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出科考试(一)
一、名词解释
1、婴幼儿期2、生长发育3、适中温度4、小于胎龄儿5、足月小样儿
二、选择题
1、按计划免疫程序8个月小儿应该进行哪种疫苗的预防接种:A 百白破疫苗D 乙肝疫苗
B 乙脑疫苗E 伤寒疫苗
C 麻疹疫苗
2、麻疹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A 出疹后5天D 出疹后21天
B 出疹后10天E 肺炎痊愈后为止
C 出疹后14天
3、1岁小儿正常的体格发育应达到以下指标,除哪项外?A 体重9kg D 出牙8个
B 身长75cm E 腕部骨化中心2个
C 头围48cm
4、正常婴儿,体重7.5kg,身长68cm,前囟0.5×0.5cm,头围44cm。出牙4个。能独坐并能以拇指、食指拿取小球。该患儿最可能的月龄是:A 5个月D 18个月
.
B 8个月E 24个月
C 12个月
.
5、前囟正常闭合时间是:A 6~8个月D 12~18个月6、幼儿期指的是:A 出生后~满1周岁C 1周岁~2周岁前
B 出生后28天~满1周岁之前D 1周岁~3周岁前
E 1周岁~5周岁
B 8~10个月E 16~20个月
C 10~12个月
前7、1周岁小儿头围经测量为A 脑膜炎D 佝偻病
B 脑积水E 颅内肿瘤
52cm,应考虑以下哪种疾病:
C 大脑发育不全
8、一新生儿,胎龄252天,出生体重为1800克,该胎龄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为2238克,对其最完整的诊断为:A 早产儿
B 足月儿
C 早产儿,适于胎龄儿E 早产儿,小于胎龄儿
D 足月儿,小于胎龄儿9、以下哪项不是早产儿的特点?A 易发生呼吸暂停C 原始反射已完全具备
B 可发生晚期代谢性酸中毒D 易发生低钙血症
E 易出现低体温
10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小于:A 1500g
B 2000g
C 2500g
D 3000g
E 3500g
11、我国将围生期定义为:A 妊娠28w至出生后3d C 妊娠42w至出生后7d E 妊娠37w至出生后5d
.
B 妊娠34w至出生后7d D 妊娠28w至出生后7d
.
12、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病因是:A 缺氧D 羊水吸人
B 产伤E 窒息
C 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
三、简答题
1、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2、简述婴儿辅食添加原则及顺序3、简述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四、病例分析
1、一刚出生新生儿,孕36周剖腹产出,孕期母亲患有“妊高症”及“胆瘀”,产前听胎心100次/分,胎动减少,产后评分
3—5—7分。经妇
132次/分,
产科抢救后转入儿科,入院查体:全身轻度紫绀,心率呼吸42次/分,腹软,原始反射未引出。(1)此患儿有可能的诊断有哪些?
(2)诊断依据是什么?还需要做哪些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3)处理原则有哪些?
.
.
答案:
名词解释
1婴幼儿期:临床上将出生至满
3岁的婴儿时期和幼儿时期统称为婴幼儿期。
2生长发育: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的成熟,一般统称发育。
3适中温度:是指维持体温正常,且机体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的最适环境温度。4小于胎龄儿:婴儿的出生体重在同月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5足月小样儿:胎龄在
38周至不满42周出生,且体重小于
10百分位以下。2500克的足月儿。
选择题CBCBD
DBECC
DC
简答题
1、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比例适当;2)母乳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
3)母乳中含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及糖多,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4)母乳中含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物质(初乳中含
SIgA较多);
5)其他:温度适宜,不需消毒,喂养方便,可促进母子感情,对母亲来说可刺激子宫收缩,推迟月经来潮,不易怀孕,减少乳腺癌的发生。2、简述婴儿辅食添加原则及顺序
1)原则: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由稀到稠,循序渐进的原则;
.
.
