置的婚姻,则是指两个人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和程序来组建共同生活,双方都与对方原来的家庭结成确定的关系。 2.家庭的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3、人类初级生活圈: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共同构成了“人类初级生活圈”的整体存在状态。所有社会关系与社会运行的各种机制,其实已经从中产生出来。 4、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生活实体,各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5、性社会学所说的性,与你的日常认识有哪些异同: 6、从性别角色到社会性别的转变,最深刻的学术意义有哪些: 第十章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初级社会群体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并取代初级群体成为社会结构的标志。与之相应,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也就发生了重要变化。 2、组织的特征:①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②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③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 3、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4、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第一,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第二,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第三,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5、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6、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目标任务原则、有效跨度原则、分工协作原则、统一指挥原则、责权对等原则、精简与效率原则、统一领导与分组管理的原则。

7、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非正式群体内部有确定的结构,它们通常有自己的领导、一系列群体目标、一套用以规范群体成员行动的价值和规范,但其开始和延续初期并没有自觉的目标或方向。从范围上说,非正式群体是组织的中下级职员联合体,而且一般易于产生在组织规则不够严密的地方。

8、组织管理:是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环境的影响之外,还依赖于对组织的管理。 9、比较研究组织现象的五个学科角度的异同:

10、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11、.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 第十一章社区 1、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2、社区概念的意义:第一,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第二,社区的存在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第三,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和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第四,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3、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从社区定义的外延看,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化,是一个特定的地域聚落。不过从社区概念的内涵看,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尽管纷繁复杂,但并不强调“共同”;而社区则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第二,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第三,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的关系更紧密。第四,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 4、社区的类型:纵向角度: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现代社区或发达社区;横向划分:法定社区、自然的社区、专能的社区。 5、我国城市社区主要分为五种类型:传统街坊社区、单位型社区、混合型社区、新兴商品房住宅社区、过渡型边缘社区。

滕尼斯区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用意何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与滕尼斯的概念有什么差异

作为社区研究方法之一的“民族志方法”有什么优点,又有哪些局限性优点:它重在对文化和社会形态的考察。人类学家们注重点从文化比较的角度研究社区,因为不同社区的文化特质和生活方式是有不少差异的,进行比较,尤其是不同民族间的跨文化比较,有助于全面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局限性:研究者长期参到一个特定的小地方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主客互动获得对一种文化的体验才能作出解释。 怎样理解社会转型与社区制度创新的关系?试从“中国经验”的视角展开论述

对“乡土文化”的当代命运的看法尽管对于乡土文化在农村社区现代化过程中的处境存在着诸多争议,但是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工作、适应和融入现代城市的生活轨迹来看,乡土文化经历了“移植一解构一抽空”的过程,传统文化的消解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复制传统的乡土社会关系网来移植乡土文化去适应城市,但是为了进一步融入城市,他们通过解构乡土社群关系和逃避人情消费解构了乡土之恋和怀旧情感,他们在移植传统文化的同时,却又在深层次地解构着传统文化。

“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相比有哪些特点;虚拟社区特征:

1交往具有超时空性2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3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4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关系第一,虚拟社区是对实在社区的反映和重构,实在社区中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规范会影响到虚拟社区的建构。第二,虚拟社区会反作用于实在社区,为实在社区的重组和再造增加新的元素。第三,两者在功能上是互补的。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社会分层的概念

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2.如何理解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 3.解释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4.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 5.社会流动的概念

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6.社会流动的类型

(1)根据流动的方向把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社会阶层内部流动和各层之间的流动)。

(2)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把社会流动分为一生中的流动(同代流动)和代际流动(异代流动)。 7.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 8.合理社会流动的一般标准有哪些 9.怎样实现机会平等的社会流动

10.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良性运行的协调作用 第十三章社区 1.社区的涵义及含义

社区(Community)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2.城市社区的主要特点 3.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4.谈谈如何能促进社区人的因素的合理发展?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社会变迁的概念

在社会学意义上来看,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的范畴。 2.社会变迁的类型 3.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环境、人口、社会制度、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

4.社会现代化的概念

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5.如何理解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6.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7.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8.\"迟发展效应\"的概念及表现 第十五章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的概念

狭义的社会问题,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2.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3.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 4.怎样看待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 5.解释社会解体理论 第十六章社会控制 1.社会控制的概念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在广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 2.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及类型

(1)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普遍性与阶级性、统一性与强制性。

(2)社会控制的类型: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硬控制与软控制、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

3.文化控制的手段有哪些 4.社会控制的功能

5.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

6.社会越轨的涵义及其类型

(1)社会越轨的涵义:社会越轨(SocialDeviance),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2)社会越轨的类型:违法行为、违警行为、违规行为。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 【本章要点】

△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 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密切关系。

△ 社会学具有认识和改造社会,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功能。

【重点摘录】

1.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 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它研究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问题,即“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 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

3.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4.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指出了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历史的途径(创始人说了些什么)、经验的途径(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什么)、分析的途径(理性指示什么)。 5. 近代西方社会学的两次大革命(政治大革命和产业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后果:

A、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两次革命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 a、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

b、推动了自由竞争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建立;

c、引起了观念的变化;

d、造成了一个急剧变化的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而与千百年沉睡的慢节奏的传统社会不同。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

6. 社会学的思想源泉主要来自于:

A、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所包含的社会思想。

B、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以傅里叶和圣西门为代表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当然也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西方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思潮也受到德国古典哲学传统以及社会学科历史学派的影响。韦伯的社会学既受德国人文科学观点、又受英法实证主义的影响。

C、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D、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既为社会学积累了有关人口、商业、男女性别比、自杀率等经验观察材料,也为形成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为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辨的社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

♢ 社会学对象的现实

7. 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 A、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B、社会的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部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他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也可称为有障碍的常态运行。这是一种良性运行和恶性运行之间、协调发展和畸形发展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一种不稳定状况;它有可能向前者进化,也有可能向后者退化。

C、社会的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

♢ 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 8. 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

A. 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B.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C. 能够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服务

♢ 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9. 众多定义主要分属于三大类:

A. 第一类侧重以社会及社会对象为研究对象。主要代表有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等人,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B. 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主要代表有韦伯,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C. 第三类为不属于以上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 10. 中国社会学界90多年来大体有如下几种观点: A. 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

a. 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 b. 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c. 认为社会学史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 B. 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a. 新中国成立以前主要以孙本文为代表,认为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b. 台湾学者龙冠海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旨趣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

c. 1979年以后,”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杨心恒);”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 (庞树奇)

C. 第三种类型的观点,其代表性意见有:

a. ”剩余说“:社会学是一门“剩余社会学科”

b. ”学群说“: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

c. ”调查说“: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 d. ”问题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 e. ”未定说“:社会学的对象现在还没有确定 ♢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1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 A. 理论上, B. 现实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