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两种护理模式下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对比研究

2021-08-06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1594 匦j 医药2(013年5月第35卷第l0期Hebei Medical Journal,2013,Vol 35 May No.10 参考文献 实验通过对患者应用不同温度的冲洗液,经皮肾镜碎石取 石术冲洗液的最合适的温度为37℃,过高或过低都会给人体带 来不良反应。因此,在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冲洗的过程中, 巡回护士应保持冲洗液的精确温度,同时给予患者周到的保温 措施,保持患者的正常体温,提高手术成功率 J。使患者在经 过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过程中和手术后,监测指标无波动。 生命体征平稳,寒颤、躁动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 1夏书阶主编.微创泌尿外科手术学.第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 版社,20o7.160. 2王岚.两种不同温度冲洗液腹腔冲洗的效果观察.现代医药卫生, 2007,23:120. 3 Mackensen GB,Mcdonagh DL,Wamer DS.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use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 Neurotranina,20o9,26:342-358. 低。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4邓兰芹,米凯.术中保温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体温及功能的影响. 护理之杂志,2007,22:37.38. (收稿日期:2013—01—24)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3.10.087 ・护理园地・ 两种护理模式下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对比研究 何雪辉康利鸽冯素敏康志敏李燕 吕新湖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3)10—1594—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病死率及 致残率均较高…。AMI最积极的治疗是尽快使梗死动脉血运 重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再灌注 治疗方法 J。行急诊PCI治疗必须避免时间延误,患者就诊后 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救治。合理组织、安排人力、物力,优化救治 院的心血管科室或急诊科室根据本科室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 临床路径和主管医师的经验救治,护士听从医师口令,在其指 挥下开展救护工作,护士按医嘱逐项执行,配合医师救治。 1.2.2.2 MDT组患者救治途径:急诊科一导管室一ccu病房 一心血管病房。救治程序:按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实施救护。 一经确诊急性心肌梗死需行急诊PCI治疗者,20 min内组建多 流程,避免时间浪费是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针对此情况我院 自2011年6月引进国际先进理念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患者实施救护,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共接 学科协作护理团队,团队成员到达各自岗位并履行好各自职 责。①急诊科护师20 min内到达急诊科完成患者入院评估、建 立静脉液路、吸氧、心电监测、备皮、配合急诊科医师完成抢救 及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②导管室护师在90 min 内配合介入医师完成急诊PCI介入治疗,并严密监测病情,保 收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治疗的患者300例,入选标准:胸 痛、胸闷12 h内;心电图至少2个相邻胸前导联或2个临近肢 证患者安全。③CCU护师在患者入住监护病房1~3 d内做好 伤口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严防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早期并 发症的发生。④心血管病房护师在患者转至心血管病房4— 7 d内做好AMI健康教育及防治工作,做好心肌梗死患者的二 体导联sT段抬高超过0.1 mV或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 坏死标志物出现有临床意义升高 。排除心功能不全,气管插 管,沟通能力,认知能力障碍者。 1.2方法 1.2.1分组:随机分为2组: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符合 级预防。⑤MDT质控组在患者出院后做好病情随访及患者满 意度调查。 1.3指标的定义(1)疼痛缓解时间:指胸闷、胸痛等心绞痛 纳人标准的15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施救护(非MDT组);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采用多学科 协作护理模式实施救护(MDT组),2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并 发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沟通能力,认知能力方面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2干预方法 症状开始出现至完全消失的时间。(2)DTB时间:是指患者从 进入医院到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3)90 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 率:指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术后90 d内出现的心绞痛、心肌梗 死、心力衰竭、死亡的例数。 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面±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P<0.05为差异有 1.2.2.1非MDT组患者救治途径:急诊科(门诊)或心血管门 诊或疼痛门诊一心血管病房一导管室一ccu病房一心血管病 房。救治程序:按传统护理模式实施救护。即首次接受患者住 2.1 疼痛缓解时间、DTB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 比较项目来源:石家庄市科技支撑项目(编号:111461423) 作者单位:05001 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相对传统护理模式,MDT模式下的救治效率明显提高, 疼痛缓解时间、人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TB)及平均卧床天数明 显缩短(P<0.05)。见表1。 河北医药2013年5月第35卷第10期Hebei Medical Journal,2013,Vol 35 May No.10 1595 表1疼痛缓解时间、DTB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n=50. ±s 2.2 2组90 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90 d内心血管事件 发生率明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2组90 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n:150,例(%) 3讨论 MDT即多学科协作,是国际上近年来提出的重要医学模 式,目的是使传统的个体式、经验式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 组协作、决策模式,由此推动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诊治策略及 合理化医疗资源整合配制,最终以质量控制系统来不断提高专 业水平并进一步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 。 