2)顺序:1~3个月:汁类如维生素A、C、D;4个月开始添加含铁剂,如蛋黄;5~6
个月添加肝泥、粥等泥状食物;出牙时可适当添加碎肉、碎菜、面条。3、简述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1)生理性黄疸:1)一般情况良好;2)足月儿出生后峰,5~7天消退,但最迟不超过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mg/dl);
(2)病理性黄疸:1)黄疸出现时间过早:生后血清胆红素足月儿〉
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黄疸程度过重:
),或每日上
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出生后
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
<85umol/L(5
3~4周,但不超过4周;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
221 umol/L(12、9 mg/dl),早产儿〉257 umol/L(15 mg/dl
升〉85umol/L(5 mg/dl);3)持续时间长: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黄疸退而复现;5)直接胆红素高:血清结合胆红素〉一项者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2周,早产儿〉4周;4)
34 umol/L(2 mg/dl);具备上述任何
病例分析
(一)1、可能诊断:1)新生儿窒息;2)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
2、依据:1)患儿母亲孕期有“妊高症”及“胆瘀”病史
2)患儿有明确的围产期缺氧史,产前胎心率
Apgar评分:1分钟3分,5分钟<6分
3)孕36周剖腹产
4)入院查体:全身轻度紫绀,原始反射未引出
检查:头颅CT及头颅B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100次/分,胎动减少,产后
3)胎儿宫内窘迫;
4)
.
.
3、治疗原则:1)支持对症治疗:保暖、吸氧、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
循环等。
2)控制惊厥3)治疗脑水肿
4)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恢复治疗:营养脑细胞、高压氧等
儿科出科考试(二)
一名词解释1、面神经征2、肋串珠3、枕秃4、混合喂养5、病理性黄疸二
选择题
1、新生儿最初复苏步骤
A保暖——清理呼吸道——摆好体位—减少散热———触觉刺激B摆好体位——清理呼吸道——保暖——减少散热——触觉刺激C减少散热——保暖——摆好体位——清理呼吸道——触觉刺激D触觉刺激——摆好体位——清理呼吸道——保暖——减少散热
.
.
E保暖——摆好体位——减少散热——清理呼吸道——触觉刺激2、婴儿手足抽搐主要死亡原因是A 脑水肿D 呼吸衰竭
B 心力衰竭E 吸入性肺炎
C 喉痉挛
3、下列哪点不是佝偻病骨样组织堆积造成的体征:A 方颅D 手镯
B 肋串珠E 脚镯
X
C 肋膈沟
4、小儿10个月,方颅,多汗,胸骨肋膈沟,血钙正常,血磷低,线可见骨骺软骨增宽,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并成毛刷状改变,诊断为:A 佝偻病初期D佝偻病后遗症期
B佝偻病激期E 先天性佝偻病
C佝偻病恢复期
5、下列哪项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A 日光照射不足D 慢性呼吸道感染
B 母乳喂养者未予补钙E 维生素D摄入不足
C 生长过快
6、佝偻病和手足搐搦症的根本区别是A 血磷升高
D 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B 血钙降低
E 血钙、血磷均降低
C 碱性磷酸酶升高
7、营养不良水盐代谢失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酸中毒D 低钙血症
B 碱中毒E 低渗性脱水
C 低钾血症
8、营养不良的浮肿主要是由于
.
.
A 水钠潴留D 蛋白质供给不足
B 血管渗透性增加
E 肾功能有损害
C 热量供应不足
9、营养不良最先出现的症状是:A 食欲不振D 脂肪消减
B 体重不增E 肌肉松弛
C 身高减低
10、营养不良患儿最初出现皮下脂肪消减的部位是在:A 面部
B 四肢
C 躯干
D 腹部
E 臀部
11、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继续发展。脂肪消减接着出现的顺序应为:A 臀部→四肢→躯干→面部C 面部→臀部→四肢→躯干E 躯干→面部→四肢→臀部
12、男孩,3岁半,体格检查是时发现胸骨左缘第
2-3肋间可听到Ⅱ-房间隔缺损。
B 四肢→躯干→面部→臀部D 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以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杂音的机制是
A 血流通过房间隔缺损时C 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E
二尖瓣相对狭窄
B 右心房血流量增加D 右心室流出道相对狭窄
三简答题
1、试述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2、简述低钙惊厥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措施
.
.
3、简述高热惊厥的特点
四病历分析
6个月婴儿,发烧、咳嗽3天,烦躁伴气急、紫绀半天入院,入院查:口周及颜面轻度紫绀,呼吸
68次/分,心率178次/分,腹软,肝肋
下3cm,精神差,小便量少,大便正常。(1)此患儿的诊断有哪些?(2)如何处理?
