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小学生探索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3-05-14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浅析小学生探索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论文-教育期刊网

浅析小学生探索实践能力的培养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茅村实验小学 (221135) 祖庆丽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抓住学生主体特性,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作为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教师“取代学生的学,代替学生探索”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新课标提出的“重视学生的学、重视探知的过程”的目标要求相去甚远。以生为本,提供合适的学习素材,留存足够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已经势在必行。本人现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当前新课标下培养学生探索实践能力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简要论述。

一、注重适宜教学情境创设,使学生树立主动探索实践的积极情感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学习情感是学生能动学习、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和前进源泉。小学生处在学习活动的初始阶段,学习能力及学习品质还没有形成和树立。教学实践证明,探索新知、解答问题的过程是一个艰辛复杂的过程,需要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和良好的

学习品质。而当前提出的学生“愉快学习”、“快乐学习”,正为激发学生探索实

践的积极性提供了教学“借鉴”。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小学生所具

有的能动探知、好奇质疑的“天性”,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对学生的探

索活动充满信心,与学生构建和谐、亲近的师生关系。同时,创设师生心理相融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适宜、融洽、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拓宽自主思考空间,从而为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思维提供心理和思想基础。

如在“浓度和配比问题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为激发学生探索解答路程类应用

题的积极性,抓住学生对现实性问题感兴趣的内在心理,利用数学问题的生活性


特点,设置问题:“小明准备了浓度为10%的盐水20千克,再加入多少千克浓度为20%的盐水,可以得到浓度为12%的盐水?”让学生开展问题解答活动。学生在生活性问题情境中,对“浓度和配比问题”应用题的好奇和解答欲望更加强烈,从而让学生在积极情感的支配下,更加主动参与到该类问题的分析、思考和解答活动中。

二、强化学习方法要领指导,使学生掌握主动探索实践的方法与技能
问题解答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有序推进,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有效的解题技能。常言道,教是为了不教。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就是要学生掌握和领会问题解答的方法和要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要将解题方法和要领传授作为重要内容,教会学生进行问题分析,掌握解答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在方法要领的指引下,高效、正确地开展问题探索实践活动。如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为提高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在问题教学活动中,出示问题案例:“有两筐苹果,第一筐有301/2)千克,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21/3)千克放入第二筐中,则两筐的苹果质量相等。两筐苹果共有多少千克?”学生在分析问题条件的过程中,
意识到该问题是关于分数应用题的问题案例,可以借助“第一筐中取出21/3)千克放入第二筐中,则两筐的苹果质量相等”这一条件,建立等量关系式,从而得到“301/2×2-21/3×2=561/3)千克”算式。这时,教师结合该问题,向学生指出,解答分数应用题,应抓住分数应用题的三种基本关系式,结合问题条件,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的过程中,对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有了初步认识,在探究实践中更具方法性和针对性。

三、引导学生反思探索实践过程,使学生积累主动探索实践的解题经验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由教师来阐明,并和学生

一起讨论,再进行有意义的非机械的练习。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和形成阶段,由于受自身学习能力水平和解题技能的影响,探究解答问题过程中

经常出现审题不清、忽视条件、解法不妥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做好及时

的指导和纠偏工作,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反思活动,思考问题的解答思

路、方法或过程的不足,实现查漏补缺、好中求优的目标,促进良好探索实践习

惯的树立。

如在上述“分数应用题”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探究分析思路的基础上,

向学生提出:“能否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该问题案例的解答?”这样,学生借助

解题经验,通过对问题条件的分析,有的学生认为,从第一筐中取出21/3

千克放入第二筐,第一筐中还剩下的重量正好与第二筐一样重,两筐的总重量是

281/6)千克的两倍;有的学生提出可以通过列方程进行解答;等等。这样,

学生在反思解题的过程中,通过建立不同等量关系,对同一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

题思路,达到“异曲同工”的妙用,实现了学生探究实践能力习惯的有效树立和

养成。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将探索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好数学,最终达到学生的

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识技能共同进步的目标。

(责编罗 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