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际商务硕士培养方案

2022-03-16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国际商务硕士培养方案

(2016年)

一、培养目标

为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胜任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主要培养方向如下: 1.国际贸易实务 2.跨国经营与管理 3.国际投融资管理

4.国际商务营销

三、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大学同等学力)人员 四、学习年限 2年 五、课程设置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1.公共基础课:(6学分)

政治理论 2学分 商务外语 2学分 微观经济学研究 2学分

2.专业基础课: (12学分)

国际商务 2学分 国际贸易政策与实践 2学分 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 2学分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2学分 应用计量经济学(一) 2学分 国际商事法律与规则 2学分 3.专业实践课(2学分)

国际商务实践 2学分 在校内导师和协作单位兼职导师指导下参加国际商务实践、实习,作为必修的培养环节,提交实践报告,取得2个学分。应届本科毕业生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

4.选修课: (8学分)

国际金融研究 2学分 国别研究(重点介绍前6大贸易伙伴) 2学分 国际市场营销与管理(双语) 2学分 应用计量经济学(二)(面板数据分析) 2学分 实证国际贸易与金融 2学分 高级宏观经济学 2学分 财务报表分析 2学分 公司金融 2学分 投资实务 2学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 2学分

5.学位论文 4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结合所学理论和和国际商务实践培养环节,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可以是理论与政策研究,同时鼓励实践研究(如国际商务案例分析、商业计划书、项目可行性报告和国际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等)。 六、培养方式

1. 入学后,按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硕士生校内导师。校内导师全面指导硕士生的学习和研究。

2. 入学一年后根据研究生的兴趣和研究方向,按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研究生的实习单位和校外指导教师。

3. 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及前沿知识的同时,具备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与物流、国际企业战略管理、国际营销、国际商务调研、跨境投资等方面的技能。

4.强调社会实践教学。鼓励进行课堂研讨、案例教学;邀请权威专家和著名企业管理者开设讲座;在各类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每位硕士生均需参加半年以上的社会实践。

5. 加强团队精神、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七、考核方式

1 .学位课程和专业必修课以笔试考核为主,由任课教师负责。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决定。

2.课程论文是考核的重要方式,鼓励研究生结合课程学习,对国际商务实践问题展开研究。

3.商务实践考核由校内导师和协作单位指导教师共同进行。 八、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组织评审答辩。凡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和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