(3)依据是什么?需要不需要做其他检查。
答案
名词解释
面神经征:是维生素口角间的面峡部(第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体征之一,以手指尖或叩诊锤骤击患儿颧弓与7颅神经孔处),引起眼睑及口角抽动为面神经阳性。
肋串珠: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骨垢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
7至10肋骨最明显。
与肋软骨交际处可扪及圆形隆起,从上而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
枕秃:营养性维生素脱发圈。
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因枕部多汗,经常摇头檫枕,出现的枕部环行
混合喂养:包括补授法和代授法:补授法是因母乳不足而给予配方奶或兽乳进行的补充喂养;
.
.
代授法是指由于母亲生活工作条件的限制,养。
不能按时哺喂母乳,用配方奶或兽乳进行替代喂
病理性黄疸:1)黄疸出现时间过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
红素足月儿〉221 umol/L(12、9 mg/dl),早产儿〉257 umol/L(15 mg/dl),或每日上升〉85umol/L(5 mg/dl);3)持续时间长: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退而复现;5)直接胆红素高:血清结合胆红素〉者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2周,早产儿〉4周;4)黄疸
34 umol/L(2 mg/dl);具备上述任何一项
选择题ECC BDDBD BDDD
简答题
1.试述营养性维生素
营养性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D缺乏性佝偻病是自限性疾病;
D以及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妊
D,以满足生后一段时
围生期:孕母应多户外活动,食用富含钙、磷、维生素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间生长发育的需要;
婴幼儿期:预防的关键在日光浴和适量维生素持户外活动,冬季也要注意保证每日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预防量;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上午和傍晚户外活动,暂停或减量服用维生素
D(800IU/日),有益于胎儿储存充足维生素
D的补充,生后一个月可让婴儿逐渐坚
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
D 800IU/日,3个月后改为
D400IU/日,均补充至2岁,夏季阳光充足,可在
D;
.
.
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乳类摄入不足和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微量营养素和钙剂。2.简述低钙惊厥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措施
1)多发生于3~6个月的婴儿:2)多发生于3~6月份
3)三症状: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4)三体征: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
急救措施:1)氧气吸入:惊厥期应立即吸氧,喉痉挛者须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并进行口对口呼吸或加压给氧,必要时作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挛:可用10%水合氯醛,每次内或缓慢静脉注射。3.简述高热惊厥的特点
1)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间,平均18~22个月,男孩稍多于女孩;2)90%以上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3)发生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大多持续数秒至10分钟不等;
4)发作后患儿除原有疾病表现外,一切恢复正常,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5)在一次发热疾病过程中,大多只有一次,个别有两次发作6)往往有既往史及家族史
39度)时,发作时多呈全身性强直
—阵孪性发作,
40~50mg/Kg,保留灌肠或地西泮每次
2)迅速控制惊厥或喉痉0、1~0、3mg/Kg,肌
3)及时补充钙剂
病例分析
1、诊断:小儿肺炎合并心衰
2、处理:积极抢救心衰:镇静、强心、利尿、调节血管舒缩度。
.
.
3依据:1)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
解释者;
>180次/分,幼儿>160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氧
2)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达60次/分以上;
而不能以横膈
3)肝大达肋下3cm以上,或在密切观察下短时间内较前增大,
下移等原因解释者;
4)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
5)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而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者;6)尿少、下肢浮肿,以除外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
B1缺乏等原因所造成者;
在心衰已经发生不需要做辅助检查,根据临床指症及时诊断并积极控制心衰
儿科出科考试(三)
一、名词解释
1.髓外造血2.艾森曼格综合征3.生理性贫血4.贫血
5.白细胞分类的两个交叉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型先天性心脏病,哪类属于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A 法洛四联症
B 室间隔缺损
C 房间隔缺损
:
.
.
