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加强教师备课检查的方案

2024-09-09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关于加强教师备课检查的方案

为规范教师备课行为,保证教师无备课不上课,解决备课上课“两张皮”问题,提高备课的实效性,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荆家镇实际情况,特制定加强教师备课检查的实施意见如下:

一、明确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实行“三层备课”,即: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具体要求是:

1、学期备课:在熟悉课标、通读教材、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个人特点、学校课程安排及现有条件制定。包括:(1)教材分析(版本、体系结构);(2)学情分析;(3)教学内容(学期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及学时分配。(4)教学总目标及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5)教材的重难点。(6)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组统一制定,开学一周内完成)。

2、单元备课:单元教学前各年级备课组集体研究确立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3、课时备课:具体内容或环节是: (1)课题

(2)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习题课、实验课等) (3)教学目标及任务 (4)教学中的重难点

(5)课件制作或教具、仪器准备

(6)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围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学生活

动内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如何指导、协助学生活动,体现学法指导,以及电教或实验仪器的应用,时间分配等)

(7)板书和作业设计(学生作业要以教材和课程标准为依据,与课堂教学密切配合,精心挑选,难度适宜。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围绕差异教育,分层次布置作业,作业量适当)。

(8)课堂小结。要灵活运用课堂小结的四种方法:“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相对完整”和“回味无穷”。

(9)写好教后感。教师要自觉增强反思意识,养成每一堂课一定要对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反思的习惯。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解决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具体地说,一是要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行思考;二是要对课堂教学行为做出技术分析;三是要对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总结精彩片断、思考失败之处;四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等。反思要真实、具体。反思贵在积累,难在坚持,不断感悟。

二、教师备课标准及检查办法。

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到既备教法又备学法,既备电教又备板书,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板书和作业设计合理,能写教后感。

1、基于本校实际情况,要求将备课本改为表格的形式(其中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电教或仪器

应用、时间分配等栏目,详见附件)。在检查备课时,应侧重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生本理念,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式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变听懂为学懂、会学,掌握学习方法。 2、实行“推门听课”式的备课检查。学校检查教师备课情况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课堂听课。管理人员每周都拿出一定的时间听课,及时检查备课的完整性和实效性。根据教师的上课情况来看教师的备课是否充分。如果发现有上课与备课不相符的教师,必须令其限期整改,并给予本人及其学校考核扣分或处罚。

总之,课堂教学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备课又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在理念和态度上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充分地备好每一节课,做到“胸有全书”,厚积而薄发,才能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与质量。因此,各中学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本意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制度,通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反思等评选活动,搭建平台,展示成果,不定期编制校级优秀教案集(包括教学叙事和教学反思)等,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营造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确保教师备课质量与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镇第一初级中学 2017年10月25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热门图文

Top