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由急诊科护师、导管室护师、CCU护 师、心血管护师组建。通过这个团队,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 供系统的、规范的、优质的服务,各协作成员在其中各司其责, 并为之负责 J。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救治程序)、目标一致(最 佳时间窗),本研究显示MDT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为(49±6) 分较非MDT组(92±9)分明显缩短,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对 救治充满希望,术后心电图较术前比较sT段80%的回落,坏死 心肌数量减少到最低程度,使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愈快,心力衰 竭等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本研究中MDT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后发生心肌梗 死2例,心力衰竭3例,死亡2例较非MDT组减少(P< 0.05)。指南指出抢救心肌梗死的关键在于缩短罪犯血管再通 时间 J。由于多学科协作救治程序的优化,救治时间缩短,使 急诊PCI治疗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升高,且完全再通,相 关动脉TIMI血流Ⅱ、Ⅲ级可达95%以上并且降低了包括死亡 在内的近远期MACE并发症。住院期间及9个月随访期内 MACE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证实了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救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指南建议DTB时间应控制在90 rain之内…,梗死相关血 管开通时间越早,挽救心肌越多,近远期疗效就越佳,患者预后 就越好。MDT模式下,门球时间缩短至(46±6)分,相比非 MDT模式DTB时间明显提前(P<0.05),患者的近期并发症 明显减少,随访发现90 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DT组明显减 少,15例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其中11例通过自行含服硝酸酯 类药物能很快缓解,未到医院进行住院治疗,仅有2例因自救 能力差,心绞痛症状持续时间长,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再次住 院行药物治疗。而传统护理模式中10例患者再发心绞痛后未 在家中进行自救直接到医院住院治疗。 多学科协作护理使临床各科室、各专业不再单独行事而紧 密配合 ]。随访发现,由于患者得到高效、及时、系统的救治, 卧床天数明显缩短(P<0.05),患者很快脱离患者角色,能早 期自行其力,在家中进行康复锻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经 济负担、优化资源、节约成本,使医院的床位周转率加快,医疗 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同时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极大地认 可,尤其对护理团队的行动快速、救治及时、专业素质高三个方 面提出了与以往模式及救治程序的不同,所以对护理团队人员 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MDT会议(MDT meeting)是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特有形 式 J。即例行的定期的多学科协作成员共同出席的讨论 会 。在会上完成下列基本内容:进一步规范救治程序,明确 各协作体的职责,评估决策执行结果,做好环节、终末质量控 制。通过多学科协作使护理人员,尤其是参与救护的团队成员 整体观和协作观念增强,使各部门救治程序方案融会贯通,避 免了重复性、盲目性,使救治工作等级更加规范化、系统化、高 效化,从而使医院的整体救治效率、质量大大提高。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被引入临床医学领域是近十年的事, 在国外应用范围较广” 。国内仅有结直肠癌治疗领域有些报 道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因此在 成员协作及救治流程上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以减少时间浪 费,提高救治质量及效率,达到优化资源的目的,是值得推广的 一种新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高润林,朱文玲.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29:710.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梗死诊 断和治疗指南(2010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0:675487. 3高润林.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再灌注治疗策略的选择.中华 心血管病杂志,2009,29:1061—1064. 4孙吉花,于苏国,陈晓琳,等.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中的应用及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639-2641. 5 Debrakm SS,Laura PK,Mark JA,et a1.Reducing delay in seeking treat— ment by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stroke:A scientiif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uncil on eardiovassular- nursingandstokecounci.Circulation,2010,114:168—182. 6 Keeley EC,Boura JA,Grines CL.Primary angioplasty versus intravenous thmmbolytic therap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 quantitative l ̄view 0f 23 randomised tirals.Lancet,2010,361:13-20. 7 Hou L,Wei YD,LI WM,et a1.Comparative study on transradila versus transfemoral approach for primary pereutnaeous bcomnary interventi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audi Med J,2010,31: 158.162. 8陈璐,陈湘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研究进展.护 理研究,2009,23:482483. 9 Leu M,Reilly M,Czene K.Evaluation of bias in familila risk estimates:a study of common CanCerS using Swedish populationbased registem.J Nail Carl Cancer Lnst,2010,100:1318. 10 Boulton AJ.Why bother educating the multi disciplinary team and the patient・-the example of prevention of lower extremityamputationindiabe-・ tes.Patient Educ Couns,2011,26:269. 1 1 Collins J,Skihon K.Low vision services in South Devon:amuhi-agency,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Ophthalmic Physiol Opt,2010,24:355. 12李立.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二).中国普外科基础 与临床杂志,2009,13:461. (收稿日期:2013一O1—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