D 动脉导管未闭E 右位心
2、对法洛氏四联症为何出现蹲踞现象,下述哪项解释是错误的:A 下肢血管扭曲C 右向左分流增加
B 静脉回流减少,心脏负担减轻D 体循环阻力增加
E 缓解缺氧症状
3、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病毒是:A 呼吸道合胞病毒C 柯萨奇病毒A组4、引起咽结合膜热的病毒是:A 呼吸道合胞病毒C 柯萨奇病毒A组
B 腺病毒3型、7型D 流感病毒
E 副流感病毒
B 腺病毒3型、7型D
流感病毒
E 副流感病毒
5、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中下述哪项正确:A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铁粒幼红细胞增多B 血清铁蛋白降低,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C 血清铁蛋白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血清铁降低D 总铁结核力降低,血清铁降低,铁粒幼红细胞减少E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铁粒幼红细胞增多,血清铁降低6、小儿化脓性脑炎的脑脊液变化为:A 细胞数增高,蛋白正常,糖降低B 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糖降低C 细胞数正常,蛋白正常,糖降低D 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糖升高E 细胞数增高,蛋白正常,糖正常
.
.
7、早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A 性格改变视
E 感觉过敏
B 头痛、呕吐
C
结核中毒症状
D 嗜睡、双眼凝
8、6个月的婴儿患化脓性脑膜炎,疑有硬膜下积液,为明确积液诊断,首先需作下列哪项检查:
A 作腰穿,观察脑脊液蛋白是否增高B 作腰穿,观察脑脊液细胞数升高否C 拍摄头骨X线平片
D 头颅超声波检查,观察中线有否移位E 颅骨透光检查
9、下述哪些症状不是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表现:A 面色苍黄、疲乏无力C 肝脾轻度肿大
10、胚胎造血首先出现在:A 肝脏
B 胸腺
C 卵黄囊
D 骨髓
E 淋巴结
D 异食癖
B 虚胖、毛发稀疏发黄
E 舌炎、腹泻
11、支原体肺炎确诊时,最有参考价值的检验是:A 血常规D 冷凝集试验
B 血清嗜异凝集反应E 血清病毒抗体滴定
C C反应蛋白
12、下列哪一项代表体内贮存铁减少:A 血清铁减少D 红细胞原卟啉增高
B 血清铁蛋白减少
C 总铁结合力增高
E 血象可见血红蛋白降低
三、简答题
.
.
1、试述急性支气管炎与急性肺炎的异同点2、简述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3、简述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
四、病历分析
1岁患儿腹泻3天,精神萎靡半天入院。患儿大便
8—10次/天,为黄色稀水便,小便量少,
纳差。入院查:精神差,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哭时无泪,呼吸腹软,肠鸣音活跃,四肢末梢循环差。(1)目前患儿的诊断?还需做哪些辅助检查?(2)第一天的补液方案?
.
32次/分,心率132次/分,
.
答案:名词解释
1.髓外造血:出生后,尤其在婴幼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是,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
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
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2.艾森曼格综合征: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尤其是室间隔缺损时,当右心收缩压超过左心收缩压时,左向右分流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临床上出现紫绀,即艾森曼格综合征。3.生理性贫血:婴儿出生后,骨髓的造血功能弱,随着血容量的增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逐渐下降,至
2~3个月时(早产儿较早)红细胞数降至
3X10
12
/L左右,血红蛋白量降至
.
.
100g/L左右,临床上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4.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岁者<110g/L,6~14岁<120g/L,海拔每升高贫血,小婴儿血红蛋白新生儿期5.白细胞分类的两个交叉:性粒细胞约占
1000米,血红蛋白上升
血红蛋白在6个月~64%,低于此值者为
<145g/L,1~4个月<90g/L,4~6个月<100 g/L者为贫血。
出生时中
白细胞分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
35%,随着白细胞总数下降,
65%,淋巴细胞约占中性粒细胞比例逐渐下降,
35%,淋巴细胞约占
4~6天时两者比例约相等各占45%,整个婴幼儿时期中性粒细胞约占
60%,至4~6岁时两者比例又相等,以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选择题A
CCBCB
AEDCD
B
简答题
1.试述急性支气管炎与急性肺炎的异同点
1)急性支气管炎: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全身状况好,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肺部可闻及大、中水泡音,多不固定;
X线胸片:肺纹理增多,排列紊乱;
细湿罗音;X线:
2)急性肺炎:以发热、咳嗽、气促、紫绀为主;肺部可闻及固定的中、
早期肺纹理增强,透光度减低,以后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状或小斑片状影或融合成大片状阴影,甚至波及节段,伴肺气肿、肺不张时可有相应的改变。2.简述支气管炎合并心衰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诊断标准:1)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氧解释者;
2)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达
60次/分以上;
而不能以横膈下移等原
>180次/分,幼儿>160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
3)肝大达肋下3cm以上,或在密切观察下短时间内较前增大,
.
.
因解释者;
4)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
5)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而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者;6)尿少、下肢浮肿,以除外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治疗原则: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3.简述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
1)多发生在秋季,又称秋季腹泻,经粪
—口传播;2)多发生于6~24个月婴幼儿;3)
4)先吐后泻,病初
1~2
B1缺乏等原因所造成者;
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天常有呕吐,继而出现腹泻。
5)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带少
量黏液,无腥臭味。6)常伴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可累及多个器官,产生神经征状,多累及心肌。7)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可有大量病毒排出。自然病程一般病例分析
1、小儿腹泻合并重度脱水2、第一天补液方案:第一步:扩容,
140ml,1.4%NaHCO3
2:1含钠液(等张)20ml/Kg*10Kg=200ml,
其中0.9%NaCl
约
3~8天。
8)本病为自限性疾病,
约70ml,在30~60分钟内输入。
150~180ml/Kg
补充,即小儿总的补液量
累积损失量为总液
:
5%Gs
::
第二步:补充累积损失量:患儿重度脱水
为1500~1800ml,扩容后的补液量为量
的
一
半
量
650~750ml,
1500~1800ml-200ml=1300~1500ml 用
3
:
2
:
1
含
钠
650~750ml*3/6=325~375ml;0.9%NaCl:650~750ml*2/6=217~250ml,1.4%NaHCO3650~750ml*1/6=108~125 ml
。
.
.
第三步:补充继续损失及生理需要量:余下的量650~750ml,用生理维持液
儿科出科考试(四)
一名词解释
1.肾病综合征2.病毒性脑膜炎3.脑膜刺激征4.皮下结节5.环形红斑
二.选择题
1.添加辅食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由少至多B 由稀到稠
C 由细到粗
D 由一种到多种E 为了营养全面每天换一种
2.一新生儿确诊为
RH溶血病,有胎儿水肿、黄疸及贫血,出生后
106umol/L,此时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 蓝光照射B 换血C 输白蛋白
D 输血浆
E. 纠正贫血
3.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种类随不同地区和年代而异,我国一直最常见的是:
.
4小时测胆红素为
.
A 葡萄球菌D 表皮葡萄球菌
B 大肠杆菌E 绿脓杆菌
C B组链球菌
4.新生儿肝炎与先天性胆道闭锁鉴别中哪项最有价值?A 黄疸发展速度D 胆红素动态观察
B 大便颜色E 有无先天感染
C 小便颜色
5.轻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症状最明显的时间是:A 出生6小时D 出生48小时
B 出生12小时E 出生72小时
C
出生24小时
6.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是指:A 生后1天内起病C 生后3天-7天发病
B 生后1周尤其3天内起病D 出生后7天发病
E 初生10天发病
7.新生儿生后1分钟检查,四肢青紫、心率呼吸不规则,其A 2分
Apgar评分应是:
C 4分
110次/分,弹足底有皱眉动作,四肢略屈曲,
B 3分D 5分E 6分44、儿童肾病综合征
最8.常见的病理类型为:A 膜性肾病小球肾炎
B 微小病变性肾病E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 局灶性节段性肾
9.肾炎性肾病不同于单纯性肾病的是:A 水肿明显D 胆固醇增高
B 大量蛋白尿E 血浆蛋白降低
C 血尿、高血压
10.急性肾小球肾炎在病程早期突发惊厥,应首先考虑是:A 高热惊厥
B 低钙惊厥
C 低钠惊厥
.
.
D 低血糖E 高血压脑病
11.急性肾小球肾炎小儿恢复上学的指标是:A 血压正常B 补体C3正常C 血沉正常
D 血尿消失
E AddiS计数正常
12.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应除外:
A 持续发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B 双眼球结膜充血
C 手掌及足部硬肿,后期手指及足趾膜状脱皮D 可见皮疹、唇干裂、咽部充血E 血小板数降低,出凝血时间延长
三、简答题
1.简述小儿液体疗法原则2.简述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特点3.简述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四、病例分析
3岁患儿晨起出现眼睑、
颜面浮肿1天入院,入院查:以颜面、下肢为主,心、肺(-),腹软。尿常规:蛋白
(1)此患儿有可能的诊断?(2)首选的药物及治疗方案?
.
患儿体温、血压正常,全身均有浮肿,
3+,其他检查暂未回报。
.
.
.
答案:一、名词解释
1.肾病综合征:各种病因引起的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明显水肿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病毒性脑膜炎:是指由病毒引起的脑膜炎症,病变累及脑膜和(或)脑实质。3.脑膜刺激征:在脑疾患时出现颈强直,
Kernig征,Brudzinski征。
4.皮下结节:见于风湿热活动期,常伴有严重心脏炎,呈坚硬无痛结节,与皮肤不粘连,直径0、1~1cm,出现于肘、膝、腕、踝等关节伸面,或枕部、前额头皮以及胸、腰椎脊突的突起部位,约经
2~4周消失。
大小不等,中心苍白,
5.环形红斑:见于风湿热活动期,环形或半环形边界明显的淡色红斑,出现在躯干和四肢近端,呈一过性,或时隐时现呈迁延性,可持续数周。
二、选择题:EBAB CBEBC EEE
三、简答题
1.简述小儿液体疗法原则
.
.
1)三定:定性、定量、定速
2)三先三后: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盐后糖3)三见:见尿补钾、见惊厥补钙镁,见酸补碱2.简述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特点
外观清亮,压力正常或增加,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分类计数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含量正常,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3.简述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1)发热39~40度,大于5天,抗生素治疗无效2)球结合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
3)唇及口腔表现:唇充血皲裂,口腔粘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4)手足症状: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膜状脱皮5)皮肤表现:多形性红斑,猩红热样皮疹6)颈淋巴结肿大
五、病例分析
1、诊断:肾病综合症2、首选:泼尼龙
方案:初始方案采用中长程疗法,泼尼龙
口服,若4周内尿蛋白转阴,则自转阴后至少巩固
2mg/Kg*d, 最大剂量60mg/ d,分3次2周开始减量,改为隔日
2 mg/Kg,早
晨顿服,继续使用4周,以后自2~4周减总量2.5~5mg,直至停药,疗程必须达6个月(中程疗法)。开始治疗后4周尿蛋白未转阴者可继续服至尿蛋白转阴后以后再改为隔日
2 mg/Kg早餐后顿服,继用
2周,一般不超过8周。
4周,以后每2~4周减量一次,直至停药,疗
.
.
程9个月(长程疗法)。
儿科出科考试(五)
二、名词解释
1、婴幼儿期2、生长发育3、适中温度4、小于胎龄儿5、足月小样儿
二、选择题
1、新生儿最初复苏步骤
A保暖——清理呼吸道——摆好体位—减少散热———触觉刺激B摆好体位——清理呼吸道——保暖——减少散热——触觉刺激C减少散热——保暖——摆好体位——清理呼吸道——触觉刺激D触觉刺激——摆好体位——清理呼吸道
——保暖——减少散热
E保暖——摆好体位——减少散热——清理呼吸道——触觉刺激2、婴儿手足抽搐主要死亡原因是A 脑水肿D 呼吸衰竭
B 心力衰竭E 吸入性肺炎
C 喉痉挛
3、下列哪点不是佝偻病骨样组织堆积造成的体征:A 方颅
B 肋串珠
C 肋膈沟
.
.
D 手镯E 脚镯
X线可见骨骺软骨增宽,
4、小儿10个月,方颅,多汗,胸骨肋膈沟,血钙正常,血磷低,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并成毛刷状改变,诊断为:A 佝偻病初期D佝偻病后遗症期5、下列哪项非维生素A 日光照射不足D 慢性呼吸道感染
B佝偻病激期E 先天性佝偻病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B 母乳喂养者未予补钙E 维生素D摄入不足
C 生长过快C佝偻病恢复期
6、佝偻病和手足搐搦症的根本区别是A 血磷升高
D 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B 血钙降低
E 血钙、血磷均降低
C 碱性磷酸酶升高
7、营养不良水盐代谢失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酸中毒D 低钙血症
B 碱中毒E 低渗性脱水
C 低钾血症
8、营养不良的浮肿主要是由于A 水钠潴留D 蛋白质供给不足
B 血管渗透性增加
E 肾功能有损害
C 热量供应不足
9、营养不良最先出现的症状是:A 食欲不振D 脂肪消减
B 体重不增E 肌肉松弛
C 身高减低
10、营养不良患儿最初出现皮下脂肪消减的部位是在:A 面部
B 四肢
C
躯干
D
腹部
E 臀部
.
.
11、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继续发展。脂肪消减接着出现的顺序应为:A 臀部→四肢→躯干→面部C 面部→臀部→四肢→躯干E 躯干→面部→四肢→臀部
12、男孩,3岁半,体格检查是时发现胸骨左缘第以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A 血流通过房间隔缺损时C 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E
二尖瓣相对狭窄
2-3肋间可听到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B 四肢→躯干→面部→臀部D 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房间隔缺损。杂音的机制是
B 右心房血流量增加D 右心室流出道相对狭窄
三、简答题
1、试述急性支气管炎与急性肺炎的异同点2、简述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3、简述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
六、病例分析
3岁患儿晨起出现眼睑、
颜面浮肿1天入院,入院查:患儿体温、血压正常,全身均有浮肿,
-),腹软。尿常规:蛋白
3+,其他检查暂未回报。
以颜面、下肢为主,心、肺((1)此患儿有可能的诊断?(2)首选的药物及治疗方案?
.
.
答案:
名词解释
1婴幼儿期:临床上将出生至满
3岁的婴儿时期和幼儿时期统称为婴幼儿期。
2生长发育: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的成熟,一般统称发育。
3适中温度:是指维持体温正常,且机体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的最适环境温度。4小于胎龄儿:婴儿的出生体重在同月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5足月小样儿:胎龄在选择题ECC 简答题
1.试述急性支气管炎与急性肺炎的异同点
1)急性支气管炎: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全身状况好,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肺部可闻及大、中水泡音,多不固定;
X线胸片:肺纹理增多,排列紊乱;
细湿罗音;X线:
BDDBD
38周至不满42周出生,且体重小于BDDD
10百分位以下。2500克的足月儿。
2)急性肺炎:以发热、咳嗽、气促、紫绀为主;肺部可闻及固定的中、
早期肺纹理增强,透光度减低,以后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状或小斑片状影或融合成大片状阴影,甚至波及节段,伴肺气肿、肺不张时可有相应的改变。2.简述支气管炎合并心衰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诊断标准:1)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氧解释者;
2)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达
60次/分以上;
而不能以横膈下移等原
>180次/分,幼儿>160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
3)肝大达肋下3cm以上,或在密切观察下短时间内较前增大,
.
.
因解释者;
4)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
5)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而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者;6)尿少、下肢浮肿,以除外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治疗原则: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3.简述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
1)多发生在秋季,又称秋季腹泻,经粪
—口传播;2)多发生于6~24个月婴幼儿;3)
4)先吐后泻,病初
1~2
B1缺乏等原因所造成者;
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天常有呕吐,继而出现腹泻。
5)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带少
量黏液,无腥臭味。6)常伴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可累及多个器官,产生神经征状,多累及心肌。7)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可有大量病毒排出。自然病程一般病例分析
1、诊断:肾病综合症2、首选:泼尼龙
方案:初始方案采用中长程疗法,泼尼龙
口服,若4周内尿蛋白转阴,则自转阴后至少巩固
2mg/Kg*d, 最大剂量60mg/ d,分3次2周开始减量,改为隔日
2 mg/Kg,早
3~8天。
8)本病为自限性疾病,
晨顿服,继续使用4周,以后自2~4周减总量2.5~5mg,直至停药,疗程必须达6个月(中程疗法)。开始治疗后4周尿蛋白未转阴者可继续服至尿蛋白转阴后以后再改为隔日
2 mg/Kg早餐后顿服,继用
2周,一般不超过8周。
4周,以后每2~4周减量一次,直至停药,疗
程9个月(长程疗法)。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怀疑对方AI换脸可以让对方摁鼻子 真人摁下去鼻子会变形
女子野生动物园下车狼悄悄靠近 后车司机按喇叭提醒
睡前玩8分钟手机身体兴奋1小时 还可能让你“变丑”
惊蛰为啥吃梨?倒春寒来不来就看惊蛰
男子高速犯困开智能驾驶出事故 60万刚买的奔驰严重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